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存股][退休股]中華電信2412 花農交流園地


reynard wrote:
K 大 點出了我心中一直擔心的中華電面臨的結構問題

先前中華電信壟斷的部分就是固網、長途電話、最後一哩

目前長途電話業務已經等於廢了, 最後一哩&固網部分則一直受到挑戰...(恕刪)


我試著從幾個層面來回答你的問題!

第一,如果你有注意電信法規的動態,你會發現3~4年前推出的電信法修法初稿,的確是朝向業務功能分離方向規劃(也就是一般人口中常說的「釋出最後一哩」)。但電信法修法胎死腹中以後,通傳產業已朝向匯流架構修正(也就是朝向水平管制),同時NCC對匯流修法徵詢文件中,也挑明了水平架構的管制不等於要解構既有垂直整合業者,且除了中華電信的最後一哩,NCC也一再強調有線電視網路也是另一套可選擇的競爭網路。

第二,石主委已是二進宮,第一任的通傳會推匯流法未成,時至今日推不推的成,除了關係我國通傳產業的管制能不能跟上潮流與符合科技發展現況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名留青史。但不論是多年前推的電信法修法或是目前在推的匯流法,關鍵的腳色都在中華電信,因為它背後的大股東是交通部,它的營運和獲利甚至是國家重要的財源之一,只要不能說服中華電,任何修法要通過都是難上加難(因為它可以動用的反對資源太多了)。

所以,從一個政治人物的角度來說,在「建立市場公平競爭條件」與「名留青史」之間的取捨成了一個有趣的抉擇!這也就不難理解我上面提到的修法過程中,原本「業務功能分離」的邏輯會悄悄的轉變,因為唯有如此整個匯流法建構過程中才不致遭到重大反對。

當然,本人或許有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不過,在政府沒有對中華電的控制權完全解放之前,任何對中華電的不利益的舉措就等於對政府的不利益,個人猜測這也就是當初電信法修法草案三番兩次到了行政院會就被退回NCC的原因!(雖然行政院都是以「程序問題」退回的)

owenivy wrote:
劍神大/瘦狐狸大/momoweb大/wcul-2008大/還有退休老人的文章
都有值得學習的價值...(恕刪)


你只恭維上面這幾個,叫P大情何以堪...

劍神路亞 wrote:
r大所說的就是小弟在...(恕刪)



沒有永恆不變的定存股,
視其"護城河"
借用忠孝大的投影片
用好價格 買好公司 等好消息 看似簡單 魔鬼在細節裡

pineman wrote:
我講半天你一樣沒抓到...(恕刪)


我跟P大唯一的差別
P認為電信業/2412 目前趨勢情況下 中長期會負向發展?
個人認為在電信股 配得出現金
仍不失為一個可以投資方向,
但是否會不會賺了股息 卻賠了價差?
就看此公司獲利能力以及市場認同度

2412 未減資前最高7x元 最低50元
100塊買 90塊買 80塊買 70塊買 你若相信可以配4-5元
何者勝算大?
殖利率選股買股 不是最好的方法,
套用在獲利穩定的股票上面時,勝算機率比較高
掉到90塊可以不可以買? 若你覺得還是可以配4-5元 為何不買?
說穿了 人性而已
技術面角度,90元 跌破趕快跑
殖利率角度,5.5 若你可接受,不快買?
若你覺得好學生徹底變差了,配不出現金,快點收工

我跟P大看法不一樣 我反而認為買進時機比較難
市場看壞時候勇敢買進,著眼於殖利率變高了
殖利率可接受時 繼續留著
有好消息過熱時 殖利率過低 你高興隨便賣 都賺錢
唯一的缺點是太無趣了
qwer1 wrote:
我跟P大唯一的差別
P認為電信業/2412 目前趨勢情況下 中長期會負向發展?...(恕刪)


好像不止這一個,至少有另一個是我說過去的經營績效就已經明白顯示是負向發展了,可是一堆人說獲利穩定。

瘦狐狸 wrote:
哈哈 K大果然來了
...(恕刪)


說真的 2012 2013 2014前期
中國股市始終都在盤整,PBR低 PE也不到10
約台股4000-5000
老問題來了,整個市場低迷,人心惶惶 一買就小套 也不大漲
大家都不敢買

不要說買中國移動,光買指數 也是獲利驚人
殖利率5% 6%下去買中國移動 也不會錯
PE角度就是更接近價差 低買高賣了
看對 絕對是報酬加倍 但要有過人勇氣
俄羅斯現在PE只有個位數 3? 5? 但你敢買?

pineman wrote:
好像不止這一個,至少...(恕刪)


有趣的是
如果真的市場如你所想,股價就不會是這樣反應,
你也說不準到底何時會反映在股價上,
個人認為獲利雖小幅衰退,不滿意尚可接受,還可以配出可接受的股息

qwer1 wrote:
如果真的市場如你所想,股價就不會是這樣反應...(恕刪)


我說過了,目前的股價是QE以及財務魔術的結果。你如果先不考慮QE,又知道我所謂的財務魔術,你就知道我沒有說錯(這點我一直不講明,就是要讓不相信我的話也沒去求證的一直認為我是錯的,這樣才不會害到我自己,自己去求證的人是算他自己的努力所致,和我無關),只是沒人能知道QE的影響會持續幾年。

PS: 補一句,QE和領息仍然無關,所以即使我最後一句講QE不知道能持續多久,那是針對考慮價差的人講的,沒有賣出只領股息的人,有沒有QE不影響他從只領現金股息所獲得的報酬率。

pineman wrote:
我說過了,目前的股價...(恕刪)


抱歉,股價是總和的結果,
你覺得QE或什麼魔術 造就,你怎麼不說是基本面/殖利率支撐?
那是你認為基本面不足夠造成,
總結就是市場給他這樣的價

那很好阿 QE出來混 總有一天要還,
也許股價 PE會受影響,
再看看每年的配息會不會有變化

著眼於價差,當然QE收了會受影響,
著眼於配息,那就是他本事自己賺來再配出來的了

qwer1 wrote:
抱歉,股價是總和的結...(恕刪)


我再講一次,股價折現模型計算時是完全沒把股價列入考慮的,因為它的前提和計算基礎就是一直領股息所獲致的報酬(前面講過,外國QE與否對你的股息幾乎沒有影響),不論我講多少次,你還是用價差去做為只領股息的分析的評估。你看這個盲點多難去除?

pineman wrote:
我再講一次,股價折現...(恕刪)


"你還是用價差去做為只領股息的分析的評估"?
我沒阿
從頭到尾我都說我在乎的是他有沒有4-5塊的配息,
價差是額外的報酬

我的意思是
你認為是QE把股價買起來,
同樣也有一群人認為魔術 這個殖利率可以買
那個什麼模型就算了啦,買賣股票的人有多少人會用

至於股價 你認為是QE、魔術堆出來了 也由得你,
股價是市場上的多空籌碼出來的結果
不管他們是不是QE、魔術不魔術就是 那個成交價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