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台灣資產不避險嗎?
XD賴皮..嘴巴再硬一點
習胖胖會不會動手啊
我7月機票都買好了

還好AIT離我家不遠..
不過我還有家人在台灣


狼來了喊久了..那天真的來了就好笑了

看到賴皮穿TAIWAN的外套
你伯就一肚子火..裝模作樣
中華民國擺在那
要麼就有種喊獨立..搞一些小動作..有屁用?
美國總統軍隊視察..要穿軍外套也是穿美軍公發外套
看到賭爛轉台
tcwu
蔣胖的都是選milk cow 越大越吸"睛" [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我就是愛拍照
[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tcwu wrote:
你台灣資產不避險嗎?XD...(恕刪)


民進黨對大陸政治立場就算正確,也不代表內政可以亂搞。政治只有立場,沒有真理。討論到最後也只能各說各話。台灣對美中只有四種可能:
不親美也不親中:這個不可能
親美反中:民進黨
反美親中:國民黨
(親中下面還有很多變化:不反中,和中,到統一,有很多不一樣的親中)
美中兩邊討好:超高難度

反美問題很大,基本上也走不下去。
所以大概是親美和中最安全。
問題是美國現在反中呀,要怎麼搞?
跟著大哥搞中國嗎?還是當做沒看到?
都不容易。

不過民進黨用外交立場凝聚力量,
再靠這個去搞一個明明只是內政問題的群眾運動,
這算合理嗎?
以前服貿也還算和外交立場有關。
這次有啥屁關係?
jerry040161
國民黨沒有到反美啦,應該算和美
我就是愛拍照
大頭兵兩年。預官考試忘了去。通知書被我丟到床下去了。
這也太扯
關鍵時刻
竟然說

一件皮衣抗軍演

我還以為真的賴"皮"
結果是只愛穿皮衣的黃仁勳

LKK我也一堆皮衣

20年國債剛剛也買到
開盤時沒那種可以只買$1K的現貨
因為我只有2K到期的國債5%多低於6個月的
買面息4.625%的
個人戶頭啦
agency bond息較優但不好賣只好買國債

國債跟大部分的agency bond都免州稅





國債流通性就是強
我現買還可以現賣
不過這是個人戶頭不敢亂來


我就是愛拍照
真的是想太多。什麼護國神山也都是假的啦。自嗨一下而已。台積電是有多值錢?笑死。隨便美國七巨頭拉出來都超過,沒台積電其實真的不會怎樣。能用台積的還不都美國企業?沒台積,各家的競爭優勢又不會變。那有差?
差一點忘了查一下我的金雞母
愛大的小雞...

Radnor, PA, May 23, 2024
Lincoln Financial Group (NYSE:LNC) announced today that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f Lincoln National Corporation declared a quarterly cash dividend of $0.45這是斜體字 per share on the corporation’s common stock. The dividend on the common stock will be payable August 1, 2024 to shareholders of record at the close of business on July 10, 2024.

還好今天跌600點是聯準會夏天可能不砍息
Stocks and bonds both tumbled Thursday as investor hopes for a summer rate cut from the Federal Reserve continue to fade. The Dow tumbled by more than 600 points Thursday, notching its worst day of 2024, as all three major indexes closed lower


7/10前只要LNC股價低於$35
我就可以收股息

沒辦法收息我就頭痛
那麼一大筆錢不知道要怎麼花

還沒去看LNC年度股東會講什麼
我看到砍息前股息都不會增加
甚至要到2027先贖回特別股前都不會增加股息
LNC的計息固定在0.45一股


Our top priority in 2023 was to repair and rebuild our balance sheet, and I am pleased that we ended the year with a risk-based capital (“RBC”) ratio of 407%, a 30-point increase in RBC from year-end 2022 and exceeding our target of 400%. In November 2023, we closed a $28 billion reinsurance transaction with Fortitude Reinsurance Company, Ltd., which was an important driver of the improvement. This transaction was a significant milestone for Lincoln, marking a large step forward in our efforts to de-risk and strengthen our balance sheet, and to improve our ongoing free cash flow. In December 2023, we entered into an agreement to sell our wealth management business to Osaic Holdings, Inc. This sale is expected to provide a capital benefit of at least $700 million upon closing, which is anticipated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4, with no material impact on our earnings or ongoing free cash flow. When it is finalized, we expect a further improvement in our RBC ratio and increased financial
flexibility.

百萬富翁
Record-high contributions and a healthy stock market are boosting retirement savings for some, at a time when Americans feel they need a bigger nest egg than ever before.

There are now 485,000 retirement accounts with at least $1 million — up 43% from 340,000 401(k)-created millionaires a year ago, according to new data published by Fidelity Investments on Thursday.

This still falls short of the $1.46 million U.S. adults believe they’ll need to retire comfortably, according to a recent study by financial service firm Northwestern Mutual.

Younger generations are recognizing the value of starting to save up early, given that the 401(k) millionaires have had their plans for an average of 26 years, with an average contribution rate of 17%.
英英間LKK
台灣人買預扣稅30%,就不划算。我們要找價差多的。
tcwu
去年買是0.7x8%=5.6%..然後降息時股價漲[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而且LNC去年就該買了..當然你要賺更大的這種股息股是看不上眼..但一年一股賺$10以上也是很優..無太大風險
在2015年的某一天,Joseph只有3歲的兒子對家裡的Alexa(亞馬遜公司推出的一款智慧型助理)說:「幫我播一首歌」,讓Joseph驚訝的是,儘管兒子的發音還不是很清楚,Alexa竟聽懂了這個指令。



「那時候我想到的問題是,為什麼Alexa可以聽懂一個3歲小孩的話,但我用蘋果的Siri都4、5年了,它老是聽錯我的意思?」為了找出問題的答案,Joseph開始翻閱報告,發現其中的差異點在於Alexa採用人工智慧的自然語言處理(NLP)技術與圖形處理器 (GPU)。

Alexa聽懂兒子童言童語 基金經理人找答案也找到投資契機

想更深入了解這項技術的他,便馬上搭上飛機前往鹽湖城,與人正在參加高性能計算、網路、儲存和分析國際會議(ACM/IEEE Supercomputing Conference)的輝達創辦人黃仁勳碰面。

「我跟他足足聊了2小時,過程中沒有其它投資人來敲門打擾。其實,當時的他對於人工智慧潛在的商機有多大,也說不太清楚。」

不過,Joseph聽完之後判斷,不管黃仁勳有多樂觀,潛在的商機很可能超出想像,就像當時人們低估蘋果創辦人賈伯斯與蘋果手機帶來的影響一樣。

緊接著他又前往Google拜訪,詢問是否有人工智慧發展的專家,可以聊一聊相關商機?Google派出Google Brain(谷歌大腦,負責研究深度學習與人工智慧的研究專案團隊)的共同創辦人Greg Corrado來接待他,Greg Corrado興奮地分享:「這將是史上頭一次,電腦有辦法跟人類一樣聽見與看見。」

經過整年的研究與探訪,摩根美國科技基金在2016年、輝達股價還低於40美元之時,開始投資輝達;在8年後的今天,摩根美國科技基金光靠一檔輝達股票,估計賺進數十億美元。

摩根美國科技基金經理人Joseph Wilson。
輝達股票買在40美元以下 他竟說:現在還是便宜價
在輝達股價不到40美元時就開始投資,當Joseph被問到:「輝達股價已在近千美元,會不會覺得太貴了?」他回答:「如果你著眼的是輝達過去的獲利能力,那股價就是貴,但如果你展望的是它未來的獲利能力,現在輝達的股價可能比6個月前或9個月前還要便宜。」
在Joseph的眼中,人工智慧的發展還在初期(day one),後續仍有大好前程。
他也分析,過去大家在投資科技產業股票時,會定義為「產業主題」(sector);然而,因為人工智慧帶來的改變將是跨國界、跨產業的,包括醫療保健、金融服務、保險業、製造業、能源產業…等,都將受惠人工智慧發展,對他來說,投資科技產業是長期成長主題(secular)。
tcwu wrote:
在輝達股價不到40美元時就開始投資,當Joseph被問到:「輝達股價已在近千美元,會不會覺得太貴了?」他回答:「如果你著眼的是輝達過去的獲利能力,那股價就是貴,但如果你展望的是它未來的獲利能力,現在輝達的股價可能比6個月前或9個月前還要便宜。」
在Joseph的眼中,人工智慧的發展還在初期(day one),後續仍有大好前程。
他也分析,過去大家在投資科技產業股票時,會定義為「產業主題」(sector);然而,因為人工智慧帶來的改變將是跨國界、跨產業的,包括醫療保健、金融服務、保險業、製造業、能源產業…等,都將受惠人工智慧發展,對他來說,投資科技產業是長期成長主題(secular)。

一言以蔽之:「畫大餅」

問題永遠不在於市場最終有多大,而是能成長多快。
(最終是什麼時候?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貨幣永遠都是貶值的,名目營業額隨著時間會愈來愈多,
但能不能一直超越平均?
.com 年代的Cisco 和網路資料的成長,難道沒有實現嗎?
問題股價呢?
Qualcomm 的3G/4G/5G 不也很成功,
但股價有一直維持1999年那年的成長率嗎?也沒有嘛。


tcwu wrote:
There are now 485,000 retirement accounts with at least $1 million — up 43% from 340,000 401(k)-created millionaires a year ago, according to new data published by Fidelity Investments on Thursday.


全美國有大約七千兩百萬個401K 帳戶。所以大概千分之六吧?

(出處: https://www.ebri.org/docs/default-source/by-the-numbers/ebri_rsrc_facts-and-figures_011923.pdf?sfvrsn=9b6b392f_8)
There were 142.3 million total participants in private pension plans (defined benefit and defined
contribution) in 2020, representing $11.9 trillion, including 97.3 million who were active
participants.1 In 2022, 52 percent of private-industry workers participated in a retirement plan.2

。There were 31.9 million defined benefit (DB) plan participants in 2020, including 12.01
million private-sector workers who are active participants in a DB plan. 3

。 Forty-eight percent of private industry workers participated in a defined contribution
(DC) plan in 2022.4 There were 85.3 million private-sector workers who were active
participants in a DC plan in 2020. This includes 72.2 million private-sector workers who
were active participants in 401(k) plans.


百萬美元在加州已經不值錢了。

這世上沒通膨的東西還真不多。
以前保時捷多稀奇,現在到處都是。

九幾年我在佛州時,常去吃一家中餐館,
老板的弟弟,找不到老婆,有錢沒地方花
買了台保時捷還是法拉利?記得是15萬美元,
比我當年買的40坪公寓還貴得多了。(十萬美元)
可是現在保時捷好像也還是差不多這個價錢。
但我當年那間房子已經要22萬美元了。
這樣看,保時捷也通膨了

現在連文憑都通膨,學士滿地走,碩士多如狗。
錢更不用說了。

看來看去,房地產還真是蠻不錯的抗通膨資產。
tcwu
收股息抗通膨.也是不錯的一招.畢竟要買房的資金須更大筆
拍照大

教主已經打算今天出清AMD了
我就是愛拍照
老黃都2T了,後面肉太少了。不如改找別的。
johanneschuang
老黃再翻一倍,變4T。不要說不可能,邪惡第五波時,什麼都有可能
夭壽了
LNC股價又破$32..慢慢朝$35靠近
拜託你7/10前可不要破$35啊
還有6週

9/20的CALL我有258+26+3=287單
股息快要13K啊

LNC剛剛52週新高了$32.46
我這是哭笑不得啊

英英間LKK大..
你去年要是有跟著看特別股FB
(忘記那時候在這棟樓提LNC)
現在就不會說也要賺資本利得
我去年買價就設定攤到在$22.50股息殖利率剛好8%

就是這個8%殖利率
害我都看不上其他股
根本是全心全意在LNC上
當然要賺大錢
這一種保險股絕對不是首選
我是要收息目標不同
收息來過日子..這種股算是很穩

慘了被提前CALL的話
能收股息最是撿到寶
收不到股息也認了
只是100萬現金到時候不知道如何處理
如何再進場LNC..真的會頭痛死
johanneschuang wrote:
拍照大

教主已經打算今天出清AMD了




這是他昨天在reddit 上的發文。
沒看到他這麼說呀?

不過據他更早之前說他的NVDA 只有幾百股(那時還比我少)
這樣算起來好像又不太對。
應該最近又買了NVDA吧?
如果沒有的話,他不就只有不到四百萬美元在AMD上?

更早一些的線索:







這樣算起來,他的部位跟我差不了太多。可能多個10-20%吧?
沒太大的本質上的區別。
所以他之前說賣掉一半或1/3 應該是有賣掉了。

我就是愛拍照
除非你敢冒破產的風險,否則要發財,也是要一歩一歩來的。先發小財,再發中財,最後再發大財。小資本要一次就嵪一把大的,風險當然高。
johanneschuang
ptt股版有最新消息,應該是高歌離席了
tcwu wrote:
如何再進場LNC..真的會頭痛死

再進場的問題其實要(可以)這樣想:
你總有一天也會在最接近高點時賣掉LNC的。
而你再怎麼厲害,也不可能全部都賣在最最最高點。

這個再進場的少賺到的價差,
完全可以算到你不可能賣到最高點這件事上

都是一樣的。
不可能從最低點到最高點,吃到完完整整的利潤的。

能吃到80%,就算是很幸運,很成功的一趟了。

所以我AMD被賣光,183再進場,我也一樣沒什麼壓力。
不會說現在163,我就有賠錢的壓力。
就是少賺而已嘛。

我NVDA 那不是少賺更多?
但你那時看,前年12月下旬,股價150進場,
去年2023年,二月底漲到 $230 時,賣個一年後 $300 的Call
還有$35 元權利金可拿,一年半賺一倍多,哪有什麼問題?

當然啦,事後看來大家都知道,
問題是出在AI出來以後,沒有停損Call ,
最後才會少賺那麼多。

但我年初停損掉Call 時,股價在$600 -$700,之後也還盤了很久。
後面這$300-$400元也不是那麼容易賺的。
tcwu
[謝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9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