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旺季+紙價醞釀喊漲 台紙亮燈漲停 永豐餘最高飆8%
2017/12/27 13:21
鉅亨網記者陳慧菱 台北
第 4 季向來是造紙業旺季,加上國際漿價居高不下,國內紙價也醞釀喊漲,最快明 (2018) 年 2、3 月可能再次調漲,激勵造紙類股今 (27) 日全面大漲,台紙 (1902-TW) 數度亮燈漲停,永豐餘 (1907-TW) 最高漲逾 8%,正隆 (1904-TW)、華紙(1905-TW) 也都紅通通,推升造紙類股指數大漲超過 4%。
第 4 季有耶誕節、過年等節慶,帶動工紙、家庭用紙需求增加,同時,第 4 季及第 1 季由於北美氣侯寒冷,原木供應較不足,紙漿庫存自然下降,也讓國際漿價報價節節高升,國際漿價 12 月確定調升 20-40 美元,明年 1 月預期再漲 10-30 美元,已逼近歷史高點。
面對國際漿價居高不下,總計,今年以來長纖紙漿價格從每噸 580 美元漲到大約 900 美元,漲幅 55% 以上,短纖紙漿價格也從每噸 470 美元飆上大約 760 美元,漲幅逾 60% 更高,長短纖漿價雙漲,已帶動國內紙價今年已陸續調漲 4 波,合計漲幅 25~28%,不過,國內紙價調漲落後,國內紙價也醞釀喊漲,最快明年 2、3 月可能再次調漲。
國內漿紙大廠華紙受惠於國際紙漿價格上揚,紙品市場需求穩健,第 3 季營收季增 6.7%,年增 6.2%,單季營收創歷史次高紀錄。華紙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 165.5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2.2%,營業毛利率與營業淨利率分別為 9.9%、3.1%,較去年同期增加 1.7 與 1.6 個百分點;前 3 季稅後淨利歸屬母公司 4.69 億元,年增 98.3%,前 3 季每股盈餘 0.43 元,較去年同期倍增。華紙 11 月營收 21 億元創歷史新高,今年獲利成長主要來自紙漿。
台紙新成立的精密化學新廠,主要生產電子化學等級鹽酸化工產品,可運用於半導體、液晶面板,以及太陽能板製程等,屬於高純度、高附加價值及高獲利產品,目前已進入產品測試階段,未來規劃兩條產線,每條產線月產能約 400 至 420 公噸,可望明年開始貢獻營運。
而榮成 (1909-TW) 受惠於大陸工紙需求旺、價格飆升,配合湖北榮成新產能開出,今年營運跳增,預期在電商帶旺紙箱需求下,榮成新增產能陸續投產,後市仍可期。
永豐餘日前代子公司永豐餘工業用紙公司公告董事會決議通過 YFY PACKAGING(BVI)增資案,並間接增資永豐餘造紙(揚州)公司,此 1500 萬美元增資案,是 2014 年 10 月永豐餘工紙通過對大陸 6000 萬美元投資案的第二階段增資,可望進一步拓展大陸市場。
追蹤鉅亨網 輕鬆掌握財經訊息
《社會》防境外汙染明襲台,中市府要求中火降載
2017/12/29 14:52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大陸沙塵暴汙染30日可能隨東北季風南下影響台灣,對此,台中市府針對境內汙染持續加強管控,要求台中火力發電廠29日預計降載1700百萬瓦,全市前30大固定汙染源之一的中龍鋼鐵、豐興鋼鐵及正隆后里廠也已進行降載,減緩對空品的影響。
郭位:核電減少了空汙 拯救6千人命
2017-12-27 15:10聯合晚報 記者林良齊/台北報導
政客和小道消息 才是生活最大風險
中華民國核能學會今天邀請中研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發表演講。他表示,全世界每年約有2萬人因為恐怖攻擊喪命、80萬人自殺、125萬人因車禍罹難,但有650萬人因PM2.5死亡,「到底哪個比較嚴重?」
郭位提醒,大家對風險的評估應有一個清楚的概念,不要受政客和小道消息的影響,他更直指,「政客和小道消息才是生活中最不可靠的因子,面對的最大風險」。
郭位今天的演講主題為「生活面對的風險」。他指出,核電令人杯弓蛇影,而台灣政府訂出2025年「 廢核減碳」的目標,棄核之後雪上加霜,換來汙染更嚴重、對環境破壞更大的火力發電。
郭位提及2013年受邀以「核電關鍵報告」的演講即首先提出,過去50年間,世界如果完全沒有核電,就可能用煤和石油取代,估計過去50年會有180萬人命的損失;台灣因為核一、二、三廠取代相當的火力發電,減少了空汙為害,相當拯救了6000名若採燃煤可能死亡的台灣人命。郭位表示,去年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刊登的論文也證實此事。
郭位說,據2012年資料顯示,台灣約有92%的能源來自石化燃料,導致台灣人均排碳值比世界平均的2倍還高。
「現在是全球一體化的時代」,郭位指出,全球有75億人口,其中逾20億人口活在食物不健康、沒有基礎教育、沒有衛生設備、還要被迫要承擔火力發電帶來的嚴重後果,平均壽命僅有50多歲。有人會問「他們生活這麼不好、活這麼短與我們有關係嗎?」但他說,今天所有難以治療的疾病,包括禽流感、伊波拉及愛滋病等地都是從這些地方來的,為何大家製造的空汙他們要接受呢?
郭位也提及廢核最有名的德國,他說,在德國周邊各國有12座核電廠、最近的一座甚至距離邊境不到1公里,「德國可以說沒有核電嗎?」
至於會對灣政府有何建議?郭位說,答案就在報告內,「心目中想像最危險的不一定是最危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