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ynard wrote:
K 大 點出了我心中一直擔心的中華電面臨的結構問題
先前中華電信壟斷的部分就是固網、長途電話、最後一哩
目前長途電話業務已經等於廢了, 最後一哩&固網部分則一直受到挑戰...(恕刪)
我試著從幾個層面來回答你的問題!
第一,如果你有注意電信法規的動態,你會發現3~4年前推出的電信法修法初稿,的確是朝向業務功能分離方向規劃(也就是一般人口中常說的「釋出最後一哩」)。但電信法修法胎死腹中以後,通傳產業已朝向匯流架構修正(也就是朝向水平管制),同時NCC對匯流修法徵詢文件中,也挑明了水平架構的管制不等於要解構既有垂直整合業者,且除了中華電信的最後一哩,NCC也一再強調有線電視網路也是另一套可選擇的競爭網路。
第二,石主委已是二進宮,第一任的通傳會推匯流法未成,時至今日推不推的成,除了關係我國通傳產業的管制能不能跟上潮流與符合科技發展現況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名留青史」
。但不論是多年前推的電信法修法或是目前在推的匯流法,關鍵的腳色都在中華電信,因為它背後的大股東是交通部,它的營運和獲利甚至是國家重要的財源之一,只要不能說服中華電,任何修法要通過都是難上加難(因為它可以動用的反對資源太多了)。所以,從一個政治人物的角度來說,在「建立市場公平競爭條件」與「名留青史」之間的取捨成了一個有趣的抉擇!這也就不難理解我上面提到的修法過程中,原本「業務功能分離」的邏輯會悄悄的轉變,因為唯有如此整個匯流法建構過程中才不致遭到重大反對。
當然,本人或許有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不過,在政府沒有對中華電的控制權完全解放之前,任何對中華電的不利益的舉措就等於對政府的不利益,個人猜測這也就是當初電信法修法草案三番兩次到了行政院會就被退回NCC的原因!(雖然行政院都是以「程序問題」退回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