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USA wrote:
這位難道不知道他喜孜
https://youtu.be/b5EyTqUGXIk
...(恕刪)
鄭淑芳/台北報導
2024年12月21日 週六 上午4:10
集團作帳行情進入最後倒數,有別於其他集團頻作多,基本面遲遲未見好轉的台塑四寶卻逆勢出現集團結帳,不堪賣壓傾巢而出,台塑(1301)、台化(1326)、台塑化(6505)、南亞(1303)20日股價全線潰堤,出現頻破前低走勢,集團市值一夕縮水,今年來市值不但腰斬更蒸發1.18兆元,剩不到1兆元,達9,789.3億元,儼然成為台塑集團史上最嚴峻的寒冬。
台股進入盤跌走勢,不被市場看好的台塑四寶持續下挫,雖說「低價就是最大的利多」,台塑也於18日成功吸引外資進場抄底,買超12,197張,無奈只有一天,隔日外資即反手賣出,並連續賣超二日,20日盤中一度見到36.6元的新低點,以36.7元收盤,跌幅達4.05%。
龍頭遭外資棄守,台塑其他集團股也遭跟進,台化開盤就一舉就跌破30元關卡,終場以最低點28.75元、下跌4.64%作收,同創新低,市值已經跌出上市公司第60名外,達第62名,至於台塑化和南亞跌幅更重,分別達到5.45%、5.62%,拖累上市塑膠類股指數亦同步下挫4.34%。
華冠投顧分析師胡楨宏指出,全球提倡綠色能源與減塑運動,加上美國爭當石油生產大國,削減國際對俄羅斯及伊朗的石油需求,適逢全球經濟浮現衰退疑慮,在供給大於需求的狀況下,中長線石油價格走低,間接影響塑化報價欲振乏力,不利台塑四寶未來展望,是台塑四寶跌跌不休的原因。
雖然基本面浮現疑慮,但為了逆流而上,台塑四寶近期都相繼擁「金」自重,並跟進啟動募資大計,其中最早發動的是台塑化,擬發行114年度無擔保公司債,金額上限為新台幣100億元,藉以募集長期資金償還借款、充實營運資金。
緊接著台化、南亞、台塑也於13、17、19日跟進,決議發行114年度國內無擔保普通公司債,發行總額分別以不超過120、150及100億元為限,若台塑四寶此次發債都達到發行上限,合計募資金額將達470億元,希望藉由籌資度過營運寒冬。
.........
全年虧損恐達627億元 中油新董座方振仁:盼油氣價格反映、提報四年3,500億元增資計畫
2024.11.04 13:39 工商時報 彭暄貽
中油4日上午舉行新任董事長方振仁、總經理張敏布達典禮,由經濟部次長連錦漳監交。方振仁表示,首要任務是力拼第三接收站明年月初其供氣目標,而近年政策吸收所背負的龐大虧損財務包袱也期盼上級機關在油氣價格應給予中油適度反映,並支持財務增資改善計畫,方能持穩貫徹政策任務目標。
方振仁指出,到10月為止,中油稅前虧損達304億元,預估全年虧損約627億元,一年更承擔百億元利息包袱,財務面非常嚴峻。中油除將持續爭取汽油、天然氣價格「適當合理反映」,更期盼政府也能以預算能撥補或增資等;目前中油已提出4年3500億元增資計畫交由經濟部討論、評估。
.......
內銷 為穩住通膨 無法反應 真實 氣價 油價
外銷 供過於求 還要 關稅
川普 上來 不打仗了 油價看跌 還有原油 戰備儲存3個月 庫存 跌價損失
...................
還是金融較穩
..........
謝金河 先生臉書
·
石化業的冬天可能會很久
今天在YouTube上面看到「大陸360度」的專題報導,主題是鎮海煉化二期擴建,斥資1864億人民幣,打造全中國最大的石化產業基地,單是寧波廠就增加5000萬噸的產能。看到這則報導,大家必須有感:台灣石化產業的冬天,可能會比大家預期的還久。
好幾個月前,商業周刊說七個王永慶打敗台塑,其實我在三年前就示警了!我說中國石化業爭相擴廠,過剩產能會把全球的石化業擊垮。不過,2021年石化業仍蒸蒸日上,台塑四寶在中國的獲利都創下歴史新高,我說的話,大家都聽不進去!但危機已經悄然而至。
2022年中國七大石化集團產能全開,石化價格殺成紅海,台化率先出現虧損,接下來是台塑,然後是南亞。其實更慘的是聯成石化,在過去兩年逆勢在中山,鎮江,盤錦,珠海,泰州進行百億大擴廠,如今DOP全面下挫,聯成石化跌至8.92元。
現在更慘的是吳亦圭的台聚集團,台聚跌至10.8元,華夏剩下12元,台達化14.3元,亞聚只有13.5元。SM的台苯剩9.93元,國喬只剩10.45元。整個台灣的石化產業呈現全面崩潰的景象。
照理說,全球石化工業已經哀號遍野,除了台灣,南韓比台灣更慘,樂天石化快出事了。照理說,供給大過需求,產業應減產穩定價格,但是中國的集權體制卻逆向操作,價格愈跌,產能愈開愈多,市場的殺戮也沒有止境。
到20日為止,台塑四寶股價持續破底,把台塑,南亞,台化,台塑石化四家公司加起來,市值跌破一兆元,剩下9790億元,比中華電信多一些,比國泰金的9872億元少,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景象。把台塑相關的9家上市公司市值加總是1.228兆,比一家富邦金控還少,這個現象值得關注!
全球石化工業的大擴廠造成的價格殺戮,不但沒有看到收斂,反而是看不到盡頭⋯⋯
...............
謝大師 說 石化業的冬天可能會很久
大陸360度 鎮海煉化二期的專題報導 我看到一個門道 殘渣油加氫 可以撐30個月 週期超長 生產超低硫燃料油有優勢 又乙烯一套140萬噸 是新3輕的2倍 量大競爭力高 又可以一直複製增產 像 面板 電動車 造船 一樣
2024年09月12日19:56 21世紀經濟報道21財經APP 陳歸詞,曹恩惠
沙烏地阿美加大與中國石化企業合作,2023年來簽署超80億美元合作協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陳歸詞、曹恩惠上海報道
全球最大的油氣公司沙烏地阿美正在加大與中國公司在石化領域的合作。
9月11日,恆力集團和榮盛石化(002493.SZ)分別公佈了與沙烏地阿美的合作進展。其中,恆力集團與沙烏地阿美簽署了一份策略合作協議,旨在重申雙方在今年4月商定的關於前者旗下A股公司恆力石化(600346.SH)百分之十加一股的股權收購計劃;榮盛石化則於沙特阿美簽訂了一份合作開發的框架協議,涉及沙特阿美朱拜爾煉油公司設施擴建的潛在聯合開發。
今年,沙特阿美與前述兩家中國石化巨頭的合作,一度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沙烏地阿美執行長阿敏·納賽爾今年8月也進一步表示,將繼續考慮投資中國的石油化學領域。而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不完全統計,僅在石油化學領域,中國石化(600028.SH)、榮盛石化、東方盛虹(000301.SZ)、石化油服(600871.SH)、恆力石化、山東裕龍石化、華錦集團和盤錦鑫誠集團等中國公司都進入了沙特阿美的「朋友圈」。
事實上,沙烏地阿美近年來正加速推進上下游業務的整合價值,進而促進石油化工策略。且在新能源領域,其亦毫不吝嗇,再生能源、藍氫、碳捕捉及封存等領域均留下了身影。
沙特阿美在華“狂掃貨”
與恆力集團和榮盛石化的合作進展,是沙烏地阿美自去年以來在中國「瘋狂掃貨」的縮影。
根據沙特阿美下游業務總裁穆罕默德·卡塔尼披露,光是2023年,公司就與中國合作夥伴簽署了價值高達80億美元的合作協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發現,沙烏地阿美在華投資可以概括為產業加資本的雙向合作。
在產業端,沙特阿美與多家企業簽署了合作項目。例如,2023年3月,沙特阿美與華錦集團和盤錦鑫誠集團共同出資837億元人民幣建設華錦阿美精細化工及原料工程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將建設1500萬噸/年煉油和165萬噸/年乙烯等共32套製程裝置,預計2025年9月完工;2024年6月,石化油服發佈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國工公司與沙特阿美簽署了沙特國家天然氣管網(MGS)三期管道項目群6包和7包境內採購及施工交鑰匙固定總價合同,金額為11億美元。
在資本端,沙特阿美先後入股多家中國的石化企業。最典型的案例是,2023年3月,沙特阿美全資子公司Aramco Overseas Company BV(下稱AOC)與榮盛石化的控股股東榮盛控股簽署了《股份買賣協議》,榮盛控股擬將其所持有的榮盛石化10%股份以24.3元/股的價格轉讓給AOC,交易總額為246.05億元。截至2024年8月,AOC穩坐榮盛石化第二大股東。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註意到,以入股撬動後續的商業項目合作,是沙烏地阿美過去一年來與中國的石化企業最常見的合作模式。
例如,在入股榮盛石化後,今年1月,沙烏地阿美把收購矛頭對準了榮盛石化全資子公司中金石化不超過50%股權。以此為交換,該公司將旗下全資子公司朱拜勒煉化公司50%股權出售給榮盛石化或關聯人。而這項攬子股權交易的目的,則是希望雙方達成兩家子公司聯合開發擴建計畫的合作。
類似的案例還有不少。 2023年9月,沙烏地阿美與東方盛虹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前者或其關聯方擬收購東方盛虹全資子公司江蘇盛虹石化集團有限公司10%的戰略股權,並在原油等原料的長期採購和供應、化學產品及燃料產品銷售、高附加價值技術許可等方面進行合作;2023年10月,沙特阿美與山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山東裕龍石化有限公司等多方簽署諒解備忘錄,計畫收購山東裕龍石化有限公司10%戰略股權,並向山東裕龍石化提供原油以及其他潛在原料。
而今年4月與恆力集團就恆力石化百分之十加一股的股權收購計劃,被業界視為其與榮盛石化合作模式的複製。儘管雙方截至目前尚未就具體合作安排達成一致,但從股權合作逐步深入業務合作,或在預料之中。
「買買買」背後的陽謀
身為全球最大的油氣沙烏地阿美巨頭,沙烏地阿美坐擁頂級的油氣資源。 2024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油氣總產量24.7億桶。這一數字,甚至遠高於「三桶油」同期產量的總和。
不過,「賣油翁」的角色並不好當。即便沙烏地阿美有著最大的桶油成本優勢,但油價的波動以及產銷量,仍然左右著該公司的核心收入。此外,在全球能源轉型的大趨勢下,石化能源的價值正面臨下降風險。
在此背景下,「價值整合」似乎成為近年來沙烏地阿美熱衷的追求。這種價值包括,推進價值鏈一體化及拓展石油化工業務,並在全球範圍內「捕捉」(註:摘自2024年上半年阿特阿美業績說明材料);推進可再生能源、藍氫、碳捕捉及封存業務組合。
推動石油向石化產品轉化,是沙烏地阿美當前重要策略之一。按照計劃,該公司希望到2035年,可以將每天生產的400萬桶石油轉化為石化產品。而截至今年上半年,沙烏地阿美平均油氣產量為1,240萬桶/日。
實際上,財務數據顯示,沙特阿美目前下游業務(註:主要包括煉油和石化製造、供應和貿易、基礎油和潤滑油、零售、分銷和發電、物流以及向國際和國內客戶銷售原油和相關服務)是該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根據中期報告,該公司今年上半年下游業務為4,509.95億沙特里亞爾,較去年同期成長6.04%,佔業務收入比例超過54%。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石化產品消費市場與石化產業大國,被視為沙烏地阿拉伯在下游業務和石油化學領域取得長期成功的重要合作夥伴。同時,沙特阿美也看到了正在推動能源轉型的中國對石化產品的巨大需求。
業內人士指出,煉油是整個石化產業的基礎,下游產品連結幾乎所有的製造業產業,也包括光電、晶片、醫療等高技術產業,是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根基。而自沙烏地阿拉伯「2030願景」發布後,由於經濟結構互補性強、發展策略契合度高,中國於是便成為沙烏地阿拉伯海外投資重點關注的市場。
從上述與中國企業的合作案例中不難看出,沙特阿美與中國的石化企業就原油供應、化工產品生產與研發、煉化項目建設、能源技術創新等領域「各取所需」。那麼,沙烏地阿美為何如此青睞中國的石化企業?
其實,雙方合作的邏輯也不難理解──透過股權層面的深度綁定來投資中國的石化企業,可以滿足沙特阿美向中國市場銷售原油的需求;而中國的石化企業因不具備上游開採資格,與沙特阿美的合作既獲得了資金的注入,也保障了上游原油的供應。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能源轉型將進一步提升對石化產品的需求。
今年8月份,阿敏·納賽爾曾公開表示,「中國正在推進太陽能板、電池等能源轉型技術,這些新技術需要使用更多的塑膠和其他石油衍生品,這是吸引我們投資的原因。公司正在考慮在一些中國的投資,將於今年和明年適時宣布。
.............
2024/11/20 17:01:16
美通社 贊助提供
新建項目預計將於 2030 年底全面投入運營
煉油石化一體化項目將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化學品產量
聯合裝置預計每年為古雷石化基地提供約 500 萬噸原料
沙特阿拉伯達蘭2024年11月20日 /美通社/ -- 世界領先的能源化工公司沙特阿美、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化)與福建煉油化工有限公司(福建煉化)共同啟動煉油石化一體化項目,奠基儀式今天在中國福建舉行。
項目包括1600萬噸/年(32萬桶/日)煉油裝置、150萬噸/年乙烯裝置、200萬噸/年對二甲苯裝置和下游衍生物生產裝置,以及一個30萬噸的原油碼頭。 福建煉化是由中國石化和福建省石油化學工業有限公司按50%:50%的比例合資建設的煉化一體化企業。 福建煉化持有新合資企業50%的股份,沙特阿美與中國石化各分別持有25%的股份。項目預計將於2030年底全面投產。
沙特阿美下游業務總裁穆罕默德•卡塔尼表示:「基於我們與中國石化和福建煉化的堅實的合作基礎,今天的奠基儀式標誌著沙特阿美在中國投資邁出了新的一步,下游業務版圖日益擴大。我們計劃每日向中國供應100多萬桶原油,並有能力大幅提高化學品轉換率,從而加強沙特阿美作為中國長期可靠合作夥伴的地位,助力中國高質量發展。此外,這也推進了我們石油化工戰略的實施,通過這一戰略,我們計劃將更多的原油用於滿足全球範圍內不斷增長的的石化產品需求。」
中國石化董事長馬永生表示:「中國石化和沙特阿美都是推動石油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堅定篤行者。沙特阿美加入該項目,有利於為項目提供長期穩定有競爭力的原料,有利於推動古雷石化基地的進一步健康發展。該項目成功合作將成為踐行中沙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構建中國的雙循環戰略的新里程碑。」
..........
塑化 新計畫 一直跑出來
到處都是王永慶 金主之一 是沙烏地 阿美 一條龍生產
建設 蓋廠工人 一直有飯吃
沙烏地 賣成品 總比賣原油好 中國失業 外送小哥太多 一些去做蓋廠工人 消化一些 有趣
四大金控中信金、玉山金、國泰金、凱基金控聯合…後面要來,請繳會員會…
不知那要幹嘛…
台北101股權結構中,公股銀行持股52.08%,民股股東則持股47.92%,而伊藤忠在2018年收購頂新持有台北101大樓的37.2%股權,就是最大單一股東,雖然今年初轉讓5%持股予西松台灣投資,持股比由37%降至32%,但在董事會中仍有5席董事。
立委郭國文今在財委會表示,伊藤忠在今年轉讓持股後,仍要持續處分持股,特定對象是中國信託,但受限於規定,可能最多只能買5%,其他持股還會找其他人買。
2024-12-24 11:30 中央社/ 華盛頓23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政府今天宣布對中國製造的「成熟製程」(legacy)晶片展開貿易調查,可能將對中國晶片徵收更多關稅。北京譴責此舉是「保護主義」,矢言捍衛自身利益。
路透社報導,拜登政府官員指出,在總統當選人川普1月20日就職前4週啟動的調查是基於301條款(Section 301)所展開,將於1月移交給他的政府完成。
成熟製程晶片採用10多年前的舊製造工藝,通常比用於人工智慧(AI)裝置或精密的微處理器晶片單純得多。
報導指出,此舉可能為川普提供一個現成途徑,開始對中國進口產品開徵他揚言的60%高額關稅。
即將卸任的總統拜登已宣布從明年1月1日起對中國半導體徵收50%的關稅,他的政府也已加強對先進AI、記憶體晶片和晶片製造設備的出口限制。
法新社報導,美國今天表示,對中國的半導體產業政策展開調查的理由是,擔心北京正在採取「廣泛的反競爭和非市場手段」來傷害其他經濟體。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表示,這項調查聚焦於基礎半導體和中國採取的行動是否對美國商業構成負擔。從汽車到醫療裝置等許多產品都涉及到基礎半導體。
貿易代表署說,對北京做法恐損害「美國產業與勞工的競爭力、美國關鍵供應鏈以及美國經濟安全」感到擔憂。
貿易代表署表示,在短短6年內,中國「在基礎邏輯半導體產能的全球份額翻了近一倍」。
貿易代表署補充說,根據已曝光的新廠,預計到2029年前,中國將占全球產能的一半左右,而這種擴張「已經阻礙了以市場為導向的參與者投資」。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表示,這項調查目的在於保護美國和其他半導體生產商免受中國政府主導的大規模國內晶片供應增加影響。
她說:「我們一次又一次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全球市場主導地位為目標,對各行各業的非市場政策和做法構成有害影響。」
戴琪告訴記者,前有鋼鐵、鋁、太陽能電池及電動車為鑑,現在則是半導體。
她補充說:「這將使中國企業快速擴張產能並刻意提供低價晶片,此舉恐大幅傷害、甚至消滅公平和市場導向的競爭力。」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說,針對美國半導體供應鏈的分析發現,2/3的美國產品含有中國製造的基礎晶片。
她還說:「約有一半的(美國)企業不清楚自家產品是否含有中國晶片。」
近年來,拜登一直尋求強化美國晶片製造能力,以減少對其他國家的依賴。
這項最新調查初步將聚焦於中國的基礎半導體生產,包括在醫療設備和汽車等其他產品的使用程度。
貿易代表署說,這項調查預料也會將北京對半導體製造投入的政策,是否「對美國商業造成負擔或限制」納入考量,官員將有1年時間進行調查,並決定如何應對。
北京譴責此舉是「保護主義」,矢言捍衛自身利益,並敦促華府停止「錯誤舉措」。
川普在2018年和2019年曾引用1974年貿易法(TradeAct of 1974)的301條款,對價值約37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高達25%的關稅,引發美中之間近3年的貿易戰。
..............
Special301 是美國的的尚方寶劍 要抽多少稅 就多少
是美國老大 特有 世貿組織 無法管 所以叫 Special
台股跌深都反彈 301條款 對台灣是利多 看來中美 各搞各的產業鏈
金融跟漲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
管得動民營銀行,管不動行政院控制的公股銀行,是這樣嗎?
......................(恕刪)
這個......
應該是恰恰相反
公股金控、銀行的董、總名義上雖由財政部指派,事實上是行政院長欽點的,有時候層級也許直達頂峰
公股金控、銀行董、總不敢不聽指令的,政院要公股銀行幹什麼、絕對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
不好管的反而是民營銀行、金控
高層會致力於政商關係的經營
拿捏不好,金管會高管的位子坐不穩
金管會檢查局長8月將提前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