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su888 wrote:
重點是 南山人壽申請上興櫃, 金管會才訂遊戲規則 去年一次,今年一次. 就如同先射箭再畫歪靶, 永遠也打不到.
每一個上市櫃申請,都是逐案審查,逐案批駁.
那麼每一件被駁回的申請,也可以說是先射箭,再畫歪靶.
金管會所提出的業界平均數的淨值比.
南山人壽從去年,到今年目前為止都不達標,兩次被駁回.
業界平均值算是嚴苛? 業界平均值是永遠都射不到的歪靶?
別忘了,半數壽險公司的淨值比都比南山人壽高,這是客觀的事實.
業界的平均值都達不到,適合進入集中市場,向公眾募資嗎?
還有為人詬病的是它片面改變要保書的收費約定,只是寄個通知給保戶,
不甩保戶是否同意,逕行強制實施.
有幾千張保單因為沒繳費而被 "減額繳清",還有200多張保單因為沒繳費因而失效.
被金管會糾正以後,南山逐一聯繫保戶,都完成繳費與復效.
這證明了這些老保戶都有意願持續繳費,只是沒詳讀,或者是根本沒讀南山的書面通知.
再者,一個投資美國公債的ETF,首次發行規模 153億元,有150億元(98%+)是南山出資的.
它在受益人大會的任何決議,都100%會通過,這根本就是南山人壽專屬ETF.
繳個不到0.5%的ETF費用,透過投信ETF去買美國公債,
可以繞過海外投資上限的管制,也可以不做外匯避險,也不提撥外匯變動準備金,
這是有計畫,有系統地蓄意規避監管規定.
漠視保戶權益,片面更改收費方式,坐視大量保單失效,被保戶投訴,這不是金管會害的.
耍小聰明,蓄意規避監理規定,這也不是金管會教的.
要說南山人壽是被蓄意刁難? 見仁見智.
,所以不配合省錢措施的保單就沒了,不嚴重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