工商時報 陳碧芬 2022.11.30
東吳大學商學院講座教授許嘉棟、台灣大學財金系教授劉憶如等多位財經學者29日異口同聲指出,中央銀行以微幅升息、搭配調升存準率緊縮資金對抗通膨的效果「令人質疑」,因為近期的台灣通膨率已然失真。
許嘉棟更以央行甫公布的2022年第三季國際收支提出警告,認為是受到利差持續擴大、兩岸緊張局勢,使得資金往外逃,導致金融帳逆差擴大,進而造成新台幣極大的貶值壓力,央行必須賣外匯阻貶,「賣外匯也是收回資金的一種方法」,但與其如此,不如就應從定存單上提高利率,不必犧牲外匯存底。
中央研究院經濟所29日舉行60周年所慶暨總體經濟計量模型研討會,在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專題演講「台灣的通膨與貨幣政策:回顧與展望」後,由台灣經濟研究院董事長吳中書主持論壇,邀請多位財經學者探討當前通膨的因果與對策。
針對央行預估今、明年台灣通膨率為2.59%、1.88%,「台灣通膨表現相對穩定」,許嘉棟指出,台灣以油電價、物價管制等處理「供給面」,是人為把通膨壓下來,若把管制占比加回去後,台灣真正CPI應該是4%~5%,還造成中油、台電虧損,也等於是全民負擔,央行的緊縮貨幣政策卻只以2%為定錨,在美國升息15碼的同時,台灣僅微幅升息1次1碼加2次半碼,是在失真的CPI上所進行的決策。
台灣大學財金系教授劉憶如亦指,台灣不僅核心CPI一直居高不下,PPI(生產者物價指數)自去年4月至今都在10%以上,WPI截至今年10月也還在11%,這反映了生產者在承擔高通膨,央行貨幣政策卻沒有據此考量。
............
現在 應更失真了
外食 漲的蠻多 家人週日 聚餐 選擇餐館 都會注意CP值
2023/03/13 20:39:34
經濟日報 記者楊筱筠/台北即時報導
國票金控(2889)今(13)日召開董事會,通過經會計師查核2022年度財務報表,全年稅後淨利12億8798萬元、每股盈餘0.41元,並擬議2022年盈餘分派案,但由於採會計穩健保守原則,依金管會函示提列特別盈餘公積,決議不分派股利。
惟今年前2月盈餘大幅成長,較去年同期成長5成以上,展望國票金控今年業績表現,受惠於授信利差擴大及美國升息末端,股債市場平穩下,營運可望優於去年。未來隨著債券存續期間縮短及殖利率下降,評價減損將逐步縮減,將併同次年度盈餘,累積計算可分配盈餘。
國票金控總經理蘇松輝表示,由於去年美國聯準會強力升息,導致子公司雖有獲利盈餘,但帳列在其他權益下之債券按公平市價評價減損,近期殖利率水準下降,其他權益減項淨額金額至今年2月已有大幅回升。
依金管會函令,就當期發生帳列其他權益減項淨額,自當期稅後淨利加計當期稅後淨利以外項目,計入當期未分配盈餘數額,提列相同數額特別盈餘公積,嗣後其他權益減項淨額有迴轉時,得就迴轉部分迴轉特別盈餘公積分派盈餘。
國票金控旗下票券子公司所持有外幣債券主要以持有至到期,均為債信良好投資等級債券,因債券評價之殖利率急升,導致淨值評價減損。雖實質上並未有現金減損流失,由於金控旗下之票券子公司未如同壽險公司得變動適用會計制度,將持有債券重分類,由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平市價評估(OCI)金融資產,轉列為攤銷後成本(AC)之金融資產類別,改以成本列帳,得免去債券評價,使得淨值回升,故在帳上因評價而產生淨值減損。
蘇松輝同時指出,國票金控為因應金融市場波動,強化財務韌性,於去年底首次辦理現金增資,增資後國票金控雙重槓桿比,由增資前的123%降至目前112.8%,負債比由23.73%降至目前的13.31%,財務結構大幅改善且優於金控同業平均。在增資後,營運資金及資本結構進一步強化,有更大的風險胃納因應市場的波動,並且提升業務操作能量,蓄積成長的動能,且今年前兩月累積稅後盈餘,亦較去年同期成長約50%以上,有助於未來長遠的擴大發展。
..............
金管會函令 ...........
升2碼:FED 不認錯,SVB事件無關緊要。
升1碼:緩和氣氛
升0碼:事情不簡單
***「自由」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美國矽谷銀行(SVB)倒閉風暴持續延燒,美國監管機構週日採取緊急救援行動,除了關閉紐約Signature銀行,也宣布SVB和Signature銀行存戶都可領回存款;由於金融體系面臨壓力,市場押注美國聯準會(Fed)廿二日例會後將放緩、甚至暫停升息。週一美國二年期公債殖利率暴跌,美股期指走高,美元指數跌至近一個月最低。
哈特休斯(Jan Hatzius)為首的高盛分析師發布報告說,由於近日金融體系面臨壓力,他們不再預期Fed在廿二日會後會升息一碼(○.二五個百分點),而是按兵不動。
報告說:「我們仍維持Fed在五、六和七月各升息一碼的預測不變,今年終點利率將介於五.二五%至五.五%之間,但這個路徑仍充滿相當不確定性。」
***美國矽谷銀行和Signature Bank滅頂之後,另一家銀行-第一共和銀行(First Republic bank)也風雨飄搖,踩雷苦主陸續現身。瑞典最大的養老基金Alecta對這3家銀行共投資218億瑞典克朗(約台幣623億),週一(13日)被瑞典銀行監管機構傳喚。
2點 wrote:
國票金 董事會決議 ...(恕刪)
今日國票金跟2月21日玉山金一樣,配息利空讓開盤大跌也出量。
兩家股價近月走勢也一樣先拉高再一次跌回。
玉山金2月21日三大法人同步賣出,當日融資增逾千張。
更不湊巧的是隔兩天金管會解除禁空令,借券賣餘額迄今大增逾兩萬張。
今一早國票金出量,是否會跟玉山金一樣,或是因董監事改選而反彈?
不過二月初,玉山金股價比2/21當日大跌最低價更低不買,到2/21卻覺得跌得棒,趕快買。短短十幾天,玉山金忽然體資是變得更好了,所以趕急著買的很得意。
回想起當時提醒友人可注意群益期短線突破橫盤區間上緣39塊可買,玉山金大跌出量缺口回補不易,先場邊等三天之後再說。結果人心就是這樣,友人2/22「追高」群益期一張、玉山金大跌「逢低買進」二十張
03/13
美國的矽谷銀行倒閉,短短48小時就被接管,未來還有哪些危險名單?聯準會連忙宣布周一要開緊急會議,不過股市的跌勢能否順利止住?
最近幾個交易日可說是腥風血雨,美股連續重跌,
SPY短短一週下跌4.52%,道瓊也下跌了4.44%,QQQ下跌了3.7%,
下跌的重心從科技股移轉到金融股了,因為美國第十六大銀行倒閉了,
SVB 集團旗下矽谷銀行 (Silicon Valley Bank)(代號:SIVB) 上週五倒閉,
周四大跌60%,盤後繼續大跌50%,接著周五的開盤就被接管,
這動作之快,簡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投資人當然先把錢從股市抽出,移到債市,
美債反而又得到了新的資金去支撐。
目前外媒整理出10家銀行可能步入後塵,
而且群眾納悶的是「會不會這次又像上次2008年一樣,發生金融海嘯?」
SVB集團旗下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週四被迫賤賣手中債券來籌措現金,
大虧18億美元,由於籌資失敗,
該銀行週五遭加州金融保護與創新部(DFPI)關閉,
並移交給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接管。
對銀行業來說,當短期市場利率走高,
利息成本提高的速度比營運資產所產生之收益更快,
短期上將造成淨利差縮小;反之當短期市場利率走低,則短期淨利差就將擴大。
其他銀行也顯示出類似的危險訊號,
外媒整理還有十家銀行可能陷入這樣的危機,
因為他們過去一年的淨利差都收窄或擴張幅度最小。
分析師透過總資產至少為100 億美元的美國各家銀行,
排除高盛(代號:GS)等純粹的投行,自FactSet查看了108家銀行,
透過利息收入減去利息支出,再除以總營運資產,
列出下列10家可能步矽谷銀行後塵的銀行名單:
包含了:
1.Customers Bancorp(代號:CUBI)
2.第一共和銀行(First Republic Bank) (代號:FRC)
3.Sandy Spring Bancorp(代號:SASR)
4.New York Community Bancorp(代號:NYCB)
5.First Foundation (代號:FFWM)
6.Ally Financial(代號:ALLY)
7.Dime Community Bancshares(代號:DCOM)
8.Pacific Premier Bancorp(代號:PPBI)
9.Prosperity Bancshares(代號:PB)
10.Columbia Financial(代號:CLBK)
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 母公司 SVB Financial 因融資失敗,
正研議出售的可能性,引起股價暴跌後已於上周五暫停交易且被監管機構關閉,
可是被發現在前兩周,該行高層出售數百萬美元股票。
SVB 總裁兼執行長於2/27以36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SVB金融(代號:SIVB)12451股,
每股均價287.42美元,根據向美國證交會(SEC)遞交的文件,
同日他也行使每股105.18美元的股票選擇權買進相同數量的股票,
意味其在SVB 的持股量不變。
該銀行的高層是否早知道銀行的財務狀況出了問題?
美國聯準會也著急在週一要緊急開會,
畢竟銀行倒閉如果越來越多,那可真的難以收拾,
這跟通膨相比,應該都很嚴重,
股市會不會大跌?目前來看,整體的體質還是健康的,
盤整微跌,下周如果有CPI的好消息出現,甚至還會大漲,
其實通膨如果真的因此被打消,也未嘗不是壞事,
聯準會3/22的會議到底是否會升息兩碼?
這真的是兩難,而且如果大轉彎變成不升息,
市場也不一定大漲慶祝,因為這代表著發生很大的事,
要不然聯準會的利率政策怎麼大轉彎了?
目前來看,第一季的末段有上漲會出脫持股,
不過慢慢進入第二季後,沒有太大行情可以期待了,
會休兵等待,投資人要選股的話,選科技股也許還有點肉,
金融股目前正在風頭上,避開為宜。
假如重演2008的事件,又是一次財富重分配的好機會,但每月的現金流非常重要,要不然套牢久了又開始慌張,然後就是在低點殺出持股,歷史總是不斷重演。
............
現在族群 連動厲害 當沖 隔日沖 盛行 強者恆強
王品 2月超好 餐飲 股大漲 我那大戶朋友 解禁後 立即 告訴我可以買王品 他應該進了非常多 大格局 錢跟有錢人走 我對餐飲實在沒興趣
萬海 只配5元 整個族群 甚至含航空大跌
金融屋漏又逢連夜雨 國票金 0配息
只能說 玉山 35.7 時 隔天 我告訴他 他恭禧我 我難得績效不比他差 現只能等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