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2 00:21:03
經濟日報 記者齊瑞甄/台北報導
為增加將來併購計畫資金靈活性,中信金控(2891)昨(11)日召開股東臨時會,通過將資本總額由2,300億元提高至3,200億元,一口氣增加900億元。中信金副董吳一揆表示,增加額定資本是為了未來業務發展,未來任何的併購都會遵循金管會的指示「這是很重要的」,這次的增資沒有任何的特定對象。
吳一揆指出,從中信金控的角度,未來任何的併購都會遵循金管會的指示,其次,這次的增資沒有任何的特定對象,而過去五年中信金都沒有增加任何額定資本額。
有小股東問到新新併後續議題,主持會議的中信金董事長顏文隆表示,由於他本身為利害關係人(顏文隆姪女為新光金創辦人吳東進獨子的太太)為由,不便回答,由吳一揆代答。
吳一揆表示,近五年來中信金都沒有增加任何額定資本額,反觀同業包括玉山、富邦、開發金等,都各有增加近500億元額定資本額,而新光金、台新金也一次拉高額定資本額1,500億元,中信金拉高額定資本額,是為業務規畫及資本需求及早作準備。目前中信金實收資本額為2,012億元,若額定資本額增至3,200億元,未來中信金有超過1,000億的實收資本額擴張空間。
吳一揆進一步表示,中信金上次提高資本額是在2015年,從1,800億元增加至2,300億元,2015年提高資本額後中信金併購台灣人壽,目前中信金的實收資本額為2,012億元,距離額定資本額2,300億元很接近,資本額增加應是逐漸,而使用上也會是漸進式。
他表示,股東可以參照中信金過往EPS(每股稅後純益),「對我們來說EPS是非常重要的財務指標,我們不會隨意的擴張股本,除非是有意義的併購,過去五年可以看到我們沒有做任何的併購,我們的EPS也維持在高檔,也發放現金股利讓股東滿意,額定資本額2,300億元希望一次提高到3,200億元,為未來五到十年的規畫準備。」
股東會後,中信金總經理高麗雪針對「後續中信金併購對象」受訪表示,目前沒有特定併購標的,不過以業務來說,國內的財富管理普及率可以增加,對於銀行通路、產品或新興支付等領域都可能納入考慮。
海外部分,高麗雪說,目前馬來西亞、柬埔寨與澳洲沒有據點,「我們一方面會找自建的機會,一方面也會考慮併購」。
其實本來滿氣
辜董突然說要吃毒瓜,害得中信股價大跌
被金管會判下場之後,中信股價又漲回來
錯殺這一段真的很懷疑人生
也慶幸自己沒砍在阿呆谷
作為中信股東當下是兩難的
不想股價跌,但是跌都跌了,也想看看中信有沒有機會變第一大金控
而且我也持有很久很久以前跟著家人買的新光金
如果合併,雖然跌了中信,卻是救了新光
如今新新併已成定局,反而有旁觀者清的感覺
金管會對三角戀做出的決議,實在是最優解
一是講清楚合併的規則,訂好非合意要用全現金的原則,以後就不會發生這種爭議
二是讓雙方準備多年、談好細項的台新跟新光順利發展,有了模板,之後金融業要整併也會比較有秩序
說實話這些影響是後續市場穩定性的問題,現階段的確比較無感,但台灣監理本來就管很嚴,習慣先把風險控制起來,金管會的決定是在情理之中、而且可以預料的
別人都在對金管會噴政治口水
我個人反而逆風覺得,身為存股族就是想要穩定
當然我身兼中信跟新光的股東
金管會這個決定對我毫無壞處
如果促成新新併下去成為第四大,不只原本谷底的新光能有機會翻身,外資看好合併後的綜效跟發展,長期對股東來說也會是利多
而中信不參一腳,完全有能力去狩獵其他更適合的對象
(臣妾以為吃西瓜不太會拉肚子的,只有台新吧)
私心期望中信能像過去東京之星那樣,延續海外佈局策略,把併購的眼光擴大到海外,拓展中信自身的前景
幹嘛在國內併?辜董有魄力一點,我們直接國際盃打起來
金管會的決議優先保障了金融穩定
對股東來說,大概是最好的結果了
2024/10/12 12:51:34
經濟日報 記者盧宏奇/台北即時報導
14家金控第3季稅後純益1,635.6億元,年增22.9%,主要拜壽險金控實現資本利得、銀行金控投資收益及財管手收增加、證券金控投資收益及經紀手收上揚,法人對金融股相對看好國泰金(2882)、中信金(2891)、玉山金(2884)等三檔。
上市14家金控結算9月稅後純益367.8億元,月增13.6%,年增31.4%,其中,壽險金控及證券金控分別月增93%及10%,反映資本利得回升及避險成本降低,銀行金控獲利月減16%,主要在於投資收益減少。
美聯準會(Fed)9月降息50基點(0.5個百分點)至4.75%-5%,重啟降息循環,點陣圖對今年底及明年底利率各為4.4%及3.5%,大型本國投顧預期降息有助銀行的美元存款資金成本下降,提高美元放款動能,但仍將影響今年認列FX Swap收益較高的公股行庫2025年預估獲利動能。
法人認為,2024年下半年美台利差縮減,將有助壽險CS傳統型避險成本下降,美國長天期公債下降有利壽險金控的海外債評價虧損減少,及增加2024年預估的金控配息能力,即使面臨美元指數轉弱,帶動今年壽險避險成本將回升至1%-1.5%。
法人目前對金融股投資,較看好受惠銀行資金成本下降、壽險海外債部位回升,預估配息能力優於同業的國泰金,以及淨利息及手續費動能維持、債券評價回升有利獲利表現的中信金、玉山金。
......
中信 玉山 等回檔 再增持
04:102024/07/05 工商時報 戴瑞瑤、 魏喬怡
投資公債,首度要提列資本準備。金管會6月28日已公布今年6月底資本適足率(RBC)計算方式,首度要求投資俄羅斯債券若無信評將改列Caa1,投資部位扣除認損金額後,風險係數拉高為0.14,即100億元計提14億元資本,據金管會統計有七家壽險仍持有俄債,恐影響6月底RBC數值。
據了解,新光人壽俄債曝險約300億元,為壽險公司中最多,其次是國泰人壽約200億元,國壽去年底RBC為323.45%,影響應不大,但新壽去年底RBC僅176.37%,在半年自救後,6月底剛好面臨RBC計算關鍵時期,擔心影響達標時間。
去年原本還有八家壽險持有俄羅斯債券,有一家在去年初出清,目前僅剩七家壽險持有俄債,主要曝險多是俄羅斯公債。據金管會統計,至今年5月底帳列金額約新台幣1,357億元,較去年5月的1,262億元,年增95億元,主要是受新台幣貶值影響,導致帳面金額增加,實際上七家壽險都沒有再加碼。
壽險對俄債曝險主要集中在前六大壽險,即國泰、富邦、南山、新光、凱基、台灣六大人壽,共已認列預期信用損失210億元,較去年5月174億元增加,主要也是匯率因素。
金管會公布今年6月底壽險業填報RBC表格,當中修改俄羅斯公債風險係數,提高到0.14,等於俄債原本不用風險計提或100億元只要提列數千萬元,但今年6月底計算時則要大幅拉高。
...........
據了解,新光人壽俄債曝險約300億元,
雖不多 也不少
..........
昨天 看電視 有個分析師
說現在 有點作夢行情
如矽光子 天天漲 扯到邊就漲不停
軍演一天 洗一下籌碼 就噴了
元大證漲8毛 群益 漲6毛五 凱基證金 只漲6毛 還有點委屈
昨天廣達 回到278 今天直衝298 差20元 都搶買 看300多
台積 鴻海 更是 帶頭衝 雙壽 水漲船高
葉憶如|Yahoo財經特派記者/2024年10月15日 週二 下午3:00
周刊最新報導指台新金(2887)兼台新銀行董事長吳東亮遭人向監察院檢舉疑似「掏空」公司30億元,私設公司經貿聯網標下信用卡系統,事後緊急切割賣出股票但有自肥嫌疑。台新金今(15)日下午緊急發聲明稿澄清,表示該周刊影射遭金管會罰600萬元與掏空有關「內容嚴重誤導社會大眾」。該篇報導實屬嚴重汙衊,台新銀行將採取法律行動以正視聽。
台新金、新光金(2888)10月9日股東會正式通過「新新併」,即將遞件向金會申請審核合併案,但風波似乎還未平息。今日有周刊指監察院及台北地檢署近來都收到一封檢日信,署名「一群看不慣金控負責人慣用粗糙伎倆操控/掏空公司的股東與受雇者」。指台新金將信用卡系統委給吳東亮自己的私人公司,藉此「自肥」不當得利,早在馬政府執政時期就曾被檢舉,當時的金管會也曾經調查此案,並以涉及背信罪嫌將吳東亮移送北檢偵辦,罰款600萬元,希望監委及北檢重啟調查。
對此台新銀行下午緊急發布聲明澄清。公司表示,針對周刊以金管會2013年裁罰懲處內稽內控缺失600萬元罰款,影射本行董事長與經貿聯網公司有不當的業務往來關係,內容嚴重誤導社會大眾。尤其本行支付經貿聯網公司之費用均為資訊服務費用,相關合約與採購程序及支付費用皆符合公司規定,並非報導所指私設公司掏空台新銀行。該篇報導實屬嚴重汙衊,本行將採取法律行動以正視聽。
此外 針對11年前資訊系統委外作常被金管會罰款600萬元,台新銀也強調,雖經金管會移送地檢署偵辦,然嗣經檢察官偵查終結,確認並無不利台新銀行。同時指出經貿聯網是與花旗出身專業人才共同成立,一直是台新銀重要的資訊策略夥伴,無論申請程序或與台新銀往來皆係以關係人交易規格來處理。之後隨著主管機關政策改變才出清。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