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yur wrote:
回覆文章私人訊息引用...(恕刪)



這篇文章備有些讀者認為是軟文, 有廣告之閒. :)

Anyway, 也蒜薹彎之光.

yamazaki1990 wrote:
這篇文章備有些讀者認...(恕刪)


嗯...資訊內容有些正確有些不正確.
應該是作者依照片段資訊加上自己主觀的判斷寫的,
參考參考就好...

不知小星星值多少錢???

吳宗翰:重新定位聯發科的投資價值

‧先探投資週刊 2011/07/04
光環褪去的IC股王聯發科受外資持續唱衰,拖累整體族群股價走勢,在第三季旺季不旺的預期下,股價反彈力道無法再延續,這一場山寨對上品牌的戰爭,無疑是輸得一踏糊塗,而轉型的過度期又是如此難熬。


【文/吳宗翰】
聯發科股價跌破三百元後,在外資的買盤進駐下,股價跌深反彈,從最低點二九五元漲至最高三二二元位置,漲幅近一成;但先前大盤走弱,尤其電子更弱於傳產與金融,聯發科股價反彈力竭,股價持續在三百元關卡持續整理,整體IC設計類股一片慘綠,成為電子股中破底家數最多的產業。

旺季不旺、本益比偏高

近期聯發科表示在智慧型手機、電視領域、網通的接單表現不錯,包含與中國移動合作低階智慧型手機,有機會重新拉高中國白牌手機市占率、看好未來三年3D電視晶片成長性,今年電視晶片將放量,預計將營收比重將提高至整體電視晶片的一五%;公司的營運方向十分明確。

以聯發科目前股價三百元左右來看,若今年的每股稅後盈利如法人預期,在十五~十六元位置,可估算出聯發科仍具有約二十倍的本益比,這與它二○○九年當上股王時,股價最高峰的本益比相近;也就是說,市場對於聯發科的定價模型仍給予相當高的評價,但高本益比應伴隨獲利的高成長性與公司業務的技術領先、高市占率等等對未來經營有利的因素,以聯發科今年上半年營收年減四成,獲利預估腰斬的情況來看,目前給予二十倍的本益比有偏高的疑慮。

從一個客觀的角度切入,聯發科今年獲利預期在十五~十六元,配發十九元二十元的現金股利很明顯是吃老本的行為。雖然公司自有資金仍不虞匱乏,但從公司法說會得知,公司在原本主要業務手機晶片上,將積極轉進印度、南美這類的新興國家市場,此外也將積極發展觸控、電視、有線無線網路的領域;從公司間接投資中國觸控晶片廠匯頂、併購雷凌都可看出轉型的企圖心。

品牌徹底打敗山寨

回歸聯發科的主要營收來源,手機晶片,公司面臨兩大壓力的夾擊,一是同為山寨市場競爭對手的展訊和晨星,一是國外智慧型手機晶片商的高通(Qualcomm)。

從同業來看,聯發科在中國山寨手機的晶片市占率,從二○○九年最高的九成開始下滑,現在僅剩下六成多;雖說公司轉型的方向就是減少對於中國山寨手機市場的依賴程度,這樣的結果不僅不意外,更不是一件壞事,但對今年的業績表現就會有衰退的影響。

反觀展訊仍積極分食中國手機晶片市場,但從股價走勢來看,可發現展訊股價也在破底,山寨市場從獲利保證轉變為票房毒藥,由此可見一斑。

智慧型手機晶片市場幾乎被國外大廠獨占,主要因智慧型手機第一品牌為蘋果,聯發科除了技術比不上高通,美國企業彼此建立合作關係的機會也遠高於台灣。但電視不同,高階電視的品牌以日本與韓國市占最高,因此聯發科積極搶進電視晶片市場,就是希望在高階品牌商品重新搶回一席之地,不過同時將面臨來自晨星的挑戰。


菟絲花花 wrote:
智慧型手機晶片市場幾乎被國外大廠獨占,主要因智慧型手機第一品牌為蘋果,聯發科除了技術比不上高通,美國企業彼此建立合作關係的機會也遠高於台灣。但電視不同,高階電視的品牌以日本與韓國市占最高,因此聯發科積極搶進電視晶片市場,就是希望在高階品牌商品重新搶回一席之地,不過同時將面臨來自晨星的挑戰。
(恕刪)
看完這篇文章,紅字這段話是我覺得最感慨的地方...
看看人家歐美企業,再回頭看看台灣...
別人都還沒打進來,自己都打死自己了...
別人做甚麼,我就跟著做,然後做得比他更便宜...
難道這就是台灣唯一不變的business model??


所以很多人討厭晨星阿~希望它變成沉星...

IvanTseng wrote:
看完這篇文章,紅字這段話是我覺得最感慨的地方...
看看人家歐美企業,再回頭看看台灣...
別人都還沒打進來,自己都打死自己了...
別人做甚麼,我就跟著做,然後做得比他更便宜...
難道這就是台灣唯一不變的business model??
股市操作要具備三心,(1) 靜心,(2) 淨心,(3) 敬心 (冷靜的靜~澄淨的淨~敬畏的敬)
對絕大部份的經營者而言. Follower永遠是風險相對較小,賺(小)錢機會較高的
"進可攻,退可守"的選擇.
所以有今日的局面,一點也不需感慨.
這是必然,只是時間早晚
達成夢想和目標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累積微不足道的小事.
IvanTseng wrote:
看完這篇文章,紅字這...(恕刪)


感慨甚麼?

有些電子系的以為會 Tape Out 就是功德圓滿,

白癡 白木 白爛

死好.

我忘了我也是電子系畢業的, 靠!

leftsurvivor wrote:
對絕大部份的經營者而...(恕刪)


有些經營者喜歡被婆覽爬, 喜歡吹牛拉股價,

有一次我接到股東打來找老董的電話,

痛哭說他賠了幾千萬, 因為老董說的消息 etc.

真是造孽, 難怪老董身體不好.
littlesun18 wrote:
所以很多人討厭晨星阿...(恕刪)


不懂??
台灣IC設計廠有哪一間的"新技術"是引領世界潮流的?
每間公司都想賺錢, 晨星就需要背負這麼沉重的指責?

科技的領先應該要從國防科技開始,
美國最頂尖的技術都是優先用於國防上面,
國家帶頭才有辦法把技術提升, 因為國家不是營利企業, 不用在乎業績...
國家可以跟企業合作, 但不該把責任交給企業.
這是政府的問題, 不是企業的問題.
台灣向來都是企業帶著政府跑...像話嗎?
真正出問題時, 政府一點忙也幫不上.

不消說..美國Q公司跟B公司一樣在自己打自己, 兩間IC的產品線重疊的程度也不低...
美國M公司也還沒完全退出無線通訊市場...
商場上誰會管是不是自己人? 更何況是世界各國競逐的市場.

台灣頂尖人才大都跑到美國念書, 唸完書回來的有幾個?
在美國工作的頂尖人物, 有部份也想自己創業來打一片天,
那麼, 新興技術能夠當成新創產業嗎?可以..但成功機率極低...
所以最好走的創業之路是什麼?當然是從現有市場去挖啊.
這是惡性循環, 根本的問題不在企業不發展新技術,
而在於新技術的未來在哪裡, 誰又能提供研發上面的風險管理跟保障?
看國家吧...


現在software抬頭~ :P

yamazaki1990 wrote:
感慨甚麼?有些電子系...(恕刪)
股市操作要具備三心,(1) 靜心,(2) 淨心,(3) 敬心 (冷靜的靜~澄淨的淨~敬畏的敬)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