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庫金(5880)今(16)日舉行法說會指出,去(2020)年全球景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金融業獲利表現均受相當衝擊,但合庫金持續在穩健營運基礎上追求成長,厚植核心業務競爭實力,2020年資產規模年成長10.9%,更首度突破4兆元大關,創歷史新高;淨值年成長4.57%,亦同步創下歷史新高水準;稅後淨利為171.35億元,較調整後稅後淨利目標大幅成長18.96%,僅較2019年實際獲利微幅減少約2.71%,每股盈餘(EPS)為1.24元,ROE及ROA分別為7.38%及0.43%,在金融市場大幅波動下持續擴大營運基磐,創造穩健獲利表現。回顧2020年,合庫表示,金控持續發展多元引擎策略,七家子公司全數獲利,其中,證券及人壽子公司2020年稅後淨利均創下歷年新高,分別成長106%及47%,除銀行外之六家子公司獲利貢獻占比已提高至15%,多元獲利效能已漸顯現;未來合庫將賡續帶領各子公司齊頭並進,落實獲利結構多元化,並配合財政部推動之「金控雙引擎」政策,提升集團經營綜效。合庫進一步指出,其主要核心子公司合庫銀行,2020年稅後淨利為148.97億元,年減6.87%,主要原因係為提升資產品質而增提呆帳費用,另存放款業務營運量持續增加,使獲利減幅縮小至10%內。2020年底逾期放款比率為0.29%;備抵呆帳覆蓋率為430%;第一類資本比率由2019年之11.16%提升至12.91%;資本適足率(BIS)亦由2019年之13.58%提高為15.39%,資產品質穩健。合庫並指出,金控長期致力於發展符合社會趨勢之新金融商品,合庫銀行於109年推出之「樂活卡」係國內唯一榮獲2020 Visa信用卡最佳產品創新獎之銀行,另承作以房養老件數於2020年蟬聯榜首,因應客戶多元化需求而推出「以租養老」服務,完善擁有不動產之高齡長輩一站式完整信託規劃,未來將持續提供信託結合醫療、養護、長照等服務,整合各項金融商品,朝「樂活安養第一品牌」之目標邁進。合庫並表示,為順應金融科技浪潮及純網銀來勢洶洶之挑戰,合庫持續加速數位轉型速度及優化客戶體驗,包含推出行動投保及手機門號轉帳等服務,並於2020年11月推出「金庫幣」平臺,透過結合旗下銀行、證券及人壽子公司業務,以點數累積方式回饋客戶,使客戶在虛擬及實體通路皆能享受完整且多元化服務。另於2019年成立之創新實驗室(CoLAB)引領金融創新專利申請,截至2020年底已累積拿下逾百件金融科技專利,成果豐碩,為防止侵權及保護智慧財產,合庫銀行於2020年11月完成「2020年TIPS(A級)」實地審查,亦為國內第一家完成此項審查之公股銀行。合庫也指出,為實踐金融業企業社會責任,全力執行紓困貸款,合庫銀行勇奪「獎勵本國銀行加速辦理紓困振興貸款方案」評比優等銀行,於13個獎項中奪下7項第一及2項第二,表現深獲肯定,除此之外,為達成「打造友善住宅,推動在地安養」之願景,積極推動都市更新及危老重建業務,不論在危老重建融資件數或危老信託件數,皆於公股行庫中名列前茅,以具體行動回應並滿足社會多元化需求。合庫表示,為響應國家永續發展目標,旗下七家子公司全數通過英國標準協會BSI「ISO 14064-1溫室氣體盤查」、「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及「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3項國際環境標準認證,積極建立集團安全、健康、友善之職場環境,並呼應國際標準發展趨勢。展望2021年,合庫表示,各預測機構對景氣前景之預測趨於樂觀,景氣逐步回溫,合庫金仍將秉持審慎積極態度因應,聚焦跨境整合、數位轉型及風險管理,同時因應綠色金融潮流興起,深耕ESG為企業經營DNA,追求永續發展,續創營運成長新局。
「個人式的填息」構思來自 大俠武林 0050這是去年的股息單,合庫金股息總共領了 200多萬(含配股)補充保費也一共繳了 3.7萬,目前 1,500張的成本約在 15塊錢左右 ,帳上的獲利約 +800萬,而這 800萬給它每年慢慢除息發股利給我,也不知道發不發得完,因為非常有可能還會邊發邊成長。如此會自動生財的聚寶盆,說真的實在不需要把會賺錢的啞巴兒子給賣掉只為了賺個小價差,長期投資只要不貪心,這台年年印鈔給你花,長期投資只要不殺雞取卵,年年增值給你花,漲個 400 / 500多萬、發200多萬股息,您說這是不是一隻金雞母?像不像一甕甕的聚寶盆呢?只要堅持個幾年並且勇敢地透過恐慌或者是回檔時進場加碼,就可以輕鬆打造出生生不息的被動收入。除了合庫金印鈔機以外,再加上其他股票的獲利,小c早就懶得算目前帳上到底有多少獲利了,也懶得討論到底有沒有填息或者是貼息議題,因為我們又不是在除息前一天才買進,您如果在除息前一天 21.85塊才買,那麼以目前來看處於小填息的狀態,但您要是早在 19塊錢就買了呢?16塊錢就買了呢?那麼目前有貼息嗎?我想應該是沒有吧。低成本的長期投資好手,根本就是每年輕輕鬆鬆躺著喝下午茶等著領股息,而且往往都能在一除息的當下就立馬填息了,所以呀,只要合庫金股價有在個人持有成本之上,那麼對小c而言,早就完成「個人式的填息」囉。關於眾所紛紜的金控貼息議題,實在不用隨著他人起舞而言論,因為每個人的進場點皆不同,持有成本也截然不同,有人一除息的當天就立馬填息,當然也有人還在等填息,不過呢,站在長期投資的角度上而論,遇上貼息不僅沒關係,反倒還可以利用貼息的行情,買進更多便宜的股數呢。最後,也不要太在意參加除息到底要繳多少的補充保費,因為股息領個 200多萬恐怕只要繳個 3萬多塊錢的補充保費而已,最後想一想,有人會因為要多繳稅而請老闆不要加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