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osyracuse wrote:
外資大砍壽險股潤泰也...(恕刪)
外資狂賣應不是認為全被歸類在壽險股, 而是 董事會決議 轉投資 47億認列潤成,差9億就是一個股本額度,以Q1 財務報表資本公積125億來看, 扣除31億股息,再扣轉投資47億,潤泰全剩下的公積金約47億,如果今年 南山的情況還像去年狀況,股息 可能不大樂觀.
而最近融資持續 擴大增幅 , 類似之前潤泰新下跌的情況, 外資持續賣融資持續增加, 往下機會還是有的.
但,另看全Q1資產負債表, 股本56.4億, 保留盈餘還有410億, 其中未分配盈餘為171億, 扣除其他權益損失105 億仍存66億. 兩年之後10年之约到期之後(2021), 南山人壽不管上不上市, 都是個金雞母.
kaod wrote:
潤泰新潤泰全的股東手上的餅並沒有變少
比如說本來潤泰新股東每一股有:(其他資產+潤成30元+現金5元)
增資之後變成:(其他資產+潤成35元)...(恕刪)
照你這種獨特的觀點,所有股東無限制增資公司,你這公式還是成立,但是這樣有意義嗎?



我本來持有1張就能吃到1單位餅,沒事要加新錢進去,還是只能吃1單位餅,你很喜歡這樣?
即使你從母公司看,因為是從母公司拿現金出去給子公司增資,母公司原股東似乎沒額外付錢,但是為什麼母公司不把這現金拿去做更好的投資收取更高回報(再不然如果不知如何更有效運用,配息給股東自行運用也好)?而必須投入一個產餅量不會變大的子公司?你喜歡你投資的公司這樣用錢?早說嘛!你把你所有的錢給我,我一定讓你滿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