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2000 wrote:早上再度加碼2855,線型看起來不錯,三月份的業績不知會如何呈現?也許也會不錯,畢竟大盤成交金額在放大中,有利證券股. 也許2855的三月業績會不錯,今天又再創近期新高,看起來敝人上週五的加碼也是正確的決定.由於前二月業績逐月走高,獲利也逐月增加,查看2855的月/周K線形,似乎在隱約透露該股有不小的利多,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沒看過內容。但電子書折價卷後一塊錢,用momo幣扺用後不用錢。如果沒折價劵就是額滿了,等下一次吧【MyBook】不在意,才能賺最多:買一檔放著不管的ETF,不看盤、不看財報,三步驟實現財務自(電子書)【320元】 https://momo.dm/ezQfvI
華南投顧 盤中解讀美國三月份製造業PMI升至50.3、意外擺脫衰退,將強化聯準會不急於降息的立場,週一美債殖利率小幅攀升,美股四大指數漲跌互見。週二(4/2)亞股主要指數早盤上漲居多;台股由於台積電(2330)、鴻海(2317)、廣達(2382)等主要權值領漲撐盤,抵銷部分金融、傳產拉回賣壓,加權指數緩步墊高於完整多頭排列的各級均線(MA5~MA240)之上,趨勢持續有利多方,後勢續看重要各股反應財報及法說會展望表現。美國三月製造業PMI意外強勁,可能讓聯準會暫緩降息立場更加堅定,美債殖利率居高4%之上、不利風險性資產評價;中國官、民PMI呈現擴張,緩解通縮擔憂;週二亞股外圍氣氛偏多,台股主要權值上漲居多:台積電(2330)、鴻海(2317)、聯發科(2454)、廣達(2382)、中華電(2412)、富邦金(2881)、台達電(2308)、國泰金(2882)、台塑化(6505)台積電表示亞利桑那州晶圓廠按照計畫進度良好,預期蘋果、輝達、超微將與台積擴大合作。,帶動1日ADR大漲;也激勵週二台股相關供應鏈延續輪動脈絡:亞翔(6139)、辛耘(3583)、中砂(1560)、萬潤(6187)、弘塑(3131)、家登(3680)、漢唐(2404)、信紘科(6667)、帆宣(6196)、旺矽(6223)AI熱潮、再加上全球科技巨擘大舉興建資料中心,導致商用SSD供不應求,三星擬擴大SSD漲幅;研調機構預估,台廠占全球AI伺服器組裝代工高達9成,成最大受惠者,預估今年伺服器總產值上看2.5兆元,AI概念股延續主流地位:廣達(2382)、鴻海(2317)、緯創(3231)、雙鴻(3324)、創意(3443)、光寶科(2301)、日月光投控(3711)、嘉澤(3533)、AMAX-KY(6933)..............金融股 資金排擠上市 成交金額4076.02億金融 成交金額62.62 億 佔1.54%要5% 似才推的動
舉例分享3/21申購32組ETF(1組500張)以下為每組所需花費申購淨值:15.685244元預收價金:8,278,000元(106%)櫃買中心手續費:2,000元交易費用:4706元(6bp)32組總資金2.649億(3/21使用不限用途1.5億)3/22 開盤價出場15.79元以下為每組所需花費交易稅0.1%:7,950元手續費0.1425%:11,328元每組獲利:7,950,000-7,950-11,328-2,000 -4,706-7,842,622=81,394元獲利率81,394/8,278,000=0.98%客戶總獲利32組*81,394=約260萬元...........營業員傳給我的應是證劵公司在推廣ETF 愈來愈大尾第一金 外資似刻意摜殺 最後一盤 跌9毛 掛7000張 夠狠 尾盤收跌6毛 跌破年線 這一年第一金 陪AI公子唸書 配股一定要大方 提振信心
kdg我也期待證券股 公佈的2家 小型證券股宏遠 致和 第一季 都很不錯相對高 買了群益證 量體和永豐證差不多 約53家分點 及康和證 它和玉山證 差不多約17家分點公股的證劵業務 和信用卡 業務一樣 聊備一格記得以前中信金 信用卡 常居第一名 羅總 帶員工發簽卡的空白表格及傳單 碰到人就鞠躬握手 黃昏了 握到一個人沒反應 再一看是電線桿 玉山金 搶到高雄漢神巨蛋的點時 也是動員大量人力換卡 還送瑞士登機箱Costco 換卡 富邦 也是動員不少人力唯一不變的是競爭.................查了籌碼 金融股 第一金 永豐金............. 賣最多的都是台灣摩根士丹利 即大摩查了籌碼 緯創 台灣摩根士丹利 買超 11,727張 +5.97%昨天 緯創 開低 盤中拉9.5元 我猜想有客戶 想換股 買補漲的AI 緯創
買ETF變全民運動!4兆資金開啟骨牌效應 高股息之亂,誰是輸家?全民狂買高股息ETF,00939、00940掀起突如其來的資金瘋狗浪。散戶、理專、上市公司、基金操盤手,都捲入這場理財大富翁遊戲。4兆規模的骨牌效應,如何顛覆資本市場、金融生態和所有投資人?文 林麗珊 盧沛樺 天下雜誌795期發布時間:2024-04-023月18日,台灣加權股價指數上漲0.88%,汽車零組件大廠東陽卻漲了8.23%。今年以來,東陽股價漲幅超過5成,晉身百元俱樂部。「我剛接(董事長)沒多久,股票就亂飆,人家誤會是我董事長在操作,」去年底接董座的吳永茂無奈說道。其實他很無辜,因為吳家家訓嚴格規定,家族持股不准賣,吳永茂一股都沒動。3天後謎底揭曉。統一台灣高息動能ETF(00939)掛牌,公布完整成分股清單,東陽佔該檔ETF 3.6%,總計要買進18.5億元股票,「終於抓到兇手,」他苦笑。這支天降奇兵,沒聯繫過公司、法說會沒現身,也沒有分析師、研究員來拜訪財務長,就在短短3天內,一口氣砸了10億買東陽。看到股價上漲,吳永茂卻神色忡忡,開心不起來,「我反而很擔心投資人受傷。」全民運動》高息ETF狂潮散戶搶買,吸金速度世界第一統一00939、元大台灣價值高息(00940)兩檔高股息ETF,總計募集2200億,像突如其來的資金瘋狗浪。大浪其實已持續多年。過去5年,光靠散戶,台灣ETF吸金速度是世界第一,成長22.7倍,所有人都捲入理財大富翁,是機會還是命運?骨牌已產生連鎖效應。00940開始募集當天,「我第一次看到超過一億的單日贖回,」一家基金平台總經理吐實,他的客戶贖回基金,多奔著00940而去。雖然,資金外流僅維持一天,但已足以讓他嚇出一身冷汗。民眾搶申購的熱潮,讓多家券商系統大當機。募完一週,營業員還得到處安撫沒買到的客人。國泰金控法說,記者忙著問別家ETF的事。總經理李長庚還得嚴正澄清,沒有大量保單解約。立委示警、金管會主委和央行總裁跳出來呼籲投資風險。《天下》獨家掌握,國泰投信原定4月要募集ETF,考量市場過熱、台股居高等理由臨時喊卡。但即使少了國泰的一檔,4月陸續還有野村、群益、兆豐三家投信的高股息ETF要開跑募集。ETF大勢降臨,已成為許多成分股公司董事會討論的題目。台灣共有19檔高股息ETF,規模破百億的有10檔。《天下》統計,聯電、瑞儀、聯發科、日月光、群光等,至少都被7檔以上ETF納為成分股,備受這波資金行情的「青睞」。高股息-ETF-成分股-00940骨牌1》成分股公司對ETF又愛又恨,影響股利政策不只青睞,除了超大企業,這些成分股公司都感受到炙熱的目光。以群光電子為例,過去十年股息配發率穩定在7成左右,是高股息績優生。台灣第一檔高息ETF元大高股息(0056)一開始就獨具慧眼,選中群光,「0056一直不離不棄,股價跌低,他就買一點、買一點,因為他著重在高息,我們又滿穩定、穩健配息,」群光財務長林玉玲說。過去十年間,群光股價維持在70到90元區間。但隨著愈多高股息ETF資金湧入,過去5個月,群光股價有如高射炮,迅速拉抬到260元,漲幅高達200%。「(漲幅)都是ETF帶動的,」林玉玲直言不諱。股價漲,也給高股息公司帶來壓力。林玉玲坦言,過去公司長時間股利發放率70~72%,今年確定提高至75.4%,「要因應ETF,我們有提高到那個水準。」「最近股價漲上來,公司內已經在討論,獲利和股利政策要趕上股價水準,」高股息ETF持股一成以上的半導體公司發言人也說。長期研究公司治理、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資訊管理與財務金融學系教授葉銀華示警,現金股利發放率應維持在一定比例區間,不宜去迎合高息ETF的需求,否則「除了可能排擠投資,將來若無法維持高水準,股價被下殺,徒增不穩定因子。」但上市公司有苦難言。因為一旦被踢出成分股,會立刻被出清減碼。前車之鑑就是永豐餘。去年底,0056調整成分股,永豐餘被踢出成分股,股價迄今已跌17%。這群不用跟你打交道,就會從天而降選中你的資金巨鱷,讓上市櫃公司又愛又恨。過去,企業通常只跟同業比較股利高低,現在是所有上市公司比,「高股息選股是相對性的,所以只要跟別人比,我們(殖利率)不要掉太多,就不會被剔除,」一家半導體業發言人說,公司還做了一張表,追蹤其他股票殖利率情況。相較於去年7~10%,今年普遍降為4~5%。骨牌2》基金操盤人選股偏向大型股,中小型股失血「我們都把這些成分股納入我們的watch list(追蹤名單),」一位本土投信董事長說。基金操盤人是ETF大潮下,第二張受影響的骨牌。過往,基金比的是基金操盤人與研究員對產業、公司基本面,看得深不深。但ETF規模實在太大了,「這麼大資金板塊的移動,我可以當free rider(搭便車),但也可能是被航空母艦掃到的小漁船,所以不能不盯。」除了得關心成分股的「中選」與「落選」行情,ETF偏向大型股,台灣中小型股近期普遍失血。「短線難免排擠到中小型股的成長,」操盤績效長期打敗大盤的群益投信中小型股基金經理楊遠瀚不諱言。中小型股失血,已影響他的操盤。楊遠瀚說,過往一、兩檔中小型股基金,挑中某檔好股票,買入後,股價成長,就會吸引其餘同類基金跟進,推升中小型股股價。去年下半,ETF變熱,跟風投資中小個股的資金變少。為了績效好看,「很多中小型股基金開始買台積電、聯發科、鴻海三大權值股,」楊遠瀚感嘆,就連他也沒有選擇,只能賣掉部份中小型個股,增持聯發科。一家投信大老發現,現在拜訪公司,有些中型股企業主會急切地問,要怎麼做才能被選入成分股。骨牌3》外資投信市場M型化,不發ETF就撤台另一艘正努力穩舵的小船是外商投信公司。5年前,在ETF助攻下,台灣境內基金規模首次超越境外基金,「兩年前,我們發覺ETF勢不可擋,很多外資猶豫要不要在台灣發ETF,」一名前外資投信高層透露,「但現在被打趴了,你不做,就是離開(台灣)了。」一名長期觀察ETF市場的金融圈高層觀察,比起主動型基金,ETF市場的M型化會更明顯。全台有240多檔ETF,但高度集中少數本土投信。以債券ETF為例,前三大元大、群益、國泰投信,就佔受益人數8成,資產規模6成。為什麼?因為ETF雖是基金,但在股市交易,性質更接近股票。成交量愈大,愈多人參與,就能吸引套利交易。市場參與者愈多,ETF規模愈大,形成正向循環。反之,一檔ETF規模不夠大,投信還要付錢請券商造市,管理費又低,變賠本生意,最慘就是下市。外商投信的困境是,ETF基金需要大量的科技投資。在高度M型化的市場,除非有把握募到百億以上,否則很難說服總部投大錢。ETF瘋狗浪推倒的另一張骨牌是銀行。從前高高在上、掌握投信命脈的銀行,現在風光不再。大量投資人從原來銀行的財富管理平台,移動到股市買ETF,「銀行財富管理是很大的受害者,」一位本土投信董事長說。骨牌4》銀行財管從高姿態到斷尾求生,零手續費留客過去,主動型基金必須透過銀行理專,賣給客戶。就像食品生鮮得在賣場上架一樣。想要銀行多賣一點,投信就要多給理專誘因。早期外資投信擺闊,獎勵都是帶理專出國旅遊,這是業界公開的祕密。「銀行以前真的是吃人夠夠,」一位成功轉型以ETF為主的投信高層,像是吐了一口怨氣,「那時,我基金管理費收1.5%,銀行要拿1%,我說你要不要整個基金拿去管就好?」但是如今主客易位。一位投信董事長透露,以前投信要找保管銀行,是談保管一檔主動基金、送一檔ETF;現在角色對調,銀行求爺爺告奶奶,希望能保管投信的一檔ETF,再免費幫忙募一檔主動基金,「但是現在投信公司也不想發主動基金。」今年初,國內最大財管銀行中國信託,祭出定期定額申購基金終身免手續費。市場解讀,如今銀行為了留下客人,不惜斷尾求生。目前,前五大財管行,除國泰世華銀行,已悉數跟進。「我們當然要想盡任何方法,留住客戶,特別是年輕人,不能讓券商獨大,」台新銀行理財商品處資深副總經理劉熾原苦笑。目前,ETF影響還未在手續費收入上顯現。雖然不能賣ETF,但憑著台股、美股創史上新高,主動基金和海外債規模維持成長;保費收入下滑,但佣金率更好,各家銀行財管手續費收入,去年仍不減反增。但長期來看,銀行財管已走到轉型的十字路口。「數位交易愈來愈方便,銀行強調的一站購足模式,會受到挑戰,」中國信託銀行理財規劃部部長武于程解釋,不光是因為ETF搶客,而是因為科技進步。以前銀行掌握客戶金流,有齊全的產品線,交易都留在銀行;但現在客人一支手機在手,海內外券商、基金平台都能交易,加上理財資訊透明,客戶很難再由銀行壟斷。中信銀找到的新生路,是轉型成為金控整合管理平台。武于程解釋,未來銀行客戶想買ETF,銀行會導流到證券子公司。客戶可能會在金控各子公司都擺錢,怎麼管理散落的資產,會成為客戶痛點,這變成銀行突圍的關鍵。大贏家》券商手續費、交換單賺飽飽外界忽略,這波拿到王牌的,其實是沉寂已久的券商。富邦證券一家北區分公司,光2、3月為了申購ETF的新開戶量,就是累積十年的6成。00940募集期間,「只要說我有賣,不用營業員宣傳,客戶就來了,」這位分公司經理說。經紀業務還是小錢,真正讓券商賺大錢的是「交換單」。被《天下》問到交換單行情,投信、證券公司都壓低音量,神祕兮兮。交換單不是新鮮事,簡單講,就是券商幫投信公司賣ETF,從投信身上收的過路費。做法是,券商幫忙募集ETF,投信承諾買股票時,會下單一定比例在該家券商,讓券商賺手續費。隨著ETF愈熱,交換單的行情水漲船高。「20年前是券商募多少、投信還多少,現在行情漲到6倍,券商幫我募1億,我要還6億的單,」一名熟悉交換單生態的金融業高層透露。一家中型券商法金主管不諱言,原本ETF散戶投資人的周轉率低,券商要賺交易手續費不易。但現在投信募集ETF的頻率愈來愈高,建倉、成分股調整、請券商造市衍生的股票交易量,「你真的要拿,不拿不行。」(文章未完,繼續閱讀:00940狂潮是歷史重演?全民利息飢渴症 投信大老:台灣人連高收益債都買爆)(責任編輯:黃韵庭)..............這篇分析的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