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na wrote:
拍照大的意思是國家競...(恕刪)

1980年代日本股市表現最好,1990年代美國股市表現最好,2000年代新興市場股市表現最好。你可以查一下這些當時表現最佳的股市,在接下來的10年績效如何。
qena
好喔 [微笑]
pigstand wrote:
1980年代日本股市表現最好,1990年代美國股市表現最好,2000年代新興市場股市表現最好。你可以查一下這些當時表現最佳的股市,在接下來的10年績效如何。

除了台灣你一定要選以外,二戰以後美國國勢最強,應該大家都看得出來。
所以0050+VOO/SPY就夠了。
過個十年,如果真的覺得美國不行時再換就好。
以VT中有60%都是美股的組合,美國如果不好,VT也不會好。
十年內靠著各只佔10% 的歐州,太平泮,新興國家,
想翻盤到使整個組合比VOO好的機會,幾乎為0。

所以說選VT這種60%都是美股的基金,避險效果不怎麼樣,
卻要先受到績效不佳的壞處(十年的年化報酬率,一年差4%,十年差40%),
這是否是明智的選擇,實在值得深入思考一下。

再一個就是,台積電在0050和VT都有,台積電在0050已經比重過重了,
加上在VT中也是排名前十大的權值股,無形中反而放大了台積電的影響力。

最後就是VT的費用 0.08% 還是比 VOO的 0.03% 多了一倍。
當然,這真的只是毛毛雨。
熊抱三兄弟
不一定要堀起,會輪漲就可以了.
xpotter
覺得不行的時候應該來不及了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再一個就是,台積電在0050和VT都有,台積電在0050已經比重過重了,
加上在VT中也是排名前十大的權值股,無形中反而放大了台積電的影響力。

最後就是VT的費用 0.08% 還是比 VOO的 0.03% 多了一倍。
當然,這真的只是毛毛雨。

上述都是為何我想降低0050比重,逐步把資產轉移到VT的原因。至於費用率是很重要的,我也會慎重評估。也許之後會把VT換成VTI+VXUS~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除了台灣你一定要選以(恕刪)


說說我的經驗
我在2014年進入美股
初期也是認為美國是世界強國,美國不好,世界也不好
台灣政治風險大,不敢投資
所以一開始買進IVV+VTI,搭配VEU,比例3:1
股債6:4,債券買IEI+BWX,2:1
投資到2016年我有點猶豫
因為川普當上美國總統,一個瘋子狂人當總統!!
還對中國貿易戰,還對火箭人嗆聲,還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
美國還發生多起歧視黑人然後暴動的事件
懷疑美國是不是要開始衰敗了?

在不安心的狀況下,一樣維持股債6:4
然後把美股的占比降到從3:1降到1:1,債券加入BIV和BNDW,同時調整美國比國外1:1

繼續定期定額到去年3月崩盤
帳上損失最多28%,但是從成本算損失最多9%
9%的損失怎麼可能抱不住

然後到了去年7月
發現,台股跟想的不一樣,台幣匯率也不再穩定是弱勢台幣
所以開始買進006208

然後開始正視我之前買的儲蓄險
儲蓄險是因為一開始股市投資賠光,不敢再進場,所以買進儲蓄險
但是現在很後悔,所以我一直當作沒這筆錢或是當成小孩未來的就學金,當鴕鳥沒看見
現在終於可以正視這筆錢

現在的目標是股債6:4,其中006208目標佔20%,佔總投資的12%
新買的股票只買VT,債券只買BNDW
舊的維持原本的比例(美國國外1:1)

一路以來
我的看法就是一路錯
從不看好台灣,到重新投資台灣
從看好美國到不看好美國

唯一對的就是做資產配置
持續的資產配置讓我能安心長期投入並持有
我的規劃是求穩,以每年5%的年化報酬率來預估
多賺的就可以提早退休
沒多賺也可以安心準時退休

如果一個人投資眼光獨到,確實不用資產配置

但是像我這種一直錯的人
資產配置才能穩穩安心長抱下去
單純的VT+BNDW,比較不會多想

從2014至今2021/4/28
投資總報酬為39.41%(美金計算,換成台幣大概要再少7%)
年化報酬為9.07%



如果是年輕人,想要單買美國市場,或是分一點小錢玩更風險的投資,我不反對
如果年紀大一點或是像我賠光過(雖然只是貸款的50萬),穩一點比較好,有信心持續在市場中比報酬多5%更重要
(萬二時不敢進場等崩盤再進場或許有可能報酬比定期定額更高,但是萬一不崩盤怎麼辦?)
我只有靠資產配置,才能有信心進場投資

每個人的背景不同
為配置而配置的人也是有
我就是一位

不是每個人都有投資的天份和興趣
好想放假
雖然VT或VTI的手續費比0050低很多,但是美金匯差可能就會把獲利吃掉不少~~P大怎麼看呢?

pigstand wrote:
上述都是為何我想降低0050...(恕刪)
我愛Keroro wrote:
從2014至今2021/4/28
投資總報酬為39.14%
年化報酬為9.07%

這個算起來對不上呀。。。。。
9.07放七年,應該是83.6%
39.14 七年,年化報酬為4.83%

你的問題其實就是配置的問題。
為什麼要股債平衡?
根據的是什麼道理?
多少是平衡?是一比一還是六比四?
仔細探討下去,其實都沒有實際的歷史數據支撐。

投資要的就是「長期」保酬率,不是嗎?
定期定額不就是靠長期來保証買在平均以下?
既然這麼多信奉定期定額的人,都是自詡為「長期」投資人,
為什麼要選長期績效落後的債券?
債券早已沒有股市避險的功能了。
短期雖然有降低波動的功能,但短期波動是所謂的長期投資人所應該在意的嗎?
長期定期定額大盤指數,遇到短期波動,不正是降低平均成本的機會嗎?

財富不是由你銀行帳號上的數字所決定,
是以你在財富榜上的排名決定,
所以我從來不怕大盤崩跌這種系統性風險
因為銀行數字雖然少了,但是財富排名可不見得會下降。
長期的定期定額投資大盤指數基金和ETF,風險就已經夠低了,
為什麼要還要股債平衡?
在這麼低的風險係數下,再去股債平衡,
你得到邊際效應,真的能抵消績效大幅落後的風險嗎?
到底哪一個策略風險比較大,有沒有仔細想過?

還有,我看到有些人都財富自由了,
為什麼還在買雙實支實付的保險?
你真的還有保險的必要嗎?

盡信書,不如無書。
jctchen
每期投入,時間不一,XIRR應該不會錯。不是期初一次性投入資金喔!
EXCEL報表我新增在原文了
簡單說,知道要怎麼做,但是實際上卻做不到
比如說我們都知道長期規律運動很好,但是能持續長期做到的人不多,
知道長期投資不用在意短期波動,但是就是做不到,所以配置債券,在大跌時,心裡比較穩定

之前X大說特斯拉是運鈔車的時候,我也想買買看,但是做不到......
X大不也天天喊再不進場來不及了,然後還是不進場


為什麼要股債配置
因為這麼做我才會定期定額進場
不會跟X大一樣嘴裡說說其實做不到

儲蓄險真的用不到
應該解約進場了
但做不到......
人有討厭損失的傾向,我就是非理性的人
好想放假
我愛Keroro wrote:
為什麼要股債配置
因為這麼做我才會定期定額進場

為什麼要股債平衡?因為大家都被騙了。就這麼簡單。
照理說,奉行股債平衡的人,在股市大跌時,應該賣債買股,

可是如果真的能做到這一點,他能承受的風險係數,
怎麼可能會不接受只買大盤指數就好?

所以絕大部分的人講股債平衡的人,大多是做不到最重要的這一歩的。
不少人反而停止扣款,或者只加碼債基部位。

不過我看,講這麼多,對上面很多人都太晚了。
年紀到了,長期投資的「長期」已經不見了,最多只剩中期而已,
對於某些資金不足,只有幾百萬的已退休的人士,
就更不用說了,只買股市大盤的風險說不定反而更大。

所以我的結論就是,年輕時大盤指數就夠了。
年輕人可承受風險高,全大盤指數,應該沒什麼問題。
老的時候,看資金狀況,如果一直薪水都不錯,
績效也好,有了好幾千萬,倒也不怕崩盤,繼續下去也不怕餐風露宿。
如果薪水不好,大概真的只能多買點債基,安享晚年了。
P大是高薪一族,在我看來,這麼年輕,實在不需要股債平衡。
十二夜月
年輕人卻是買大盤指數足夠,債券只是緊急備用資金,部位不大時影響甚微。當20%投資部位等於一年總收入時,有無債券或投資備用資金,影響就開始大了起來。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所以絕大部分的人講股債平衡的人,大多是做不到最重要的這一歩的。
不少人反而停止扣款,或者只加碼債基部位。

阿彌陀佛,我真的有做到。
為退休努力 wrote:
雖然VT或VTI的手續費比0050低很多,但是美金匯差可能就會把獲利吃掉不少~~P大怎麼看呢?

拍照大有提到,VT有40%投資在北美洲以外的公司,例如台積電。請問一下它持有的台積電部位,會受到美金匯差影響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