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中信金剛剛超車兆豐金

扶不起的阿新...

如果當初西瓜金同意跟中信合併
今天會怎樣?

還好沒買阿新
買中信收股息..股價看爽的..看了心情好

不過要是超車超很多鐵定會換去兆豐
kim122
中信還沒填息,沖啊 之前要吃辣雞西瓜還沒吃自己先烙賽[^++^]
京城銀跌了快大半年了,大家覺得會破$45嗎?
冠德獲利了結,找不太到可以停泊的標的,感覺京城銀好像還不算太貴。就算不會漲,但是感覺至少底部$40看起來滿紮實的。
devine
有在留意
今天壽險股終於有點表現



devildavid51
個人覺得不只有點[笑]表現得很棒[偷笑]
台商自嘲南向「去了找死,不去等死」 川普上台臨三挑戰
2024-12-12 11:20 經濟日報/ 記者
王郁倫
/台北即時報導


川普當選美國新任總統,電子供應鏈大地震,訪查台廠目前面臨三大現象,1. 12月接到緊急通知加速產能移出中國大陸,客戶並開始調查系統產品零組件是否「去紅」,2.客戶搖擺不定,不僅新品發表時機不斷調整,2026年之後的海外擴廠計畫態度也搖擺,3.中國產能縮減下,陸幹安排困難,美國也刁難陸幹簽證,赴美工作難。


筆電軸承大廠兆利指出,大選後客戶積極要求把產品移往泰國跟越南廠生產,目前情勢上戴爾NB產能集中越南,惠普則在泰國,故明年會加速兩地產能擴增,預估未來2年,中國大陸產能將移出「三成」,泰國跟越南都展開第二期擴廠,2年內非中國大陸製造比將達二~三成。


川普當選加速客戶要求「撤出中國」,但去哪裡卻不一致,兆利董事長張台沅表示,他指出,就像2000年製造業西移那波,「不去不行,大家當時說到大陸是找死,不去是等死。」張台沅表示,現在狀況也是一樣,雖會將產能移往越南跟泰國廠,但會一期滿了再擴下一期,謹慎擴廠,並配合客戶要求訓練人力,訂單尚未挪移過來時,產能利用率還不高時的成本得自己吸收,故會步步謹慎為宜。


電子廠一位不具名主管透露,川普上台後,客戶開始詢問零件中來自中國大陸廠商比重,為「去紅」做準備,消費電子品牌客戶更延後新品上市時機,更重要的是,雖去美國製造的趨勢明朗,台達電主管透露,加速美國製造,但陸幹安排去美國廠區工作,美方態度不太歡迎,該主管大嘆,訓練的陸幹去印度工作申請簽證受阻,美國也不行,另一零組件廠商指出,越南跟中國關係不佳,也不歡迎陸幹,僅泰國態度還算開放。


川普上台,品牌客戶12月緊急要求加速移出中國,但究竟移往何處?電子設計製造大廠環旭電子指出,目前全球31座工廠,海外產能規劃一做就是5年計畫,目前客戶多認為越南是第一「相對安全」國家,但客戶即便談2026~2027年產能,現在也很搖擺,還會追問有建議其他地點嗎?


電子零件廠商透露,客戶最近兩個月對製造地點態度變化多次,舉例來說,越南廠雖各客戶都給追加單,但2026年增加爆量+60%,但都是虛單,客戶也不敢保證屆時一定會下單,變成只能做2025年短期計畫。


對軸承而言,轉移製造地點生產不難,但是客戶很緊急在12月才要求更新明年的產能佈局,也就是「原本沒有要轉移的單都要轉移」,且要求供應鏈加快速度,但產能準備,但人力訓練都需要時間,初期越南泰國生產成本一定會比較高一點,但不去客戶可能就會選擇其他供應商,這就是業者打趣說的「去是找死,但不去等死」。


兆利今年受惠折疊機轉軸業績貢獻50%,業績大幅成長,明年估這部分持穩或小幅成長,明年筆電業務也因為訂單轉出中國大陸,對客戶供貨份額拉高,筆電產品線明年出貨將有雙位數百分比成長,高於產業水準。


客戶在泰國跟越南組裝筆電的量今年還很小,故初期兆利零件可以從中國大陸運過去,但長期會傾向在地生產交貨,故目前也積極找當地沖壓及材料供應商,達在地製造要求。
.............
不去 沒單 就搞屁

投資 中信金 就好 永豐金 也可以 吃個豆腐 有趣
devildavid51
中信也快到40了[笑]
old_hsiao
不得不說中國大陸的勞工是全世界最棒的,去越南印度搞一次,你就知道。2025年充滿著危機,此時應該獲利入袋,等待機會。
不敵進口模組衝擊!中美晶電池產線明年元月停工 員工預支一個月特休
2024-12-12 18:43 聯合報/ 記者
簡永祥
/台北即時報導


中美晶(5483)傳強迫員工自明(2025)年1月7日起強制特休一個月,若年假不夠用,還要採「預支」的方式處理,且明年春節後訂單量若還不足支撐整月上班天數,休假的人將以半薪價計算,同時要求一定職級以上人員減薪,希望能共體時艱。


中美晶集團發言人李崇偉澄清,是因為進口模組大量登台,導致台廠訂單急凍,儘管公司積極開展綠能專案和外銷市場,訂單仍冷清,為考量現今太陽能電池的稼動率實在太低,因此與生產電池產線的宜蘭廠員工協調,達成明年1月先停工一個月,有特休的員工先支用特休假,不足部分再以預支方式也預扣,希望能共體時艱,度過難關。


李崇偉呼籲政府應重視進口模組大舉湧進台灣對台灣太陽能產業帶來的衝擊,中美晶已是最好寫佳。李崇偉強調,由於太陽能營收占中美晶集團營收僅5~6%,而這次停工僅針對電池產線,營收占比更低,其餘包括竹南廠的綠電項目均未受影響。不過基於業務關係,公司暫不公布因停工預支特休有多少位員工及實際影響的營收金額。


但有員工爆料,中美晶目前員工人數共850人,資方11日召開勞資會議臨時會,明年1月7日起至2月4日工廠生產線停線,等於提早放農曆年假,扣除國定年假,其餘日期要求員工以個人補休或特休支應,特休不足則預支特休,不僅於此,年後訂單量不足,休假以半薪計。
...........
中美晶 已經算超強 太陽能電池的稼動率實在太低 ......

太陽能時代才開始!將成為綠能主流?又如何看待中國太陽能光電產業的全面制霸

金融股相對可預測性高
a14927
開發跟國泰我也放太早[笑到噴淚]
今天非凡提金融股^_^

我就是愛拍照
用ROA與ROE來看金融股,跟我算目標價的方法是殊途同歸。
10月百貨週年慶帶旺 信用卡刷破4千億新高

在百貨週年慶、iPhone 16新機與年末旅遊旺季挹注下,10月整體信用卡簽帳金額衝破4,000億元大關,高達4,048億元,月增371億元,不僅創下歷年同期新高,並寫下史上單月第4高紀錄。

累計今(2024)年1~10月刷卡表現同樣亮眼,32家信用卡總簽帳金額已攀高至3兆8,787億元,年增11.66%,預估全年有機會挑戰4兆5,000億元的高標,再度改寫全年歷史新高水準。

金管會表示,信用卡簽帳金額已連續7個月,每月刷逾3,500億元,10月更飆升至逾4,000億元。主要是10月適逢百貨公司週年慶,再加上iPhone推出新機帶動的換機潮,以及不少民眾已預先購買年末旅遊行程。

在個別銀行表現上,中國信託、國泰世華10月雙雙刷破600億元大關,尤其中國信託續居「刷卡王」寶座,單月簽帳金額更達680.19億元,而國泰世華則以674.36億元,名列第二,兩者差距僅5.83億元。

第三名由玉山銀行超車台北富邦,10月簽帳金額為533.65億元,第四、五名依序為台北富邦517.38億元與台新銀行470.04億元。前五大發卡行的簽帳金額就占整體市場71%。

統計前10月簽帳成績,中國信託、國泰世華都已刷破6,000億元,其中中國信託達6,656億元,續居業界刷卡王,國泰世華6,267億元緊追在後,相距有389億元之遙。玉山銀行累計5,152億元排名第三,台北富邦來到4,974億元位居第四,第五名為台新銀行4,307億元。

至於11月新發卡數有51.8萬多張,玉山銀行以11.8萬張連3個月蟬聯「發卡王」,中國信託逾9萬張位居第二,其他依序為台新銀行7.7萬張、國泰世華5.2萬張及台北富邦4.8萬張。

總體來說,10月總流通卡為5,866萬張,單月增加近6張;總有效卡數升至3,872萬張,較9月多出8.8萬張。循環信用餘額約1,133億元,未到期分期付款餘額約2,024億元,當月轉銷呆帳金額6.7億餘元,逾期3個月以上帳款占應收帳款餘額比率維持0.29%。

2024年10月信用卡簽帳金額TOP 10,如下表:




轉貼:卡優新聞網
vul34622
賺73元 也不錯 珍奶 配茶葉蛋
a14927
真好有手續費回沖…[微笑]
外資9月來賣超106萬張 聯電股價續探底、恐陷40元保衛戰
2024-12-13 15:35 經濟日報/ 記者
楊伶雯
/台北即時報導




聯電(2303)已連續3個多月慘遭外資賣超,統計9月以來截至12月12日,已遭外資賣超106萬6,338張,股價也持續往下探底,13日一度下滑至40.6元,終場收在41.45元,下跌1.05元,跌幅2.47%,股價恐將面臨40元關卡保衛戰。


聯電13日以42元開低,一度下滑至40.6元,若以盤中低點及在8月20日的盤中高點56.4元計算,跌幅達28%;統計外資賣超情況發現,自9月以來每個月都呈現賣超,截至12月12日不到3個半月的時間,外資合計賣超聯電106萬6,338張。


聯電11月合併營收200.49億元,月減6.19%,但較去年同期成長6.71%;累計今年前11月合併營收2,133.37億元,年增3.79%;展望第4季,聯電預估產能利用率約66~69%,較第3季平均71%低,晶圓出貨量將維持第3季水準。


聯電預估第4季產品均價(ASP),若以美元計算與上季約略持平,但由於新台幣匯率升值影響,換算成新台幣則將較第3季低;毛利率由上季33.78%降至近30%。


聯電第3季獲利144.7億元,為四季來高點,季增5%,年減9.4%,每股純益1.16元,受折舊增加及電費上漲影響,毛利率、營益率「雙率雙降」至33.78%、23.31%;累計今年前三季獲利387.14億元,年減19%,每股純益3.12元。


近期市場傳出,由於晶圓代工成熟製程供過於求,陸廠殺價競爭,招手台灣IC設計業者,其中,12吋代工價最多較台灣晶圓代工廠報價打六折,8吋也再降價二至三成,聯電及世界先進(5347)等台灣晶圓代工廠恐將受到影響。
............
聯電 投信 有214萬張 外資有324萬張

老共 高端沒法搞 又被去中化

就搞 太陽能 塑化 晶圓成熟製程 電動車 鋼鐵 ....... 削價競爭 能 吃上飯 再說
中國搶救失業 靠低價策略席捲全球市場 台灣四大產業將變「慘」業?

金融還是等除息前 拉伊波
devildavid51
今天永豐金買二張,23.6 & 23.5[笑]
a14927
除息要等明年7月了…[笑到噴淚]



非凡又介紹金融股…連2天
火海
怕爆
我就是愛拍照
壽險金控都很難配超過半數。會不會等會計準則接軌以後,才能改變?還是說永遠都是如此?有了解的先進們可以開示一下嗎?

我就是愛拍照
壽險金控都很難配超過半數。會不會等會計準則接軌以後,才能改變?還是說永遠都是如此?有了解的先進們可以開示一下嗎?

本來想說自己問的問題,自己查,結果關鍵字下去也沒找到答案,倒是找到一些知識點。
接著看了一下凱基的數據,看了半天也沒看懂這份文件:

https://www.kgilife.com.tw/zh-tw/-/media/files/kgil/footer/corp/publicinfo/about-business/insurancereserve.pdf



2026年接軌後保單準備金有差額得提存 壽險股配息吃癟?


2024-04-11 21:14 經濟日報 記者廖珮君/台北即時報導
2026年起壽險業接軌IFRS17,屆時負債(保單)將從固定利率,改為現時利率。 聯合報系資料照
2026年起壽險業接軌IFRS17,屆時負債(保單)將從固定利率,改為現時利率。 聯合報系資料照
2026年起壽險業接軌IFRS17,屆時負債(保單)將從固定利率,改為現時利率,為確保業者有足夠清償能力,金管會宣布,2026年起當「責任準備金」低於「保單價值準備金」時,中間差額(稱保單價值差額準備金),需提存特別盈餘公積並禁止分配。

此政策對業者有兩大影響,一、市場利率走升時,會出現責準金低於保價金狀況,業者需從保留盈餘中、補提差額;但同時也因升息階段,會讓負債(保單)縮小,保留盈餘增加,就算因補提、吃掉一點保留盈餘,也不至影響配息。

二、市場利率走升階段,負債縮減同時,業者也會減少提存責準金,有助業者提振獲利。

「責任準備金」(稱責準金)是指壽險業需履行保單期間的給付保險金責任,所提列的準備金;「保單價值準備金」(稱保價金)則是指保單的價值,是指解約後最多可拿回的錢。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說,目前保險契約都是採固定利率,且責準金不得低於保價金,自然不會有責準金與保價金的「差額」;2026年接軌後,保險契約採現時利率,責準金一旦低於保價金,得就「差額」做補提,通常會發生在利率走升階段。

例如2026年開帳日時,市場利率走升,導致A公司的責準金低於保價金時,如差額是100億元,A公司就得從保留盈餘拿出100億元,轉列特別盈餘公積並禁止分配。

但同時也因升息會讓負債縮小,A公司保留盈餘可能增加了300億元,就算因補提差額100億元,還有200億元可以做配息。業者說,就目前來看,2026年利率應仍屬高檔,負債面縮小、保留盈餘增加的機率較高。

換言之,2026年開帳日,業者只會出現差額不足的「提存」、或是免提兩種情況;2027年若降息了,責準金高於保價金時,就可以把多出來的部分,從特別盈餘公積、迴轉到保留盈餘做分配。

金管會宣布修改「保險業各種準備金提存辦法」,明訂2026年接軌日後,責準金小於保價金(需扣除保單質借)的差額需提特別盈餘公積並禁止分配。

蔡火炎說,去年已宣布對高利率保單的貼水措施,即逾6%高利率,拉高0.5個百分點的利率貼水(差額補貼),會把這部分貼水措施計入責準金估算後,再去算是否會出現差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