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存股][退休股]中華電信2412 花農交流園地

Nuke worker wrote:
請教,請教,它為何將電訊歸屬於敏感性行業?


因為電訊業與網通電子手機半導體等高科技業密切相關


Nuke worker wrote:
照它這樣分類,8926比2412穩定性更高


如果是在美國

8926和2412是美國公司

閣下這句話小弟認同

因為美國電力公司是民營上市公司

電價由電力公司決定(美國政府不干涉)

但是在台灣

台灣電力公司是全民買單的獨家非上市公司

電價由政府強力干涉(民生必需品)

所以在台灣的公共事業上市公司(電力或天然氣)

在政府強力干涉價格下

只能小賺而已

因此這類公司股價也不會太高

nahaha wrote:
利差不是重點有填息就好
我想幫p大平衡報導一下...
我理解p大所擔心的,我也會有一樣的擔心,擔心有些人會這樣就把退休金全凹下去了,現在這個價位,未來是很有不填息的可能的,就像大家所認知的,中華電不是成長股,問題是,現在這種價位,本益比已經遠超市場給予成長股的本益比了,只能說,大家太喜愛電信股了,一大部分的原因就像樓主m大上面講的,避險資金湧入所造成,可是這種避險需求是長線的嗎?

需求是會隨外界情況而變的,這個是虛的,本益比才是實的,股市是個效率市場,長年的經驗讓我知道,通常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不是說電信股本益比一定會下修,也許是別的股本益比上修,就像台北市的房價一樣,大家都說房價租金比太高,所以房價要下修,但誰知道不是租金上修呢?

劍大之前曾經問過,有沒有比中華電好的定存股?
老實說,我還真找不出來,我以前賣中華電是換4205,以前叫恆義食品,現在改名中華食,就是做中華豆腐的那一家,業務性質跟中華電類似,民生必需品、寡佔、不受景氣影響等等,25塊買的,現在38塊,本益比也不輸中華電,所以我去年賣了。還有一支6184大豐電,第四台業者,也是民生必需品、特許寡佔、不受景氣影響等等,本益比只輸中華電一點,所以我去年也賣了。

我現在手上都是本益比10倍上下的,當然沒有中華電好,所以也不用推薦了。
現在台股裡屬於民生必需品、寡佔、不受景氣影響的本益比都接近中華電了,這是整體市場的現象,低獲利期望的現象,不過金融市場都是會循環的,現在的低獲利期望是金融風暴前高獲利期望破滅後反轉造成的,誰知道幾年後會不會在反轉回去呢?

不過股價歸股價,公司營運是不受股價影響的,只要中華電獲利不變,配息是不會減少的,現在這個價位買進還是可以鎖住5%殖利率的,只是要有未來是有不填息可能的心裡準備,當未來本益比修正時也不用覺得太意外,畢竟這個價位真的是"不便宜",不過存股還是要繼續定期存就是了,不用管高低。

pineman wrote:
歡迎儘量調,我從來就...(恕刪)
PS2: ......PS3


之前講過很多次了
VoIP是一定會影響獲利,電信業以不大靠傳統語音賺錢

行動電話費率
除非你不上網 不然就是乖乖去綁他推的月租
用低方案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
換成line/FB又怎樣 不用行動上網?
通話支出少 你怎不說行動上網費? 除非都在家用WIFI
用預付卡小資方案 最後也是近電信業
就算VoIP不用錢 要上網還是要錢
以前就吵過 4G更盛行 現在真正用VoIP的人 有比較多?
對啦 數量還不夠多 解釋現象不愁找不到理由
明白現實總是很困難

pineman wrote:
.....標的不能是長期負向的


股價漲了說QE, 跌了說看法正確
QE只是其中因素
台灣權值股 外資佔很大因素
反正長期負向嘛 外資大戶都是傻瓜 會去買配息不好 股價會沉淪的
報酬率只有2%
QE 怎不QE到亞太

我只說股價終究會反映基本面 基本面不好靠QE 靠甚麼都沒用啦
QE不QE又怎樣 每年有穩定配息 比QE更重要
沒穩定配息 就調整
等一年半載來檢視也不要 反正時間會說明依切
再說一次 不能把想法化成實際行動的話
你不買電信業多、空單 看對 看錯又怎樣? 講爽的而已

pineman wrote:
我記得最早reynard大你意見和我是有不同的,如果沒錯,你的態度應該是有所改變,這很合理,你自己都說承擔風險,不對就砍,這作法就是和我一樣,這種作法的人一般不會固執成見,看到情勢有變就會調整。...(恕刪)


呵呵~ 讓我想起 凱因斯 說的 : 長期而言,我們都死了

p 大, 你講了很多, 卻忽略了 機會成本 這個重要問題

傻傻的存股不對, 但過分去擔心未來的未來, 那也太累了.

reynard wrote:
卻忽略了 機會成本 這個重要問題...(恕刪)


我就是沒忽略,所以才建議大家試著學習去找新標的。你看前面軟體算出來的95元左右買進的預期報酬率是2%(PS),也就是假設2412條件不變,照著以往的獲利配息情況,95買近的長期下去只會幫你年賺2%,所以更應該去找買下去以後可能會幫你產生更高的預期報酬率的。都要買股票承擔風險了,才賺比定存高0.6%,甚至比長期國債還低,這更不符合機會成本概念。

目前還是有本益比合理的成長性產業中的個股。不過還是一句老話,由於小型股的流動性風險和經營風險都較高,所以不可能提供標的。如果能在這棟樓搞懂我為什麼說2412不適合,應該就能夠自己找到一些候選標的(先說好,不一定會成功)。

PS: 這是一般沒有QE時代的傳統的理論,當然如果能一直和平地繼續QE下去,所有的教科書包括軟體都要重寫,北市房地產投資客和m大都會變長期是對的,只是這裏先不考慮QE這種非正規手段的長期可持續性。倒是有人把期望壓在QE長期可持續性,這真的算是追求穩定的投資態度嗎?
現在氛圍大改變,不會不合情理要求種花讓利
種花之官股是最大股東,種花店賺越多,繳回國庫越多,對全民越有利。比給其他財團賺還好。


2015年有兩大亮點,前面已有轉貼媒體報導
前董曾談2015年現金股利,賺多少配多少?
現董曾談今年獲利,成長?




小弟才疏學淺⋯⋯請問假設4.5/股價95,何止2%可否指點?
Apple0929 wrote:
小弟才疏學淺⋯⋯請問假設4.5/股價95,何止2%可否指點?


1.黎曼假設 The Riemann Hypothesis
2.普安卡雷猜想 The Poincare Conjecture(2006年確認由俄羅斯數學家格里戈里·佩雷爾曼解出證明)
3.霍奇猜想 The Hodge Conjecture
4.戴爾猜想The Birch and Swinnerton-Dyer Conjecture
5.斯托克斯方程(流體力學的N-S方程式)Navier-Stokes Existence and Smoothness
6.米爾斯理論「The Yang-Mills Theory」(楊密規範場論)Yang-Mills Existence and Mass Gap
7.P對NP問題 P versus NP

繼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之後

台灣的P大提出第八大數學難題

未來長期中華電信股價和股息推算為報酬率2%

連還沒發生的事情(未來的股價X和股息Y都不明)

都還能算出報酬率為2%

小弟決定自降本人投資等級9級

變成胎兒級
小弟再將4500買零股,我的成本是否變成90.5? 小弟才疏學淺難道未來中華不值90嗎?
劍神路亞 wrote:
1.黎曼假設 The...(恕刪)台灣的P大提出第八大數學難題

未來長期中華電信營利和股價推算為報酬率2%


我是覺得討論客觀事實沒必要這樣。討論到這地步,或許互相眼不見為淨比較好一點。那軟體不是我寫的,甚至不是我引用的,結果現在都算我?真要把帳算在本棟樓的人身上,再怎麼算最早把這計算結果提出來給大家看的也該算是nahaha大吧?

程式也都是根據現有的理論撰寫的。如果你懷疑軟體程式寫錯導致算錯了,這我倒沒意見,真的也有可能它真的程式寫錯了。不過,我個人是大概知道它計算的基礎。我在評估的時候,是沒有用式子計算,只看歷年財務數字,得出的結論也是太貴,現在只因為軟體採用的理論支持我太貴的論點,就說軟體不值得參考,如果認為傳統理論沒有參考價值,我也沒意見,每個人本來就各有觀點,不過再怎麼樣,也不需要用這種態度,把不是我寫的軟體,不是我發展的理論得出的結論,只因為看了很不喜歡,用這種酸人的討論方式說是我提出的。說實在的,我是認為不需要這樣討論,反正我能講的都大概都寫過了,狀況沒改變前,再怎麼講雙方還是各說各話,我看我就不再這棟發言好了,這樣我可以撤回這個我沒提出的第八大數學難題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