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adrenoline wrote:
不QE的話,現在已...(恕刪)
QE下去只是讓問題更嚴重,他們當局應該有打算讓某些補助的產業先自行破產去化產能來讓產業更健康,不然老是拿錢補助又沒有實際的生產利潤久了還是會被盯,我自己的感覺最近的太陽能算是一個例子,倒一倒能留存下來的公司才能算是真的能跟人競爭。
中國太陽能「531 新政」惹議,業界籲應給予緩衝期
錢荒的部份資金的管控就是一部份,另一部份減少印鈔改行動支付,將有限的現鈔給兌換美金,再透過外貿所收的盈餘來打掉之前亂印的紙錢,與台灣銀行界打消呆帳的做法一樣,這個需要透過時間慢慢去回沖,至於細節可以留給其他更明白的人去補充,以目前來看是減少而非增加,至於資金緊縮的部份,行動支付就是一個不得不做的一個交易方式,可透過內部生產的內需來改善消化資金的膨脹,傳統是用紙鈔現金交易改數位金額交易一樣是減少沖擊,最後種種去化的手段還是要靠時間去消弭,至於房地產這個投機商品我只能說高風險高報酬,然後對目前中國的貿易決策我只能說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以上只是個人的感覺)。
,不過這樣也好台灣有機會進口也算是因禍得福了,有一說磷礦的消耗速度出乎聯合國的預期,目前將研究氮肥含量高的肥料來減少磷礦消耗,農作物原料中至今我還沒有看過蛋白質含量高且價格比大豆還便宜的材料,製作肥料的廠商應該也蠻爽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