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衍樑:潤泰雙雄明年配息 一定滿意

alexsu888 wrote:
重點是 南山人壽申請上興櫃, 金管會才訂遊戲規則 去年一次,今年一次. 就如同先射箭再畫歪靶, 永遠也打不到.

每一個上市櫃申請,都是逐案審查,逐案批駁.
那麼每一件被駁回的申請,也可以說是先射箭,再畫歪靶.

金管會所提出的業界平均數的淨值比.
南山人壽從去年,到今年目前為止都不達標,兩次被駁回.

業界平均值算是嚴苛? 業界平均值是永遠都射不到的歪靶?

別忘了,半數壽險公司的淨值比都比南山人壽高,這是客觀的事實.
業界的平均值都達不到,適合進入集中市場,向公眾募資嗎?

還有為人詬病的是它片面改變要保書的收費約定,只是寄個通知給保戶,
不甩保戶是否同意,逕行強制實施.
有幾千張保單因為沒繳費而被 "減額繳清",還有200多張保單因為沒繳費因而失效.

被金管會糾正以後,南山逐一聯繫保戶,都完成繳費與復效.
這證明了這些老保戶都有意願持續繳費,只是沒詳讀,或者是根本沒讀南山的書面通知.

再者,一個投資美國公債的ETF,首次發行規模 153億元,有150億元(98%+)是南山出資的.
它在受益人大會的任何決議,都100%會通過,這根本就是南山人壽專屬ETF.

繳個不到0.5%的ETF費用,透過投信ETF去買美國公債,
可以繞過海外投資上限的管制,也可以不做外匯避險,也不提撥外匯變動準備金,
這是有計畫,有系統地蓄意規避監管規定.

漠視保戶權益,片面更改收費方式,坐視大量保單失效,被保戶投訴,這不是金管會害的.
耍小聰明,蓄意規避監理規定,這也不是金管會教的.

要說南山人壽是被蓄意刁難? 見仁見智.
Katong wrote:

每一個上市櫃申請,...(恕刪)

監管單位本來就是會避免有爭議的公司上市。
今天新將近五千張 但卻大跌。。。
是有沒有這麼不看好啊
全的殖利率都快突破天際了
是認為今年肯定貼息的意思嗎
外資倒2674張 不跌才奇怪
外資只要不轉多
散戶很難檔的住
南山人壽變更收費3萬多保戶受影響 被罰600萬元、總經理停職半年

新聞出來了,目前看來違反上興櫃的規範100萬以上罰鍰
且被認定有礙經營最高罰額

(笑

真的是這樣嚴重的經營問題嗎?上面有人講的很嚴重

監管要合理嚴謹沒錯

但南山真的如此不良嗎?
繞過上限 是規定沒有隨著商品改變的錯還是南山的錯?
富邦也在這則新聞中喔!
提到上市就買入大量的那一檔,現在額度多少了呢?
還有新聞說壽險投資債券ETF的好處呢!

真的有持中立的想法看待嗎?還是不滿資方的老南山工會成員看待呢?

勞資糾紛?為什麼新南山職員沒事呢?

講真的如果沒上興櫃到也沒關係,價值到底如何

做波段有波段的作法

技術分析有技術分析的作法

長期慢慢買入的有別的想法

都沒有不對 探討基本面 價值有他的重要性和可討論性

討論價格就毫無意義
Waynechen2016 wrote:
南山人壽變更收費3萬多保戶受影響 被罰600萬元、總經理停職半年
新聞出來了,目前看來違反上興櫃的規範100萬以上罰鍰
且被認定有礙經營最高罰額

真的是這樣嚴重的經營問題嗎?上面有人講的很嚴重

國泰人壽前年也一樣改變收費方式,但是使用 "柔性"方式.
保戶不回應,或者是不同意,就照舊不更動,繼續派員收費.

南山人壽是來硬的,不配合省錢措施,導致二千多張保單減額繳清,256張保單失效...
這些可都是保了很多年的保戶.
=====================================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306102?exp=b
據保險局統計,經過保險局徹查後,南山人壽有高達 3 萬多張保單受影響,甚至 256 件保單因此停效2407 件保單是用保價金墊繳,影響保戶權益甚鉅。
======================================
對這些保戶來說,因為南山人壽要省錢,所以不配合省錢措施的保單就沒了,不嚴重嗎?
要保書的約定事項,公司可以片面更改,不取得保戶同意,這不是嚴重經營問題嗎?

看看下文,南山人壽有多強硬?
不管保戶是沒收到通知,或者是看過以後置之不理,甚至是沒拆封...
只要你不回覆,我就當你同意了. 你既然同意,保費沒繳,我就讓你保單減額繳清.
沒有現金價值可以減額繳清的,我就讓你保單失效,把這些不合作的保戶踢出去.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306102?exp=b
保險局表示,當初保戶都是在要保書上勾選繳費方式,算是契約的一部分,南山人壽只是寄通知給保戶,信件中指出「沒有回復視為同意」,以此假設保戶都同意,當時雖南山人壽的法務部認為直接發通知改變繳費方式「會有風險」,但公司還是決定用通知信函通知保戶取消收費員收費。

Waynechen2016 wrote:
還有新聞說壽險投資債券ETF的好處呢!

新聞是說到投信替個別壽險公司量身打造,讓壽險公司包檔的債券ETF好處嗎?

主管機關是金管會,不是新聞媒體.
保險公司的海外投資總量管制,外幣投資需要避險了,
需要依照投資規模提列外匯變動準備金
...全都是既有,行之有年的舊規定.

如果像南山人壽,以及隨後幾家有樣學樣的保險公司,
人人都找投信弄一檔債券ETF,繳個0.xx%的ETF費用,海外資產愛投資多少都行,
也不需要避險了.
Waynechen2016 wrote:
真的有持中立的想法看待嗎?還是不滿資方的老南山工會成員看待呢

你想太多了,在這個Mobile01發幾篇文,就能影響資方什麼? 能影響金管會什麼?
你的 "中立看法"不等同每個人的中立看法,我也覺得我很中立啊!

現在目前為止提到的每一件事,全部都是已經先發生過的歷史,才能貼出來給大家看.

包檔債券ETF是2017年的舊事,兩個多月前才因為有更多保險公司有樣學樣,被查處.
早已見報多次.

片面改變收費方式,被保戶投訴到金管會,也是去年的舊事,早已上報多時.

淨值比不達標,也是去年就已經見報的舊事.


在這裡提出的每件事,全是已經見報多時的歷史.

如果討論南山人壽過去負面新聞的,可能是不滿資方的工會成員.

那是否覺得南山受委屈,覺得讓幾百張保單失效不是什麼經營問題的,
也可能是資方的代表?

Katong wrote:
國泰人壽也一樣改變...(恕刪)


柔性勸導開罰都是對的!這點罰了也就罰了!
該更改就更改,因為這一點認為南山是不良的公司嗎?
至少我是存疑的

因為包檔的舊聞,引來一堆人效仿 所以效仿的人一併處理啊是好事!
法規調整啊 明訂規定啊!都是對的哪裡有錯?

因為繞過法規所以法規要改,違法了嗎?
因為沒有違法所以才要改法規規定,法規怎麼改合不合理還不好說呢

因為這樣說要把其他的部分都廢掉?您腦補太多了
覺得不對就修法 訂規則,講清楚為什麼它要被管制要怎麼被管制
正因為都是舊聞才好笑!都多久的事情了?現在才發現?還是一開始金管會要推債券ETF所以先閉嘴?
又或者我們的官員們神經太大條?

至於勞資爭議 並不是指您以勞方角度看待(也就是說不是說批評者即是勞方)
勞資爭議的問題,為什麼常態只存在南山老員工?為什麼新人在這樣的規矩下一樣加入南山人壽?
爭取的勞方爭取的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只能一直鬧著無法可處理?官員為什麼只能用上興櫃來要脅不能直接要求違法懲處?
再來,勞方要求的又是否合理? 過去簽的約又是什麼?

批判的角度看待南山是合理的,做錯就裁罰 裁罰後改正
現在來說 南山 究竟有沒有價值?

水面下損益到底是財報規則的問題還是實質上投資有問題?
所謂公債的風險又是什麼? 除去匯率 公債殖利率的上下是該如何看待?
殖利率高說帳面虧損...不好
殖利率低說長期經營利差不足...不好

那要的到底是什麼?

投資國外比例太高 國內有什麼有收入對得起保戶對得起股東的投資呢?(這一點要反問保險公司為什麼要發高利率保單,不過 發高利率的只有南山嗎?還是全體壽險業?)

大家喜歡拿股利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這樣的震盪 淨值的波動 水面下的損益,年底那樣的狀況只是小case 大的波動時會更慘?(大的波動時全世界都蠻慘的,相較之下現在就被嚴格監管的公司好像只有金融尤其是壽險)那又有什麼地方比較安全呢?

再來看看淨值比的部分在大型公司中pass的大型壽險公司只有國泰 不合格的已上市櫃的股民金管會打算怎麼管理(其中還有一個三商呢)他們的股民會自己保護自己?
目標公發應該要嚴格 沒錯我很贊同!因為在我看來沒興櫃也一樣有他的價值只是每個人定價不同而已。
但是上市櫃的 不 應 該 更 加 嚴 格 嗎?還是市場有他的機制願打願挨,不適合多管?等下一個大飲 綠能再說?

Katong wrote:
每一個上市櫃申請,都是逐案審查,逐案批駁.
那麼每一件被駁回的申請,也可以說是先射箭,再畫歪靶...(恕刪)


我不是要抬槓,只是提供我的觀點
舉一個我國新藥上市的例子,我國西藥新藥上市有一定的規範,從以前的"GMP"到"cGMP"再到現在的"PIC/S GMP",規範都是先存在的,廠商申請新藥上市,會依照規範建立各種文件與數據資料,而TFDA(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也會排定時程先查核文件後再到現場查核,整個新藥上市前置作業到上市至少需要三年才能拿到許可證,同時每種新藥要上市都是"逐案審查,逐案批駁"。規範修訂後也讓廠商有緩衝期,舊藥及新藥在緩衝期內要完成更新或增加要求的資料,沒有通過就要改善,沒辦法改善就要下市。

回到南山人壽申請興櫃案,據報導南山人壽在2018年6月提出申請,而"金管會在2018年8月23日訂出保險公司申請上市櫃、興櫃審查標準",後來被外界認為是史上最高標準的IPO,2019年3月修改,也在4月駁回南山人壽的申請案。

原文網址: 保險業IPO標準上路 南山人壽興櫃將是審查首案 | ETtoday保險 | ETtoday新聞雲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318/1401906.htm#ixzz5lSo96xmb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所以我說 "南山人壽申請上興櫃, 金管會才訂遊戲規則 去年一次,今年一次. 就會讓外界人認為先射箭再畫歪靶, 永遠也打不到."

已上市上櫃的保險業者(非金控),中壽、三商壽以前上市上櫃的標準是如何,也可以請金管會的長官找找舊檔看看
另外中壽及三商壽要不要緩衝期來達到修改後的IPO規範呢?
在保護投資人的前提下,當然金管會要使出全力審查,當然要給掌聲掌聲掌聲,但我認為金管會的上市櫃的標準應該是通盤式的,而保險公司的主管機關應會有法規層面來規範保險公司的經營。
南山人壽遭黑函指控涉嫌利益輸送 公司4點聲明駁斥不實抹黑
$$$$$$$$$$$$$$$$$$$
看起來南山上市命運多舛,潤泰一直被外資賣,不管大盤如何,對投資人唯一好處就是未來可以用更低的價格加碼或回補
覺得難過
又要再攤平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