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我是可以說一說啦,不...(恕刪)

版大,我挑金控方式就野人獻曝一下,說錯再請指證
主要看
1 本業賺錢? (都看銀行本身,但開發金的中華開發資本一直都OOXX)
2 夠不夠便宜 (我都看PER與PBR來參考的)

至於我為啥會問版大開發金的原因,就是PER PBR 目前是金控倒數的==> 目前的確夠便宜
但中華開發資本,一直都很掉漆,三月還是負數.........
所以才跟版大請教
abelli wrote:
1 本業賺錢? (都看銀行本身,但開發金的中華開發資本一直都OOXX)
2 夠不夠便宜 (我都看PER與PBR來參考的)

至於我為啥會問版大開發金的原因,就是PER PBR 目前是金控倒數的==> 目前的確夠便宜

不錯喔,有多少看了一下。
的確,便宜是最大原因。
我和那個金融存股大樓的人不太一樣,
說難聽點,做的是割韭菜的生意,不是當股東領股息的。

便宜治百病,所以我以前也賭過新光金,味全什麼的。

次要原因就是壽險和降息的部份。
你說看銀行部份,這就不太全面了。
首先,開發金前身就不是一般的商業銀行,
它是「投資銀行」,說好聽一點是天使投資人,
難聽一點就是炒股的。
再來,它併了中壽,接著升息,它就慘虧了。
所以它現在的獲利數字其實是看壽險的債券部位。
大家在瘋債券ETF,美國直債,這不就跟買開發金一樣?
都是在低價介入債市。

先說到這。要跟老婆去飯後散歩一下。
abelli
喔! 所以版大瞄準的是壽險金控的債券部位嗎? 如果是,能否告知如何查壽險金控的債券部位呢? 先說聲謝謝
以前台灣銀行無法海外開分行.ICBC就是台灣的海外地下銀行.國際商銀也就是兆豐金前身.以前外購軍品都是透過ICBC..不然ICBC也不可能國外到處開分行

https://www.megabank.com.tw/about/mega-intro/locations?tab=4

兆豐銀行海外辦事處



2886配息表
連續23年配發股利, 合計30.34元



反觀台銀
按臺灣銀行目前共設有6家國外代表人辦事處,分別為東協地區之孟買、仰光、曼谷及馬尼拉,美國之矽谷,德國之法蘭克福等;其中孟買於103年6月最先設立、仰光接續於104年12月設立、矽谷於106年12月設立,曼谷、法蘭克福及馬尼拉等辦事處為107年度後設立


我喜歡銀行是想銀行不會倒
不過去年真的是上了一課
美國倒了3家大銀行
兆豐本身其實還是官股銀行
還併了交銀
被併的交銀人員好像比較爽/職級薪水好像併進來較優
兆豐本身應該是不會倒..除非台灣倒了吧
上一次紐約分行被罰了不少錢
也是沒事..還不是沒幾年賺回來

可惜我第一個沒錢
第2個台灣沒人頭戶可用
不然早就會好好買2886 (低於$30時)

兆豐小妹待了29年
也只升到1X這是粗體字職等
2位數職等..可惜只會瞎拚不會炒股
連自己銀行的股票都不肯多買
最可惜是中鋼高過兆豐金好像10元時
我跟她說趕緊換過去..不肯聽
INTC也一樣不肯賣不肯換...傻妹一個..或許傻人有傻福
還好2個小孩都是台大的

最後一次我要她幫我買一張2886是不到29
後來我也嫌麻煩那一張給她只算成本價
tcwu
我說的地下銀行是指ICBC代表台灣到各國開分行..不是真的地下非法銀行..台灣那家銀行會瘋了到世界各國開分行.還不是代表政府去設點..方便商貿往來
tcwu
好笑的是我妹入職考試竟然會是考默寫國歌..她好像錯了2個字.也算厲害.我那年9月來美.她10月入職.我女兒12月出生.一轉眼都快30年
abelli wrote:
喔! 所以版大瞄準的是壽險金控的債券部位嗎? 如果是,能否告知如何查壽險金控的債券部位呢? 先說聲謝謝

這我就沒去查了。成千上百億的部位,我哪有能力一個個去查。
既然當初能虧那麼多,而且已經轉到持有到期了,
那漲回來時不也一樣應該能漲那麼多嗎?
這會計帳因為金管會的一堆特別規定,說真的我也搞不懂。
大家也搞不懂。
今年初我在金融大樓和「今天我投資」“討論”過,
雖然他應該是講得比我對,但金管會一下令,今年還不是配息了?
所以我覺得大家也沒一個真的是多專業的。
反正金管會說了算。
總之呢,金控這種大怪物,下面一堆子公司,
我們一般人是看不出內部帳的,
就不要想從那邊找出什麼有用的東西了。
多看多浪費時間的而已。

投資不必研究到100分,把握住八十分,敢押寶一百分,
比起研究一百分,只押寶三十分,還能賺得更多。
所謂模糊的對,比精準的錯,好上一百倍,就是這個道理。

為我的不專業和懶惰辯護完了,來看看最近的的發展:
目前開發金Q1 賺0.49,股價 $13.8
我們做韭菜生意的,不太看今年配息。
配息這種是存股族看的。
但是要注意一點,真存股族不是韭菜,假存股族才是韭菜。
什麼是假存股族?這個就不好說了,說了得罪太多人,
也有開地圖砲之嫌,容易誤傷友軍,甚至打到自己的麻煩。


做股票的核心思想是什麼?是成長對吧?
買到便宜的股票,但是公司是在一個不會成長的爛產業,
你能賺的,就是你拿到的低價折扣加上個位數的成長,
這種讓你獲得超額利潤的「成長」只能是短期的。
所以開發金也是差不多。
我是不會想在金融股中做長期投資的,
因為這個產業的成長性就永遠只有個位數。
你想賺超過個位數,除了像這陣子的金融熱潮,
其他幾年,哪那麼容易?

其實有壽險的金控,都應該有這個折扣可以撿。
多或少而已。
富邦國泰應該也有,是不是比開發多,
我沒研究,不過我的直覺是沒開發多,
因為這些公司的管理應該是比較健全一點,
當初操作屬性應該偏保守,空間可能比較小。
有研究的可以教我一下。

呀 走題了呢。
前面說到目前開發金Q1 賺0.49,股價 $13.8。
我比較不看過去的配息,我看的是明年有沒有機會。
如果持績下去,今年能不能保守賺個1.8?
富邦金第一季2.33,今年能賺8元嗎?
大家都能達到2022的前高,富邦你現在買,能賺多少?
10%,還是20%?就算你是今年初買,
你大概也就能賺30%吧?

今年如果照正常來說,開發金賺1.8,
我保守的猜大概有一元是壽險那邊的。
這一元是不可能配的,最多配0.8,甚至0.75
這樣股價能到多少?
對照富邦的十倍本益比,應該18元有望(也還比前高低)
以高股息ETF的算法,殖利率4%,也是有18.5。
這樣你要選富邦金還是開發金?

當然如果我不保守的猜,數字會更好,說不定可以賺到$2?
18元就我看是低標,高標是22。
我“感覺”,“大概”,“可能”,會在19元以後才會想要賣股吧?

對啦富邦金當然比較安全,你晚上比較睡得著。
但如果你真的會睡不著,你真的是存股族嗎?還是韭菜族?

京城銀董事長戴誠志說得好,敢賠才能賺更多。
風險和利潤,本來就是一體兩面的。
(不成比例的時間是有,不過很難遇到,
幾乎都是有內線消息的人,才能降低那個超高報酬帶來的風險。)

再說一下最近的消息面,這兩天開發金去開了一個JPM的法說會。
結果第二天外資有沒有大買超?
有呀。
所以目前看來,又有人用腳幫我做背書了,我也可以放心加碼。
這應該沒毛病吧?

哇,寫太多了。
就先這樣吧。

我講這些也不是什麼投資的定律,只是大概念,大家自行參考。
認同也好不認同也罷,反正我就是這樣想的就是了。
看明年能不能賺到錢才是最終的審判,
講再多沒賺到錢,都是廢話。
英英間LKK
開發金4月迄損益不錯喔。累計EPS 0.64元,全年有望2元喔。
我就是愛拍照
英英間LKK 還有八個月的績效要看。繼續加油。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這我就沒去查了。成千...(恕刪)


要看產/壽險子公司的單獨財報
結果一查台灣的很扯
沒有什麼細部資料
頂多就是這一個RBC
作為最簡單的INDEX來看
不過短期投資炒股
這個指數也沒用

要看可能只有內部才有貨是金管會
美國上市公司應該都是公開資料
也要每年出版..厚厚一本黃皮..我本來有一本後來也丟掉
都失業退休了






資本適足率未達200%
不知道金管會不會讓你發股息?

美國的保險公司比較透明



LNC的資本適足率/RBC已經過了400%
我同學說他們公司在台灣的外商保險公司
只能買AA級以上的債

我以前買特別股大都照NAIC的分級去買
看MOODY/SP的債評




買到後來走偏門去買
天然氣LNG類特別股 (嚇一跳快成了LNC)
這個有沒有rating我都忘了
REITs的好像也都沒債評
資本適足率/RBC跟債評也有關(利率有更大相關)

結果2021的7月ALIN突然宣布停息
我傻傻的一開盤沒跑掉
從前一天的25多..開盤掉到20
等我要賣時都已經10上下
後來就重整全部歸零
我是沒賠到錢但少拿回10幾萬

現在剩3隻特別股都是保險公司
1家產險1家年金壽險
都是把流通股票全買回才下市
都是下市公司delisting
不過美國法規較嚴
下市不用送財報給SEC吧
但是還是要送交NAIC跟州保險司
要新壽那種低於RBC還可低到1年多不補足資金/要增資
早就被主管單位釘死..也可能被設下新契約承保上限..

我的美股經驗
爛股要等它翻身真的很不簡單
新壽大概可以歸類成這種超爛股
tcwu
辜家/吳家是親兄弟..蔡家是堂兄弟..每姓各2家金控..台灣啊..[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我就是愛拍照
真的完全被吃光光。仔細想想真的很可怕。他家幾家控制著所有人的銀行戶頭,你有幾毛幾分,一查,一清兩楚,隨便去買賣一樁生意,如果對手是這幾家金控的關係企業,你有多少斤兩,能出價到哪裡,都是一查就有了。
炒股外的
""食時間

要去買蝦(其實是要去買披薩)
美國超市大都冷凍蝦
老中超市偶爾有活蝦/游水蝦可買
老外的偶爾有非冷凍室冷藏蝦可買
冷凍的分2種養殖蝦跟野生蝦
我喜歡野生蝦..最愛吃的應該是台灣的火燒蝦味道最足
差一點拿錯尺寸
2磅裝的野生白蝦都是22美金一包
差點拿到大尺寸我要買的是16-20
照片中這個是10-15的..也就是10到15隻有1磅重
16-20的已經夠大隻..一餐一個人吃2/3隻就可以



自從Whole Foods被Amazon買下來..感覺是越來越差
唯一還可以買買的是海鮮類
跟高級肉品
不夠我現在肉也很少在WF買..太貴
這個5花肉漂亮..但吃不起
WF還有自己的aged beef幾年前一磅就要23美金左右
這一次沒照沒仔細看
好像這一家沒有
要再有錢區的WF才有









烤雞我沒照價格也還好7.99一隻
無抗生素無荷爾蒙..所以也還好
有機考雞要11.99


買蝦外真正最主要是要去買披薩
算是gourmet pizza從緬因州開過來的
以前上班時偶爾中午會去哈佛大學分店買幾片吃
Otto pizza
還真貴..









最後一張圖圈起來的是面皮卡在爐子裡 (家厚麵皮+$1.5)
所以店經理說要送我一個免錢披薩..還送我一瓶飲料
看他那樣熱誠..我就說我先去買蝦..回頭再拿
這一個送的是我本來要點的
今天等於買一送一
買的是加價厚皮..送的是薄皮
還是太貴了..下一次應該不會再買..除非小孩要吃



刷我女兒給我的附卡
買菜/吃飯/外帶都是3%回饋
我自己的卡現在都很少用
不然以前每年都是上千元的rebate
太會網購...現在只會買吃的..不瞎拚
tcwu
每家麵皮吃起來都不太一樣可以研究麵皮配方.這家厚皮很好吃..要加錢不過很值得.可放成漢堡肉/絞肉.號稱美國第一的披薩開來麻州我們吃過覺得SO SO
tcwu
這一個嗎?辣 Pulled Pork, Jalapeño &鳳梨披薩.我吃到頭皮冒汗[笑到噴淚]應該點厚皮.免費不好意思點.邊緣烤過乾.台灣只有達樂美皮跟美國一樣.其他都普通.皮好吃比料還重要
一但降息RBC就可以回升
我也是等著開始降息LNC股價就能快速回漲/股息也可能再增加
LNC或許要等到2027他們贖回9%/9%+的特別股/債
才會增加股息也不一定
LNC我等5/23或是5/24宣布Q3股息
我猜新壽內部一定有評估過
降息他們RBC的回升值...跟萬一再升息RBC掉下去多少

新壽遲遲不肯補資本/增資
或許就是撐在這
看看美國多快開始降息
降得越快..它們上200%就越快..搞不好還不用增資

一但降息
新光金股價應該會漲吧
一但開始發息
那就快要是金牛

要是吳家兩金合併
我看新壽股東可能要吃鱉
新光金只能吃鱉..換股條件會很差吧?
不管怎樣都是小股東散戶吃鱉
tcwu
新光吳家跟長榮張家..都是家族手足內鬥[笑到噴淚]
我就是愛拍照
可以掌控幾千億,十輩子也賺不到的錢,沒殺來殺去就不錯了。
愛大口袋相機
理光的GR3為什麼要1K?
看相機看的心癢癢...看的價格馬上消風
還是手機隨便拍就好
tcwu
我家很少外食..差不多2個月甚至3個月才全家外食一次..3個人的話大約上限100[笑到噴淚]他們都花在買書買電動..我以前是都花在買軍品[笑到噴淚]大的常在外面吃.小的也很少外食[笑到噴淚]
tcwu
這個周末要去吃日本拉麵.鳥地鐵又停擺得搭公車進城懶得開..一碗拉麵14-16之間未稅不含小費..得去排隊吃..下週要試著包櫛瓜豬肉蝦仁餡蒸餃[笑到噴淚]
請問買陸股或香港紅籌、國企股,有配息的話,是不是需要併入台灣綜所稅報稅
Apple 1+2
謝謝拍大[XD]
tcwu
台籍美股股息要併入台灣所得稅.金額很高才要扣到.很難查.不匯回台灣或只匯下限.幹政府沒事幹不鼓勵投資鼓勵投機.他媽的所有股息弄到要扣稅.真他媽的頭殼壞掉.台灣拿不到美國劵商股息資料
https://ctvisit.com/articles/1-pizza-america

It’s official! Once again, Connecticut is home to the #1 pizza in the nation, according to the Daily Meal. Not only does the state have the best pizza joint in the United States, it's a true pizza mecca with six other spots ranked in the top 50 of the 101 Best Pizzas in America!

他家最出名的
pepe's new haven white clam pizza
現在大的一個要37美金
太扯了
不過也對
上次買的時候我兒子還在念BC
都差不多10年前

感覺沒那麼好吃
分店評價也不高
https://www.yelp.com/biz/frank-pepe-pizzeria-napoletana-chestnut-hill-chestnut-hill-2
我就是愛拍照
去看了一下Review,這一家的pizza 的餅皮怎麼都會有點焦,有點乾的感覺?是爐烤的特色嗎?
tcwu
只吃過一次快10年前..應該是披薩店員工技術好壞.買過就沒回頭.波士頓小義大利區有很多披薩店比他好吃..差別只是沒那種topping.也有磚爐烤的但我沒買過焦的[笑到噴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9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