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adianCHC兄,說起小時候的故事,只能說年少無知。大約十年前吧,1998~2000年那個時候,小弟公司(其實有點小,四個人),賺得還滿多的,每個月出貨都是差不多一百、兩百的。錢多了,人就會作怪,一方面是我手上沒有案子要設計,一方面客戶那邊每個月都很穩定叫貨,除了晚上跟國外客人打屁聊天外,每天到公司也不過是叮一下生產進度,叫會計催加工廠商等等。我公司裡那幾隻小貓,其實也過的很爽,每個月大概也只有生產出貨約兩個星期比較忙,其餘時間我也放牛吃草,有時候中午請他們吃飯,還可以吃到下午三點多呢!那時候股市很熱,我有兩個好友,都是在當營業員,常跟他們聊天,不是說那支又漲,又多賺了多少之類的,我記得那兩年,他們的年薪好像都有兩、三百萬之多,可是,坦白講,後來這兩、三百萬還不夠賠做股票虧損的。我只聽他們這樣講,好像很好賺,於是就跑去他們那邊開戶,一開始當然也聽他們說那個大戶有明牌,那個人有內線,這樣東搞西搞的,沒賺到還虧了二、三十萬。當然了,不是一直虧,而是有賺有虧,但是怎麼賺的,怎麼虧的,自己完全不清楚,只知道人家報,我就買,『有賺一點就賣,虧了很多也賣』。虧了就想博大的,反正老子又不是沒錢,原本只是幾張幾張買的,後來變成十張為單位,我剛翻出來以前的簿子,報一下買過的股票,我想大家就可以了解了:太電,紐新,國票,致福,聯電,泛亞銀行,茂矽,中紡,美格,力捷,華票,合泰,華隆買這些,不虧死才怪。最慘的三支股票是聯電:老曹這傢伙,我後來一直很討厭他,因為我買了聯電、合泰,結果那時候好像記得是五合一吧,在之前被壓低進貨的關係,我受不了就虧損賣出。什麼股票分紅,啊裡阿雜的東東都是老曹這傢伙搞出來的,也是最會坑殺散戶的傢伙之一。現在還動不動講一堆屁話,唉。中紡:這支因為那時候大概在票面價格左右,我記得我是在11~13那時候買的,因為便宜,買了很多很多,到底多少我也忘記了,反正那時候這支就虧了也好幾十萬。華隆:那時候華隆一直放很多利多消息,什麼泰國廠(我記得是吧)賺多少多少,股價又便宜,也跟中紡一樣,買到我自己現在也不願再去想買了多少張,總之虧損金額快接近一百吧。那兩、三年,我大概就虧了兩百多萬,雖然對我來講不是重傷,因為我公司兩個月就賺回來,但是給我很大的教訓,從此我就不碰股票,怕到了。而我說的那兩位朋友,一個搞到最後辦了十幾張信用卡,卡債累積起來有六、七百萬,現在已經不曉得跑去那躲了。算一算,那兩、三年連他的薪水加起來,這傢伙股票可能輸了快一千萬有吧!因為他也是很享受,賺錢吃大餐慶祝,虧錢也是吃大餐調整心情,反正就是一方面虧錢,一方面又過的很爽。另外一位,我之前在別的討論講過一個故事,後來網路泡沫後,有一次我下午去找他,只看到他端了一碗麵下來,因為找他之前通過電話,我說我沒吃飯,我真的當下以為他是那麼好心特地買了一碗麵請我,那時候大概是下午快四點吧,我就問他說是給我吃的嗎?他回了一句『按』。我說幹嘛,他才說原來是一個本來有四、五千萬的大戶,那天終於全部輸光了,收盤後就一直呆在VIP室,那碗麵是他買來勸他吃的,結果連筷子都沒有拆。這位朋友算是比較好的,因為雖然他也虧了快三百多萬,加上他還沒當營業員的時候就虧的一百多萬,算起來也虧了四、五百萬,後來這幾年就不敢再大玩了,慢慢的也把錢還了差不多,當然了,我也幫了一些忙。就是這樣,所以我大概有十年時間沒有接觸股市,一直到去年開始。
知行合一 wrote:CanadianCH...(恕刪) 錢多才有信心玩大的 賺賠都一樣不過營業員會賠錢 我也是今日聽到我遇見的營業員可能玩的小吧我第一次玩股票 是某家銀行 卻也是打底的第一筆錢 ..不過那家銀行已經不在了 第一次玩直覺就是便宜 就買了 50 張一股 1.5 元 漲到 5 元 ..後來就是 吉祥證 這個就賠了 三萬 ..也就轉玩期貨剛開始完連方向都不知 一次四口大台 ... 那一次痛 就真的下定決心要好好研究 資金控管 好期貨只要肯停損 記得自己資金水位 扣掉 生活 養家 開支 , 我想期貨不至於大虧 , 現股會 , 因為會想留著等漲 .. 我的吉祥證就減資後 在也回不到當時購買的 15 元..反正 人生 就是充滿風險 直到 死亡 後平靜
fmp5002 wrote:錢多才有信心玩大的 ...(恕刪) 期貨的槓捍是股票的20倍左右。所以不考慮資金控管的話,期貨當然比較危險!當然任何金融商品都有風險,但風險是可控制的!沒有方法、心態不對那才真的危險!加油^^
取一瓢兄,所以我說我的操作策略只適合我自己,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這樣子操作的。不過也不是每天都Show hand,通常我也是一張一張買,您看我12月的操作資料,很多都是這樣操作的。這幾天是因為都是強勢盤,只是可惜軟體有問題,因為是強勢盤,所以起伏大,而且快又急,如果不是重壓的話,賺不到該有的報酬。『遇強則強,遇弱則弱』,我們不是都說要隨大盤走勢調整操作嗎?或許可以在重複一次前面提的『此心不動,隨機而動』。我的作法就是盤整的時候,因為很難抓進出點,所以一張一張買,可以減少被巴的虧損。而強勢盤,大喜盤,因為我對這種盤的判斷很有信心,我想不用多說,看前面的操作資料就可以證明了,所以我敢重壓,不敢說百分之一百可以壓對,但是對於這種盤的勝率,我大概可以抓到7、8成左右。而且,這120幾萬,並不是我的全部身家,大概就只是我自己一年的花費,所以我敢這樣操作。yang11兄,其實在我的觀念裡面,期指就是期指,所謂的相對股票的20倍高槓桿是沒有意義的講法。因為輸贏都是一樣的相對於本金來講才有意義。不過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我知道大多數書上面都是這樣講的。------------------------------------------------------------------------前面我有提到Fractal理論,期指的波動,跟股票的波動,就好像前面有位朋友提到的大波段與Tricks的比較一樣,其實兩者複雜度都是一樣的,只是時間週期單位不一樣。只不過,我也提到過,由於度量單位的不同,同樣物質,事物,會有不同特性,性質。因此所需要的操作方式,必定要不同。那本『股票、尼羅河、棉花』書裡面講到的另外一個重點,我不妨也提供給大家瞭解一下,有一派的市場理論認為市場的走勢是隨機的,然而書中提到,經過調查一百多年(還是兩百多年,我忘記了)的棉花價格起伏,發現到並非如此,市場的走勢是有記憶性的。所謂記憶性不是說會一直重複某種波形,而是說今天的走勢,跟昨天的走勢是有連帶關係的,當然時間越遠,影響力越小。不是嗎?我前面也提到過,通常我頂多會去看三天的線圖,最多就是六天的線圖,其道理在此。過去認為隨機走勢的,很簡單的講,就是現在的盤勢跟之前與之後的盤勢是分別獨立不相干的,往上或往下的可能性都是一半一半。乍聽之下好像滿有道理的,但是,真實的市場卻賞了這派理論一巴掌。根本不是的。為何我敢說我看大喜盤滿準的,因為我也必須根據之前的走勢來判斷,如果是隨機的話,我對的機會頂多也是一半一半。這是我自己的體會,大家參考一下。
Yang11兄,有看到啦,只是說我覺得所謂的槓桿說,我比較偏向用我自己的看法,其實就是把期指看成是起伏比較快,比較大的股票,也許股票要一年才會跌一半,期指可能是一個星期就賠一半,或是一天就賠上一半。所以我說是時間週期的不同。可能大家都只看到我的操作資金120萬很大,可是我還是要再強調一次,這120萬對我來講不是很重的資金壓力,所以我才能夠這樣操作。可能可以這樣子說,120萬對我的全部身家比例,也許是跟某些朋友操作金額對身家比例是一樣的。只不過說資金大小影響到操作的策略罷了。您的好意提醒大家,先謝謝您。我也是一直強調,操作資金要在自己能夠承受範圍內才可以,否則會影響到自己的操作心態,那麼就一定做不好的。
知行合一 wrote:Yang11兄,有看...(恕刪) 所以資金控管才重要啊!有多少人輸在這!我會這麼說是因為我有許多朋友把期貨當股票玩,比如…如果你頂多只能承受一般股票的波動的話,期貨就必需用二十口資金玩一口單!因為你現在是用8萬多的保證金去操作一個值160幾萬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