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可能輸掉中美貿易戰

vspebrian wrote:
中國汽車進口量並不...(恕刪)

中國不是不會造汽車,中合資廠和台灣一樣都是扶不起的阿斗...自製率只是假的...以市場換技術就是用別人的核心引撆,幫別人打工造零件...賺血汗錢...
反而像吉利,比亞迪..這些自有品牌站起來..
但有時汽車就是身分地位...品牌一但建立...美國拚了一百年...汽車,服裝...手錶...還是歐洲品牌是高等貨.
真關起門....自製汽車才真能賣高價,不然做得再好也只能便宜賣...
中國零件會少賣了但中國整車利潤確全留中國....
就國防各方面而言不是賣零件給人打下手可以比的
這次十一長假有7億人出遊...是美國人口的二倍....這就是內需...
中國房價一直打不下來最根本的原因是供給太少..需求太多...,台灣的空屋多房價又不低才是炒作...
lutin111 wrote:
反而像吉利,比亞迪..這些自有品牌站起來..
但有時汽車就是身分地位......(恕刪)


只可惜中國的汽車銷售量下半年已經大幅減少, 而且中國自有品牌的市占率降得更快, 更是扶不起的阿斗.
vspebrian wrote:
只可惜中國的汽車銷...(恕刪)

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80719/2789953/
大家都會在下半年買車的跟台灣一樣...
貿易戰是中國品牌翻身的機會.....,
看中國現代劇有錢人都開歐洲車...這種觀念只有貿易戰能改...
不然中國貨永遠賣不了高價
台灣品牌納智捷...給人評到一文不值...性能,價格都比中國自有品牌還差....
在台灣車賣得比中國貴,配備反而差....
lutin111 wrote:
https://www...(恕刪)


中國汽車銷售量看跌, 跌到明年底看能不能回魂. 今年是沒希望了. 別想得逞了, 你吹噓的自有品牌更是一蹶不振. 近幾個月的市占率從42.33%, 41.59%, 跌到...40.43%, 40.12%, 8月更跌到38.22%


美加墨提高零件自製率到75%, 美國對中國汽車零件課徵25%關稅, 又成功阻擋超過20萬輛汽車從中國回銷美國, 再加上中國汽車市場萎縮. 美國是大贏. 中國.... 產能自己去吞吧.


=============================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日前發布資料顯示,7月大陸汽車產銷分別為204.3萬輛和188.9萬輛,月減10.8%和16.9%,年減0.7%和4%....
=============================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日前發布資料顯示,8月大陸汽車產銷分別為199.99萬輛和210.34萬輛,月減2.1%和月增11.34%,年減4.38%和3.75%....
==============================

=============================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18年8月

1.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68.41万辆,环比增长7.28%,同比下降11.06%,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8.22%,占有率比上月下降1.89个百分点。

2. 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销售42.42万辆、35.74万辆、19.15万辆、9.10万辆和1.98万辆,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23.70%、19.97%、10.70%、5.08%和1.11%。与上月相比,日系销量增速略低,其他外国品牌均呈快速增长,韩系增速更为显著。
============================

============================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18年7月

1. 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63.77万辆,环比下降15.68%,同比下降6.1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0.12%,占有率比上月下降0.23个百分点。

2.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销售38.06万辆、32.75万辆、16.83万辆、4.90万辆和1.57万辆,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23.95%、20.61%、10.59%、3.08%和0.99%。与上月相比,德系和美系销量降幅略低,其他外国品牌均呈明显下降,韩系和法系下降更快。
=============================

=============================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18年6月

1.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75.77万辆,环比下降3.58%,同比增长0.19%,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0.43%,占有率比上月下降1.16个百分点。

2.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销售40.09万辆、37.42万辆、18.12万辆、11.41万辆和2.71万辆,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21.39%、19.96%、9.67%、6.09%和1.44%。与上月相比,韩系品牌销量呈快速增长,日系增速略低,其他外国品牌均呈下降,法系降幅更为明显。
==============================

==============================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18年5月

1. 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78.59万辆,环比下降3.03%,同比增长7.69%,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59%,占有率比上月下降0.74个百分点。

2. 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销售40.40万辆、36.52万辆、19.63万辆、9.03万辆和3.18万辆,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21.38%、19.33%、10.39%、4.78%和1.68%。与上月相比,德系和日系品牌销量小幅增长,其他外国品牌有所下降。
===============================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18年4月

1. 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81.04万辆,环比下降18.64%,同比增长10.54%,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33%,占有率比上月下降3.60个百分点。

2. 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销售39.08万辆、33.92万辆、22.10万辆、10.31万辆和3.43万辆,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20.41%、17.72%、11.54%、5.39%和1.79%。与上月相比,韩系品牌销量小幅增长,其他外国品牌均呈下降,法系降幅更明显。

================================
這下可好


金融時報報導,美國白宮鷹派人士今年初極力向美國總統川普建言,停止核發學生簽證給中國人士,不過這項提案已遭擱置,理由是擔心隨後引發的經濟與外交衝擊。

三名知悉內情的人士指出,在美國政府討論如何解決中國間諜問題的方式時,白宮高級顧問米勒(Stephen Miller)力促政府與其他官員讓中國公民不得在美國就學。米勒是川普政府內力主強硬移民政策的重要人士。

關於中國學生是否能在美國就學的辯論,在去年12月白宮發布國安策略後變得更激烈,據傳要「檢討簽證程序,以減少非傳統方式情報人員的經濟竊賊」,還考慮限制科學相關領域的外國學生。

三名消息人士說,雖然討論內容大致聚焦於間諜活動,但米勒表示他的計畫同時也會傷害菁英大學。這項提議歷經激辯後,在春季送抵白宮的橢圓形辦公室會議,與美國駐中國大使布蘭斯塔德(Terry Branstad)等意見相左的人士對決。

消息人士說,在那場會議前,布蘭斯塔德指米勒的計畫將大幅衝擊規模較小的大學,影響遠甚於口袋深厚的長春藤聯盟大學。

布蘭斯塔德後來成功說服川普,指米勒的提案過於嚴苛。白宮方面對金融時報的這篇報導不予置評。
ASF9999 wrote:
民企們都知道遲早要離開中國
現在都是準備期
大概這幾年就會撤離需要出口的產能
頂多只維持供應內需的產能

美國市場需求仍在
只是重組供應鏈而已
只是不在給中國賺錢
沒錯!全球供應鏈會重組,但是中國的出口產業,不是只有美國市場!
另外川普必須靠保護主義來保護美國汽車產業,這代表什麼呢?
這下子又有大陸人要失業


美中貿易戰延燒,紡織族群普遍不受影響,甚至成為少數的受惠者,這段時間來自中國大陸的轉單效應不斷浮現。遠東新(1402)等上中下游業者坦言,貿易戰發展到現在,國際品牌湧向東南亞等地,確實有一些轉單效應、競爭優勢。

美國7月11日宣布,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產品加徵10%關稅,紡織品赫見其中,一度引發外界擔憂。觀察原因,這幾年紡織業早就轉戰東南亞,或移到中國以外的地方生產,於是較不受貿易戰的影響。

遠東新表示,已經做好全球布局,生產基地多元,不僅能夠應對美中貿易戰,以及各國祭出的反傾銷措施,更可受惠轉單效應。另外,美國、越南新產能年中陸續開出,可就近供應美國市場,提高競爭優勢。

力麗指出,目前透過建立印尼海外基地,成功降低中國生產。美中貿易戰發生以來,對美國、加拿大市場有更大的競爭優勢。過去大陸產品便宜,如今關稅增加,台廠在報價上終於不用再吃苦頭。

不過,力麗強調,雖然貿易戰帶來獲利點,但還不明顯。主要是今年聚酯原料PTA價格大漲,向下游織布廠、加工絲廠轉嫁成本的能力越來越弱,上游自行吸收部分成本,獲利被吃掉,抵銷貿易戰帶來的獲利。

所幸是,瓶用PET產品今年大好,價格穩健且市場需求熱絡,遠東新、力麗等上游化纖廠表現依舊不俗。遠東新昨(2)日股價收35.4元,上漲0.6元。

中游方面,布廠福懋稱不受貿易戰衝擊,反倒有受益;紗廠南紡則指如果貿易戰升級,越南擴產計畫不排除加速。

下游成衣廠方面,儒鴻直言,這陣子陸陸續續都有接獲轉單。現在來講,貿易戰對公司沒有「扣分」,但至於「加分」多少,對營收尚未有明顯的貢獻。

聚陽也說,貿易戰戰線拉長,多數客戶普遍希望把訂單轉移大陸以外的地方生產,轉單效應雖然看得見,但還不是那麼明顯。紡織品不是美國課稅主要目標,是主要原因。

從美國課稅清單來看,聚陽觀察,大陸紡織品只占全部的8%,受到的衝擊有限,品項集中在布料、特殊規格皮革等,對成衣廠還沒有太影響。
chiashin wrote:
另外川普必須靠保護主義來保護美國汽車產業,這代表什麼呢?

代表什麼?

美國保護的產業多,還是中國嚴格保護的產業多?
美國管制外資的層面廣,還是中國管制外資的層面廣?


何不先看看中國的保護主義有多 "保護"?

高深的工商業不說,隨便講講普羅大眾知道的.

不准外資獨資開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甚至發行信用卡.
電信業者也就只准三家國營的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以及中國聯通.
電視台也全都是國營與省營,

資本管制,匯入中國投資要拿QFII,RQFII審批,
匯出也要拿外匯管理局的審批...

最離譜的是股票市場也在保護...
2015年中國股災,中國證監會,上海與深圳兩交易所竟然批准將近1/2上市公司無限期停牌,
只因為怕股市跌,不准股票跌,竟然直接讓大量股票停止交易.
這個地球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也只有中國才做得出來.

外國網路搜尋引擎如果要進入中國,關鍵字給不給搜,還需要接受中國政府管制.

這個地球上除了北韓以外,恐怕也只要中國在21世紀的今天,
還有個無形的網路長城,由中國政府決定老百姓能去哪個國外網站.
不過也創造了商機啦! 有各式各樣的VPN讓被封鎖在中國的老百姓可以翻牆外出.

講都講不完.

美國的保護主義與中國的保護主義相提並論,真的是小巫見大巫.
與中國相比,美國真的是開放得不得了的國家.


中國需要靠極端的保護主義保護各大產業,
甚至管制老百姓的獲取資訊的管道,這代表什麼呢?


什麼叫做保護,什麼叫做管制,中國發揮到極致了.
公營的也就算了,連民營公司內部都還必須成立共產黨的黨部,
共產黨派任黨委書記到公司去上班.


在一黨獨大,以黨領政的國家,黨委書記是最大的.

看看郭董的富士康鄭州科技園.

http://www.foxconn.com.cn/ReportMedia61.html

富士康郑州科技园举行首次党代会成立党委

2012年05月31日 4:21:49
河南文化产业网5月31日消息:日前, 中国共产党富士康郑州科技园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市委常委、副市长薛云伟出席会议。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富士康郑州科技园第一次代表大会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代表资格审查小组成员名单。根据大会选举办法和计票结果,选出了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党委书记、副书记和党委委员。

薛云伟代表郑州市委、市政府对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区党委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富士康科技集团落户郑州以来,得到了省、市、区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区党委的成立是郑州市乃至河南省非公企业党建史上的一件大事,希望园区党委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富士康郑州园区建设的强大动力,乘势而上,奋发作为,实现企业科学发展。
====================================================================
廣東的富士康也有黨委書記喔! 代表公司向國家輸誠.

http://news.sina.com.cn/c/2017-05-31/doc-ifyfqvmh9591420.shtml

富士康党委书记刘忠先代表:坚持制造业立省 富士康愿和政府一起努力

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到,要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尤其是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坚持制造业立省。广东省党代表、富士康集团党委书记刘忠先在会议期间接受了时代周报记者采访。作为一个与数以十万计工人群众打交道的大型企业党委书记,他称赞这份报告“很接地气”;而作为一家科技企业的管理者,他对报告中提出的“坚持制造业立省”感到鼓舞,表示富士康愿意为此与党和政府一起努力。

洞只會愈來愈大.



美中貿易戰持續升溫,中國倒債潮竟創下歷史新高。高盛最新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在最近短短2個月內就有8家企業出現債務違約狀況,2018年前3季加總,共計19家企業倒債,已經超越2016年18家的紀錄,倒債金額也創史上新高,更巧的是這些公司都是民營企業。

高盛報告指出,今年1月到7月中國共有11家企業債務違約,但在貿易戰衝擊、經濟成長趨緩等事件影響下,8、9月短短2個月間,竟有8家企業接連倒債,包括新光控股、吉林利源精製、剛泰控股都在內,可見中國民營企業出現一波「倒債潮」。

從倒債公司數量來看,今年1到9月中國共有19家企業倒債,已經超越2016年全年18家的紀錄;若從倒債金額來看,財經媒體Zero Hedge指出,中國2018年迄今倒債總額為914億人民幣(約新台幣4063億元),同樣打破2016年全年539億元的紀錄。

高盛報告特別提到,屬於中國官方的「青海省投資集團」今年9月也險些成為倒債企業之一,所幸在倒數最後一刻,順利籌出3億美金支付本金、利息,而下回須繳納3億美金債務的日期為12月11日,若繳不出來,將成為中國第一起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倒債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9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