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員工分紅的文章,請集中在此討論

一直關注著這個討論 有許多位網友 都有許多很好之見解

讓小弟長智慧了 感恩

至於 無意義之發言 建議opium網友可以不用再與另位網友一般見識

窺井觀天者 我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就不奉陪了

人生在世 每個人都很重要 政府政策給了園區工程師 相對於其他行業工作人員優渥之報酬

對於你們的辛苦 小弟從不懷疑 但願各位工程師能好好回饋這社會 吾願足已

小弟重申 這篇討論串 討論的是"制度" 請諸位就此發言 感恩
opium0111 wrote:
<JD Tai...(恕刪)

Wow, 粗俗的人真的露出本性, 沒關係, 大家高興就好啦!!
pcdataster wrote:
sorry la.....(恕刪)

台積現在一點都不難進,早已不是早期只要台清交(連成大都沒有喔),而且還要拿著成績單的時代.
^^^^^^^^^^^^^^^^^^^^^^^^^^^^
現在進台積是那些學生,可以請台積人自己可以說說看.
^^^^^^^^^^^^^^^^^^^^^^^^^^^^

pcdataser,你好
我無意挑起爭論,只是您的言論令人覺得難道只有台清交才是人才?進台積一點都不難嗎?我也是台積人
也不是台清交,但我有五年的工作經驗才加入台積,說句公道話,我個人覺你的言論有失公平

不要再說有多操,大家心知肚明,一天工作16小時是我那個年代的事(07AM~11PM)
^^^^^^^^^^^^^^^^^^^^^^^^^^^^^^^^^^^^^^^^^^^^

雖然不是每天工作16小時,但也不是來上班就能準時上下班也能得到豐厚的分紅,也許和其他的公司比較起來
沒有特別,但台積確是較賺錢,我爬了關於這個話題的討論不下五十篇文章,站在一個台積人的角度來看,我
想說的是,制度改變是順應時勢及潮流,而我也欣然接受,我也會在工作崗位上扮演好我的角色;當然我也是
個股東,我持有台積只是因為我對它的營運有信心,至於它要如何作帳,只要它給我的獲利達到我心中的目標
,那就算發給員工多一點,我也是不會介意的。就像前些文章說的你覺得不好可以換股.....
當然我明白"員工分紅稀釋股數"的道理,但如果你是台積的張老闆,試問你要如何不分紅配股,留住人才?
換個方向來說如果今天台積不再這麼賺錢了,它還有能力分股票給員工來加大自已的股本,減少獲利的能力
嗎(每股淨利)?我在這,所以我希望它能越來越好,有能力兼顧員工及股東,不會過度稀釋股數,讓你有意願
投資台積,也讓我有動力在台積繼續為你我打拼,謝謝!!

JD Taipei wrote:
Wow, 粗俗的人真...(恕刪)

1. 我從來沒說我高尚, 我是很粗俗呀
倒是有人說自己開發先進技術很了不起
JD Taipei wrote:
沒錯, 是很了不起, 所以你就不用說啦, 做過再來說吧...(恕刪)

2. 有人先開槍說要送人LB, GS, ML, Daiwa 很貴的報告 把GS講成高華
JD Taipei wrote:
......等會找篇Lehman的equity research報告給你, 教你一下 (這很貴的, 多讀些啊, 還是你要Daiwa或GS高華的?) 該不會是那天股東會發言的小白吧?...(恕刪)

那些報告是不用錢的
原來你是去研討會拿到報告的呀
研討會大概看不懂吧, 那離暴肝還很遠啊, 那就只當小股東吧! ...(恕刪)

不用那麼麻煩. 喜歡的話送你兩篇, 還可以指定日期呦



閣下回文沒有一字一句在討論"員工無償配股" 這個制度合不合理
難道你認為這個制度合理僅僅是因為工程師很操勞? 來點有建設性的吧
光講打002還是007這種嘴砲, 會讓人看不起你的程度的

回歸正題
制度朝向員工配股費用化是很確定的
甚至員工認股選擇全都是一樣
http://pro.udnjob.com/mag2/hr/storypage.jsp?f_MAIN_ID=120&f_SUB_ID=448&f_ART_ID=33377

Quote:
<<39公報明年上路後,也形同宣示台灣與國際會計準則接軌的決心。以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一讀通過的版本來看,39號公報主要參考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2號(IFRS 2)制定。

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江美艷說,39號公報對企業的影響很大,以員工認股權證來說,現行會計處理採內含價值法,規定的行使價格與市價相同,因此企業不須認列費用;但未來要採公平價值法,分紅的市價乘上股數後,全數要認列費用,原本賺錢的公司可能因而變成賠錢,也會嚴重影響每股稅後純益(EPS)的表現。

舉例來說,甲公司在今年4月2日董事會,決議員工分紅25萬張。如果今年就要根據IFRS 2的規定,以分配日、也就是董事會決議日的公平價值衡量,假設甲公司在4月2日的收盤價為88元,則應認列費用便高達220億元>>



員工無償配股有功有過, 曹老闆跟張老闆都有精采的論述
但他合不合理公不公平, 看國際上最常用的會計原則就知道了
沒費用化的話, 財務報表會被扭曲, 淨利會被高估
這是不爭的事實, 不是用工程師勞苦功高就可以帶過的
更不是某人用打002跟007這種嘴砲就可以混過

以後對這種沒營養的發言, 沒有浪費力氣的必要
大家也可以看看, 這就是一個所謂開發先進技術RD的回文方式

請教員工股票分紅報稅達人:

參考下列法規 :

各類所得扣繳率標準第8條

中華民國境內居住之個人如有第二條規定之所得,扣繳義務人每次應扣繳稅額不超過新臺幣二千元者,免予扣繳。但短期票券之利息及政府舉辦之獎券中獎獎金,仍應依規定扣繳。

Q1: 請問小弟95年股票分紅領2張(未滿3333股),2000*10*6%=1200,因未滿2000元,免予扣繳,96年申報綜合所得稅時這2張股票是否要申報阿? 還是超過3333股才要申報呢?

Q2:如果這2張要申報是按照每股面額10元來申報嗎?因為公司沒開股票分紅的扣繳憑單,只有給我薪資的扣繳憑單。
superalign wrote:
嗯...這位先生雖然你知道台塑不發股票
但是你知道台塑的工程師一個月津貼多少嗎?
此外...台塑的年終獎金是發全薪還是底薪....你搞清楚再來吧.

是你搞清楚再來
重點是台塑不發股票還是能找到員工
為什麼那些號稱高科技的公司要發股票才能找到員工
還不是因為發現金給員工的盈餘比不上做出來(發股票)的盈餘
嚴格說起來, 這種財報根本是在做假
chunghung wrote:
pcdataser,你好
我無意挑起爭論,只是您的言論令人覺得難道只有台清交才是人才?進台積一點都不難嗎?我也是台積人
也不是台清交,但我有五年的工作經驗才加入台積,說句公道話,我個人覺你的言論有失公平...(恕刪)

唉!我知道我挑動了一些對學歷學校敏感的人的神經.
讓你有這種感覺,我想是我說明的不夠詳細.
如果有冒犯的地方,先說聲抱歉.

但我希望你知道,這一段我的重點是"現在要進台積一點都不難",(當然其它段還有更重要的重點)
舉台清交不是因為"只有"這些學校才是人才
我少寫的一點是,當年"新人"進台積的學校都是台清交.
你可能又會說,我還是認為只有台清交是人才,但不可否認的,以"平均"素質來說,台清交是佔優的
其它學校當然有人才,這是無庸置疑的,而且工作經驗可以彌補其它的部分,這是當然.
再說下去會扯到學歷學校的問題,但我並無岐視之意.



chunghung wrote:
pcdataser,你好
但如果你是台積的張老闆,試問你要如何不分紅配股,留住人才?...(恕刪)

張大董事是我的偶像,也是我的目標.畢竟10年前我是他公司的員工.
如何留住人才?先把高階主管分紅降低吧!

Work hard, work smart.應該是台積很常聽到的.但現在並沒有work smart吧!
從我帶出來的許多經理級學弟,許多人都說,很多台積人大都在過一天,算一天.每個人都在等2008,2009,
然後閃人.你說有多累,比起竹籬笆外的人輕鬆多了.

把分紅費用化,讓員工知道公司狀況,而不是只說好消息,奴化員工,只當個高級作業員,
並告訴員工,只有公司賺錢,才有得分,公司不賺錢,就是爆肝了,也沒得分.
混的人走了,自然就留下精英了.

不要再說不喜歡就買別的股票.
前面就說過,有太多投資人不知道"分紅稀釋股權",公共事務為何不能討論
stockholm wrote:
TSMC今年配發3元現金+0.5元股票=市值6500元
今天一張收盤68500元
每張分紅獲利6500/68500=9.48%
今天銀行定存2.15%
跟銀行定存相比9.48/2.15=4.41倍
(恕刪)

觀念完全錯誤, 這個狀況是填權填息才有的報酬率
沒有除權/除息的知識請先去了解


先排除以下這兩個條件, 除權(股票股利)除息(現金股利)前後你的 股票價值(+現金股利) 是一樣的
1.假設沒有員工分紅配股 (有的話股票價值會更低)
2.假設股票沒有漲跌 (不確定因素)

假設股價 66 元, 你有 1000 股
除權/除息前股票價值 : 66 * 1000 = 66000

1.除權, 每股配 0.1 股股票股利,
除權後股數 : 1000 + 1000 * .01 = 1100
除權後股價 : 66 / (1 +.01) = 60
除權後股票價值 : 60 * 1100 = 66000

2.除息, 每股配 3 元現金股利,
除息後股數 : 1000(不變)
現金股利 : 3 * 1000 = 3000
除息後股價 : 66 - 3 = 63
除權後股票價值 : 63 * 1000 = 63000
現金股利 + 除權後股票價值 = 66000

3.除權 + 除息, 每股配 0.1 股股票股利, 每股配 3 元現金股利
除權後股數 : 1000 + 1000 * .01 = 1100
現金股利 : 3 * 1000 = 3000
除息後股價 : (66 - 3) / (1 + .01) = 57.2727272727272727
除權後股票價值 : 57.2727272727272727 * 1100 = 63000
現金股利 + 除權後股票價值 = 66000
(股價沒有無限循環小數, 所以除權後股票價值會有一點點差異, 不過不大)
台灣園區 高科技公司 不靠股票 能留得住人"才" 嗎 ?? 別貶低 我們園區工程師 ..有多少人分到是 不值錢股票 ?
大家都希望 錢多事少離家近 , 但是 沒辦法 只有這邊 比較有錢景 .. 多少離鄉工程師來此
也有好多人說 希望 能回老家 ..但是 , 沒辦法 ..如果讓我撈到 我就離開園區 , 雖然已經失敗多次



andy2000a wrote:
台灣園區 高科技公司...(恕刪)

不要拿不正常當正常,國外公司沒有股票,但卻能留住人才
不是不用給,而是要給應該給的.用費用的方式(請你看一下前面的文章)
現在這種方式,只是培養出一堆短視近利的爆肝工程師,
對員工,公司,產業都不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