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價位跌落去年雙11過季線及反壓的21.85塊,一樣買個兩張支持。
大到不能倒銀行…中信、北富銀 配息指標最夠力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
2023年4月10日 週一 上午6:33
金管會公布最新2022年底本國銀行資本適足率情況,俗稱「大到不能倒」的六家系統性重要銀行(D-SIBs)中,四家銀行資本比率提前達到2025年標準,以中信銀、北富銀「配息指標」最夠力,合庫與國泰世華銀行普通股權益落在11%「達標臨界點」,想多配息恐有挑戰。
六家不能倒的重要銀行,包括中信銀、台北富邦銀、國泰世華銀、合庫銀、及兆豐銀與第一銀,僅前四家提前達陣,最後兩家仍努力追趕。
這六家關鍵大銀行被金管會要求,比一般銀行更嚴格的資本標準,普通股權益比率、第一類資本比率、資本適足率,須在2025年分別各達到11%、12.5%及14.5%。
去年市況一片大好,這六家關鍵大銀行中、就有五家這三個資本比率都提前達標,今年受股債市崩跌,到第3季底僅剩中信銀一家還留在沙灘上,第4季因股債市回穩,2022年底有四家銀行三個資本比率提前達陣。
這四家銀行是中信銀、北富銀、國泰世華銀和合庫銀,法人說,若進一步檢視「配息指標」普通股比率,中信銀和北富銀普通股比率各11.76%和11.74%,超標較多,今年有「本錢」多配息。
另,合庫銀和國泰世華銀普通股權益僅各是11.1%和11.02%「剛好提前達陣」想多配息恐有難度。
法人解釋,子銀行上繳現金給母金控,將會吃掉銀行普通股權益,換言之,合庫銀和國泰世華銀普通股比率均落在11%,一旦超額上繳,就得面臨未來增資壓力。
據公告,國泰世華銀行今年僅上繳母金控現金股息20.55億元、年減87%,合庫銀則尚未公告、外界料也將大縮水,也因子公司上繳股息驟降,據了解,國泰金(2882)與合庫金今年都將動用資本公積(老本)配息。
最後,資本比率未能提前達陣的是兆豐銀、第一銀。兆豐銀去年底普通股權益12.4%是六家銀行中最高者且「配息指標」無虞,但第一類和資本適足率仍尚未達到2025年要求的水準。
———————————————
金管會去年11月初公布「大到不能倒的銀行名單」跟前次一樣仍為中國信託銀行、台北富邦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合作金庫銀行、兆豐銀行以及第一銀行等6家銀行。
金管會要求這些銀行要比一般國銀擁有更強的資本,否則需要增資。金管會訂定2025年前這6家銀行三類資本(普通股權益、第一類資本、資本適足率)各要達到11%、12.5%及14.5%。
(112/04/10 15:39:02)
公開資訊觀測站重大訊息公告
(6005)群益證-公告本公司112年3月份合併自結損益
1.事實發生日:112/04/10
2.公司名稱:群益金鼎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
4.相互持股比例:不適用
5.發生緣由:公告本公司112年3月份合併自結損益:
(1)3月份稅前淨利449,026仟元、每股淨利0.17元。
(2)3月份稅後淨利416,954仟元、每股淨利0.17元。
(3)1至3月份累計稅前淨利1,253,937仟元、每股淨利0.50元。
(4)1至3月份累計稅後淨利1,211,029仟元、每股淨利0.51元。
6.因應措施:無
7.其他應敘明事項(若事件發生或決議之主體係屬公開發行以上公司,本則重大訊息同時符合證券交易法施行細則第7條第9款所定對股東權益或證券價格有重大影響之事項):上述損益金額為本公司自結數,尚未經會計師查核或核閱。
————————————
群益期自結第一季合併稅前獲利3.07億元,每股稅前1.46元
(112/04/10 16:55:13)
公開資訊觀測站重大訊息公告
(6024)群益期-公告本公司自行結算112年3月份獲利情形
1.事實發生日:112/04/10
2.公司名稱:群益期貨股份有限公司
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
4.相互持股比例:不適用
5.發生緣由:本公司自行結算112年3月及112年累計獲利情形如下:
3月份合併稅前淨利:127,961仟元,合併每股稅前盈餘:0.61 元
3月累計合併稅前淨利:307,008仟元,累計合併每股稅前盈餘:1.46元
6.因應措施:無
7.其他應敘明事項(若事件發生或決議之主體係屬公開發行以上公司,本則重大訊息同時符合證券交易法施行細則第7條第9款所定對股東權益或證券價格有重大影響之事項):無
23Q1自結EPS0.43,年增59%、季增13%相當驚人。若23Q2提存金額維持與23Q1相近,那23Q2的EPS年增率應該可以更高。
——————————
臺企銀自結第一季合併獲利34.81億元,每股稅後0.43元
(112/04/10 17:40:47)
公開資訊觀測站重大訊息公告
(2834)臺企銀公告本公司112年3月份自結合併盈餘
1.事實發生日:112/04/10
2.公司名稱:臺灣企銀
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
4.相互持股比例:無
5.發生緣由:公告本公司112年3月份自結合併盈餘
6.因應措施:無
7.其他應敘明事項(若事件發生或決議之主體係屬公開發行以上公司,本則重大訊息同時符合證券交易法施行細則第7條第9款所定對股東權益或證券價格有重大影響之事項):
本公司112年3月份合併自結各項提存前稅前淨利1,454,769千元,於提列各項提存98,454千元後,合併自結稅前淨利1,356,315千元(繼續營業單位合併自結稅前淨利1,356,315千元),合併自結稅後淨利1,157,476千元。112年1月至3月合併累計自結各項提存前稅前淨利4,337,011千元,於提列各項提存228,004千元後,合併
累計自結稅前淨利4,109,007千元(繼續營業單位合併累計自結稅前淨利4,109,007千元),合併累計自結稅後淨利3,480,945千元,合併每股稅前盈餘0.51元,合併每股稅後盈餘0.43元,合併每股淨值13.61元。以上數字係本公司自行結算金額。
————————————
2022年臺企銀 貼現及放款 金額大幅年增97724百萬元,其中22Q1僅占5885百萬元,而22Q2~Q4則各占37490百萬元、31656百萬元、22693百萬元。
新增放款至少提存1%,因此去年Q2~Q4對應放款拉高了提存金額。若今年放款金額不再大幅年增(存放比已逾八成),今年提存金額下滑,那接下來Q2~Q4 EPS應有機會持續年增。所以我覺得不到十四塊賣是便宜賣了,還有五百張就等等看創新高價時再逐步減碼。
關閉廣告
顯示廣告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