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存股][退休股]中華電信2412 花農交流園地

qwer1 wrote:
您自己提到這個網頁h...(恕刪)


你們真閒!

有人本樓初開到現在一直「不看好」CHT是不賴的存股(電信),偏偏人家電信股就硬在那給大家看.....

一年不夠驗證?那就明年再回來陪嘴砲好了!

PS.
不然把本樓初開到現在的績效攤出來說服大家CHT是個爛存股也行!
誠懇逗陣 wrote:
你們真閒!有人本樓初...(恕刪)


你也算閒吧,是你先問看衰的人都不見了,我才出來報到一下,告訴你評估的條件一切都沒改變,這次不同的是還多給了大家一個網頁,不過我看效果不大。大家可能只想看我認錯,問題是我的分析目前看不出錯(連去年財報數字都還支持),股價方面我去年早貼過技術面可以買進了。

現在走歐洲QE行情,大盤本益比上升,沒什麼不合理,這就是我前面提過的QE壓低殖利率的現象,對不做價差(本棟樓開樓原意)的人用處不大,股價漲並沒有改變我提到的事實,至少目前還沒有,領息和價差(資本利得)是兩種非常不同的邏輯,只有一棟台北房的人感受應該很深刻,房價數字面再高,對現金收入沒有幫助(股票在這點上是好比較多,可以部分地賣出換取現金)。而我的分析,是著重在領息收入面的(符合本棟樓開樓宗旨),我為什麼一直請大家去看我引用的網址,也是這個原因。如果你要賺QE的權值行情價差,有更多好的標的,個股如台積、大立光等0050權值股(這幾天已經大漲過了,要不要追自行負責,這裏沒有任何建議買進的意思,純舉例),etf主要是0050,如果你著重在領息,那麼我看空的理由,更值得你重視。否則萬一我預測的情況在幾年內發生了,情況會很像你買一棟未來收租報酬不看好但房價正在漲的舊房子,卻期待它帶給你好的房租收入,這是很怪的事。

PS: 我想房地產的比喻可能還是比較好懂,同樣是買房,有人要賺價差,有人要收租,有人兩者兼顧。第一和第三者適合買台北市的房,第二種反而適合買中南部的房。但就怕你是第二種人,買了收租狀況可能越來越差的房,卻用沒關係房價有漲來安慰自己,畢竟目的是什麼要搞清楚很重要。我的分析是基本面分析(收租),所以應該值得想收租的人參考。
pineman wrote:
否則萬一我預測的情況在幾年內發生了,情況會很像你買一棟未來收租報酬不看好但房價正在漲的舊房子,卻期待它帶給你好的房租收入,這是很怪的事


p大

假設買一間20坪的房子

你可以每年買一坪(分坪買)

而且每年每坪價格都不同

例如第1年買第1坪90萬

第2年買第2坪95萬

第3年買第3坪85萬

依此類推

直到第20年買第20坪300萬

如果p大你找不到這種賣房子的

卻用房租收入和中華電信的股息收入做比較

那小弟必須將閣下的投資能力和金融知識

下調2個級數
劍神路亞 wrote:
卻用房租收入和中華電信的股息收入做比較

那小弟必須將閣下的投資能力和金融知識

下調2個級數...(恕刪)


歡迎儘量調,我從來就沒說我級數有多高(我記得我還說過我技術分析能力也沒多強,基本的夠用就好)。我只是在告訴大家,在目前若因為QE一直往上漲,你每年買到的1坪越來越貴,該坪的租金收入沒有調漲(也就是殖利率是下降的),這還是以目前我所謂的長期基本面預測尚未明顯發酵(PS2)的狀況。進一步如果我預測是正確的,單一坪的租金收入是越來越低的,到時候單坪房價若上漲(QE還在發揮威力,PS1)或許還可以賣掉賺價差(如同多數台北市房地產投資客做的事),如果連單坪房價還下跌,那就不妙了(不論你當初分幾期買了多少坪,最後要賣時都是用賣出當時的單坪市價)。

我前面說過定期定額會獲利是有前提的,後來 reynard 大也有補充。但似乎大家從不考慮這個前提,都預設前提理所當然成立,而我認為是不必然成立(我甚至在以前的文章已經列出我認為不必然成立的原因),這是我們之間最大的差異。

PS1: 一旦牽涉到退休這麼久,QE是否能一直QE到那個時候,我想只有天知道,儘量不要把這個列入成功的前提。

PS2: 我本來寫尚未發酵,後來改成尚未明顯發酵,因為每月營收公布資料中已經出現套用「...VoIP影響...」這個固定樣版的狀況,有在看每月營收公告的應該都知道,所以VoIP這個因素其實已經開始發酵,只是影響還不到嚴重的地步。我寫的另一個因素則是還沒有,它在目前甚至還會產生營收獲利貢獻,但未來會發酵。

PS3: VoIP這個因素,有點像這次選舉結果,有點年紀的人的想法觀點和年輕人不一樣,直到年輕人數量夠多決定了大局,導致情勢大幅翻轉的那一天才會瞭解原來情況真的有變。我女兒才國中,她每個月通話支出是0~5元左右,同學間全部用Line/FB 傳訊、講話。她們這一代甚至不知道傳送給對方門號的簡訊要付錢。另一個類似例子就是信件,我父親每年還是收到老同事寄來的紙本信件,原因只是因為他們習慣紙本而且不懂如何使用email,如果由他們來決定投資,他們可能會認為郵局(假設有這種股票)是很好且穩定的投資。我在這棟樓前面還舉過台電股票的例子,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找看看。
找個分析軟體列一下中華的歷年財報狀況,如下所示:


可以發現中華歷年的ROE沒啥改變也沒拿太多盈餘來投資(都在合理的範圍),雖然就表格所示這不是一個理想的成長股但對定存股來說表現不錯了,尤其是eps還算穩定,所以怎麼看都看不出中華財報有啥問題.
說真的P大提出的財報疑慮相信沒多少人有去看,因為我也懶得看,我比較相信這個分析軟體的資料,這一套軟體是專門來找巴菲特成長股用的,但來看一般公司財報有沒有問題也蠻恰當.

Anyway,既然大家都懶得看P大指出什麼財報的問題,在此就野人獻曝一下秀一張讓大家可以參考的財報分析資料,老話一句...買中華就是九十元附近買(減資後),努力地買用力地買,繼續發呆中賺錢,中華在怎麼爛也比任何股票在金融風暴時來的強,除非你不玩股票,不然買其他的不會比中華穩定來的強.
太注意這些枝末細節, 反倒有點見樹不見林了...

中華電營收的衰退, 一個是長途電話這塊.

VoIP 影響語音部分是長期不可逆的變化, 但只要同意網際網路滲透力與影響力會越來越大,
那麼, 中華電信若還是主導了 移動通訊 與 最後一哩, 它的位置就不會被取代

注意一下歐洲 QE 後, 匯率與籌碼面的變化, 短期內恐怕還要再向上

pineman wrote:
VoIP這個因素,有點像這次選舉結果,有點年紀的人的想法觀點和年輕人不一樣,直到年輕人數量夠多決定了大局,導致情勢大幅翻轉的那一天才會瞭解原來情況真的有變。我女兒才國中,她每個月通話支出是0~5元左右,同學間全部用Line/FB 傳訊、講話。她們這一代甚至不知道傳送給對方門號的簡訊要付錢。另一個類似例子就是信件,我父親每年還是收到老同事寄來的紙本信件,原因只是因為他們習慣紙本而且不懂如何使用email,如果由他們來決定投資,他們可能會認為郵局(假設有這種股票)是很好且穩定的投資。我在這棟樓前面還舉過台電股票的例子,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找看看。...(恕刪)



雖然我在這個專業領域, 熟悉所有技術細節.

但我覺得太過依靠網路, 等於是技術性的排除某些人的公民權利

不泡網路的人, 他們的想法與意見, 直接被無視了. 人文是難以量化的...

更危險的是, 這些溝通的工具 google / apple / FB / LINE 通通都是掌控在其他國家.

這個時代, 擁有資訊的先機, 才是奪取龐大利益的聖杯.
nahaha wrote:
找個分析軟體列一下中...(恕刪)


這個真的很有意思,雖然我沒用過這個軟體,但它的結論似乎還蠻支持我的,我是不知道你怎麼解讀的就是了,這軟體的結果很明確也很明顯偏向我這邊(目前不適合長期持有),但你們應該還是會認為這又是屬於見仁見智的個人主觀解讀。

首先先假設這軟體計算正確(不然後面不用談了,各位聽完我的詳細說明後說不定又認為,唉呀,這軟體一定算錯了),你看它告訴你「貴」和「俗」這裏,大家看看目前是比較靠近「貴」還是「俗」?X狐X大大(這次我很夠意思,幫你馬賽克了)當初說70幾元會考慮2412跟這軟體還蠻一致的(見下段,說不定X狐X大和軟體的評估法是一樣的)。如果是巴菲特,我相信他應該是物超所值才考慮,所以至少是接近43.9他才會開始考慮,甚至等金融風暴時跌破俗的境界他再把它的股權買走一大塊。你們現在買的價錢已經越來越接近「貴」的地步。貴不代表一定賠,最好的狀況是長期報酬率不佳(你要相信軟體!它告訴你目前價位買進預期報酬是2%,不是各位期待的5%,如果目前報酬率不差,它應該把「貴」的價錢定在更高),最差是賠錢機率大(這裏是指連賣出價錢都賠,不是只有領不到息)。

那一般人如我和X狐X大等人,不想買貴,俗也不一定等得到,那多少買呢?一般買賣談判賣方賣價喊很高,買方買價喊很低,折衷不少時候算是合理作法,所以 (107.1+43.9)/2=75.5 不就是X狐X大喊的價錢嗎?你們當初認為他亂喊,但這價錢可還算是厚道的折衷價,不偏「貴」不偏「俗」。

我長期基本面分析也說不適宜,你自己選來用的軟體也告訴你很靠近「貴」了,甚至近期價位離「貴」還比離折衷價75.5近,你還是覺得我的分析是亂講一通嗎?各位不相信長期基本面分析,也不相信軟體(或者是另類相信法,相信目前還沒到「貴」,所以就是不貴或划算,這我沒辦法只能尊重個人選擇)。那就不知道怎麼辦了。或許QE最終將永遠支持各位。

最後回到我的財務魔術說法,如果你親自下去把對2412的偏好丟掉仔細看一下財報中最「關鍵」也最「基本」的數字,10個智力還算正常的小朋友,如果聽完我教他們看的關鍵基本數字,應該有9個會同意我的說法(1個調皮拒不作答),這間公司一點也不穩定(或者硬要說穩定,過去的歷史是顯示它是穩定的朝著不太好的方向)。

PS: 經過這篇,我更體會為什麼各位看不到明顯事實,因為連「貴」「俗」「預期報酬」都幫你算好了,你還認為應該持有。考慮到風險,2%實在沒比定存高,事實上若各位真的要無怨無悔抱到退休,而且下跌絕不賣出,應該想辦法買(PS2)中華民國20年期政府公債(這滯銷哦,前兩年政府公債常無法完銷),最近幾個月從前高點跌下來,昨天收盤的到期殖利率都還有2.13%,一檔股票的預期報酬比同期公債殖利率還低,除了持有期間的考量(20年債要抱20年且不倒債才是一定不會虧損),為什麼要買股票呢?

PS2: 郵局有售政府公債,但有每人限額,印象中1百萬(若記錯,請知道者幫更正,感謝),要多就要家人名額都用上,請注意,這裏只是為了說明不該捨風險低報酬還比較高的東西去買風險高報酬還比較低的東西,純粹用於舉例而以,我沒有任何建議或不建議購買的意思。。
昨日美股大跌 中華電逆勢上漲

中華電信ADR23日上漲0.11美元漲幅0.36%折台股96.06元

北上列車已開動了! 大家坐穩了~~~
reynard wrote:
太注意這些枝末細節, 反倒有點見樹不見林了...

中華電營收的衰退, 一個是長途電話這塊.

VoIP 影響語音部分是長期不可逆的變化, 但只要同意網際網路滲透力與影響力會越來越大,
那麼, 中華電信若還是主導了 移動通訊 與 最後一哩, 它的位置就不會被取代

注意一下歐洲 QE 後, 匯率與籌碼面的變化, 短期內恐怕還要再向上


我同意QE短期還要向上,去年除息前94.x我就實現承諾貼文說短中線可以買了。不過我是對這棟樓支持者信誓旦旦一直買不要賣出這種說法給出好心的不同建議而以,在股價偏高的情形下,只能做中短線,長期基本面趨勢沒看到往好的方向的因素出現之前,做短可以有高要出不要長抱,如此而以。

我記得最早reynard大你意見和我是有不同的,如果沒錯,你的態度應該是有所改變,這很合理,你自己都說承擔風險,不對就砍,這作法就是和我一樣,這種作法的人一般不會固執成見,看到情勢有變就會調整。其實支持者可能只是看到證據不夠強到讓他們相信,問題是當他們真的相信的那一天,多半已經慘不忍睹了。

接下來這一段是對所有支持者說的:基於同樣的態度,如果出現什麼爆炸性的改變,使得2412出現長期利多,我當然調整看法。我之前舉例說假設之前若有政商壓力被五鬼搬運,若能改善後是實質利多,結果還被罵,這真的真是怪事。


但我覺得太過依靠網路, 等於是技術性的排除某些人的公民權利
不泡網路的人, 他們的想法與意見, 直接被無視了. 人文是難以量化的...


通常這些人都有下一代,下一代某種程度可以填補這個落差。唯一要注意的是不要產生貧窮世襲,沒資源的上一代,他的下一代也較難以接收網路訊息,手機要錢,網路要錢,所以之前手機低價化我是樂見,至少負擔減輕,也比PC/NB便宜,甚至可以再接手別人低價機的二手機。網路費用這點,若要達到這個目的,那絕對是和各位支持股東的利益是相反的,這也是我不太長期投資電信股的原因之一,基礎設施級的行動上網費用拒絕降價修正之前,股東等於是拿國家利益換自身利益,就像modem時代的中華電信,除了市話賺,專線更是暴利,簡直是無敵獲利王,如果可以持續至今的話,可以想像我們國家會是什麼樣子,當然2412不能抵擋第一波Internet寬頻潮流,所以政府趕快趁高釋股,接下來的獲利數字也就如財報所顯示,現在是第二波行動Internet革命,政府又有釋股聲,立委反對說賣金雞母,大家認為是政府缺錢想錢想瘋了,可是立委真的有算過嗎?上一篇軟體已經算出目前政府持有中華電比自己發20年公債還不划算,這相當於存較低利定存(領中華電股息),付較高利貸款(付20年公債息),中華電要跌到8x元,政府才沒有賣的動機(因為預期報酬率高於自己付出的息,另一種理解方式是高點沒賣成,現在8x賣已經不划算了),否則只要股價一直是現在這麼高,不賣才是潘仔(當然前提是nahaha大引用的該軟體數字正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