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mata wrote:
吃了 3 根綠, 回來 1 根紅.
明天呢?
商業周刊
更新時間: 2025年4月10日 週四 下午3:54
「全球化和自由貿易時代已死!」《財星》(Fortune)在川普對等關稅宣布後如是說。
「我過去假設未來會像過去,但這一次,沒有人知道6個月後的規則會是什麼。」橡樹資本聯合創始人霍華德.馬克(Howard Marks)表示。
一場近百年來最大的經濟核爆來了!它,對以外銷貿易為主的台灣極其不利。台灣靠著自由貿易走入全世界,如今,孕育台灣企業的環境可能驟然消失。
情況到底有多緊張?1930年代,美國總統胡佛對各國祭出關稅,導致經濟大蕭條。如今川普關稅,恐怕也會導致同樣後果。
越南零關稅求饒,川普親信:遠遠不夠!
風暴起點是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全球各國實施對等關稅,從東南亞到歐洲,從南極企鵝島到非洲賴索托,它對全球上百個經濟體祭出無差別攻擊。
編按:4/9川普宣布暫停對75國徵收對等關稅90天,關稅降至10%。
但這不是簡單的加徵關稅,而是宣告自二戰後發展至今的全球自由貿易秩序被瓦解了,「川普對等關稅發出了一個明確訊息:全球化時代已經結束。」《華爾街日報》如是說。
其中,越南被美國徵收46%對等關稅,該國政府喊出取消所有美國進口商品的關稅方式求饒,寧願承擔美國產品傾銷的後果,但白宮高級貿易與製造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竟表態,這個條件遠遠不夠,因為美國與越南貿易逆差巨大,問題在於傾銷與貨幣操縱問題。
川普掀起的對等關稅戰,有談判餘地,但是方向絕對不會變,接下來,台灣會遭遇到什麼衝擊?
賣一台賠一台,寧掉市占也要暫停出貨
短期,台商一定會面臨成本上揚的狀況,而且情況比大家想像來得快。
4月7日上班日的第一天,包括華碩、微星等台灣筆電品牌商已確認,暫停出貨到美國,先用當地庫存慢慢賣。即便,4月9日關稅開徵後仍有緩衝期,但是,現在貨物都塞在機場與港口,沒人敢賭,如果無法及時清關(指貨物通過一國海關機構的過程),「那就等於賣一台、虧一台。」一名台灣筆電廠的副總經理說。
大家寧願失去市場占有率,也不要跟獲利作對。
更多廠商已傳出,客戶要求立刻空運出貨準備庫存,4月10日之後就不再拉貨,接下來,台灣中小企業將面臨現金流能否撐過這段動盪期的考驗。「現金流至少要撐過3個月才夠。」一位中小企業主說。
「這3個月,很多中小企業幾乎沒辦法做生意,」研華科技共同創辦人何春盛表示,「如果未來情況沒有轉圜,我認為很多台灣公司,尤其中小企業,可能會因此倒閉。」影響範圍之大,涵蓋了台灣所有出口產業。
當iPhone變7萬元⋯停滯性通膨恐再現
而且,大家最害怕的還在後面,川普想從關稅起始,推翻目前的國際貿易規則,為美國的債務與減稅政策爭取更多資源,但這套關稅是「七傷拳」,會重傷美國經濟。當進口產品越來越貴,這只會讓美國人的購買力下滑,連帶打擊對相關產品的需求。
大家最擔心的是,「停滯性通膨」再現——經濟成長停滯、物價上漲。
「川普這樣硬幹,我比較擔心的是,高關稅可能會造成美國通膨、引發消費力緊縮,」一名電子五哥副總經理說。
以蘋果手機iPhone 16 Pro為例,據《華爾街日報》引述專家計算,其內部所有硬體成本加上組裝測試,成本為580美元。如今美國對中國加徵54%關稅,成本將因此暴漲至850美元。如果蘋果不漲價,利潤將大幅縮水。未來一支iPhone,在美國售價可能超過新台幣7萬元。
「我們的貨都已經到了港口,突然接到美國客戶來電,要我們千萬別出貨,否則會被課關稅。」這是一名生產健身器材的業者,向商周談起在清明連假期間的遭遇。
川普關稅大刀揮向全球,迫使台灣出口模式關機中,雖然,台灣不是最高關稅國,但危險程度卻比同樣內需市場小、須仰賴國際市場,屬小型開放經濟體的新加坡更甚:因台灣更依賴製造與出口、更依賴美國市場,還有美中台三方關係複雜的政治習題。
接下來,川普還有可能對這波暫時豁免的半導體「出手」,將炮火擴及台積電等護國群山。若台灣無法做出更好的槓桿,我們很可能從最靈活的小國,變成最孤獨的島嶼⋯。
製作人●呂國禎 文●楊少強、曹博凱、侯良儒
.............
中國 加1 大家產能外移 現在可能要去墨西哥 找地方 蓋廠有折舊 且廠 愈開愈多 產能過剩 老外爽喝咖啡 還要拍川普馬屁
昨晚看一節目 問外資金童 如何操作 他說 如果睡得著 就抱 川普會突然改變 股價暴衝 他猜越南 沒想到是除中國以外 問AI 伺服器 台灣佔90% 但有16家參展 會不會太多家都來做 他說看供需 有新應用會好些 聽的毛毛的 我抱上又抱下
債券呢 說是 求現 因為相對損失最少 及套利的基差交易停損 又老共還快8000億美債 怕它拋售 給川普難看
這次 川普 鬆一下 美債也許有關係
金融股 希望伊波到底 我要換點外幣去存 分散風險
[NOWnews今日新聞] 國泰金控今(10)日公布今年第一季財報,表現相當亮眼。3月單月稅後純益達98.4億元,累計第一季獲利321.2億元,每股盈餘(EPS)達2.17元。其中,產險、銀行、投信繳出新高成績單,展現集團穩健經營的實力。
壽險方面,國泰人壽3月單月賺進56.8億元,第一季稅後純益累計182.4億元。獲利主要來自資本利得、穩定的經常性收益,以及避險操作得宜;此外,3月初年度保費與等價保費分別為213億元與68億元,維持強勁成長。
國泰世華銀行也繳出亮眼成績,第一季稅後淨利達121.8億元,年成長17%,創下同期新高。受惠於放款成長與資金成本下降,淨利息收入雙位數成長;財富管理表現也很不錯,保險、基金銷量增長,信用卡業務持續成長,CUBE卡累計流通卡數超過600萬張。資產品質方面也很穩健,逾放比率僅0.13%。
國泰產險第一季也賺得不錯,單季稅後純益達10.7億元,年增23%,同樣創下歷史新高。核心保險商品如車險、火險、工程險等皆穩健成長,背後關鍵在於強調風險控管與價值導向。雖然市場近期因關稅政策與經濟數據波動劇烈,投資團隊仍持續審慎布局以控制風險。
國泰證券雖受到市場觀望氣氛影響,第一季稅後純益小幅下滑至8.8億元,不過仍創下台股經紀市占率同期新高、達4.29%;同時,複委託交易量年增近6成,維持市占第一。展望未來,公司將持續貼近客戶需求,穩健發展自營與承銷業務。
國泰投信也表現不俗,第一季稅後純益7.4億元,年增28%,為歷年同期新高。總管理資產規模達2.2兆元,年增20%。
轉貼:今日新聞 記者林奇/台北報導
富邦金 (2881-TW) 今 (10) 日公布 2025 年 3 月自結稅後純益 111.1 億元,創下歷史單月次高紀錄,面對今年以來金融市場震盪,富邦金展現穩健經營成效,累計前 3 月稅後純益 411.1 億元、年成長 35%,每股稅後純益 (EPS) 為 3.01 元,勇奪金控獲利三冠王寶座。各子公司營運績效亮眼,富邦人壽 3 月稅後純益創下歷史新高,台北富邦銀行 3 月及前 3 月稅後純益皆創歷年同期新高。
富邦金指出,富邦人壽股票投資部位自年初持續調節,資本利得帶動第一季獲利成長兼具風險管控成效,4 月美國宣布對等關稅相關措施,範圍及規模遠超過市場預期,造成全球市場大幅震盪。富邦金致力穩健經營,協助客戶掌握市場動態、部位管控及提供各項金融服務支持,以因應市場不確定性及劇烈變化,支持客戶布局發展並深化長期關係。
富邦人壽 3 月稅後純益為 91.8 億元,累計稅後純益為 273.6 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 125% 及 57%,創下歷年 3 月最高及累計前 3 月第三高紀錄。本月主要投資收益來源為利息收入、國內外股票及基金資本利得、基金配息收入、股票股利收入及兌換利益。
股市方面,基於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等因素,富壽國內、外股票部位在 3 月已實現部分資本利得、降低暴險,4 月 2 日美國對等關稅的高稅率出乎預期,川普有意透過大規模的關稅政策,重塑全球供應鏈,惟目前保留與各國談判空間,研判後續關稅措施仍有調整可能,但不確定性仍高,後續將緊密觀察市場變化、調整策略。
債市方面,關稅政策不確定性上升,3 月公債利率呈現區間震盪,富壽已把握今年利率高檔時點,增加債券部位,提高未來經常性收益利基,並維持充足資金,以因應後續市況變化。匯市方面,美國政策反覆,風險性資產波動加劇,外資持續賣超台股匯出,造成美元兌台幣走強,貢獻本月匯兌利得。
富邦人壽個體累計前 3 月初年度保費收入 (First Year Premium) 達 350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24%,總保費收入 (Total Premium) 達 996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11%,預估皆排名業界第二;3 月初年度保費 99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1%,另續年度保費 (Renewal Year Premium) 受惠於分期繳比重持續提升,較去年同期成長 10%,單 3 月總保費收入 299 億元,較去年同期亦成長 7%,預估皆排名業界第二。
富邦人壽商品策略持續聚焦分期繳及保障型商品,帶動累計前 3 月初年度等價保費收入 (FYPE) 達 173 億,較去年同期成長 28%。3 月底淨值比率高於 10%,RBC 超過 400%,整體資本水準日益充足。
北富銀 3 月稅後純益 30.7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28%,累計稅後純益突破百億、達 101.2 億元,年增 24%,累計獲利續創歷史新高,主要是存放款規模成長及淨利差提升,財管商品銷售及信用卡簽帳金額亦持續穩健成長。第一季利息淨收益及手續費淨收益分別較同期成長 10% 及 19%,帶動整體營收較同期成長 13%。截至 3 月底逾放比率為 0.13%,備抵呆帳覆蓋率為 1039%,維持良好資產品質。
富邦產險 3 月稅後純益 4.4 億元,累計稅後純益 16.2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21%。在強化業務品質篩選與風險管控下,各項業務穩健發展,保險本業收入持續提升。業務表現方面,3 月整體簽單保費 59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16%,其中以商業火險成長 241% 表現最亮眼,帶動企業保險簽單保費較去年同期成長 41%。累計前 3 月簽單保費收入 192.5 億元,年成長 15%,簽單市佔率 25.4%,較去年同期增加 0.7%,續居市場龍頭。
富邦證券 3 月稅後純益 3.7 億元,累計稅後純益 16.6 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 29%,主因 3 月全球股市受川普關稅政策言論影響,股市震盪走跌,3 月台股加權指數較去年底已跌逾 2300 點,累計前 3 月台股日均值年減 6%,影響證券經紀收入、金融資產部位損益較去年同期減少。
轉貼:鉅亨網記者陳于晴 台北 2025-04-10 17:38
2025.04.10 18:46 工商時報 黃欣
關稅戰蔓延,大陸反制美國再出招,大陸國家電影局10日晚間宣布,將適度減少美國影片進口數量。
央視新聞報導,大陸國家電影局發言人表示,美國政府對中國濫施關稅的錯誤行徑,勢必會令中國觀眾對美國影片好感度進一步降低。該局將遵循市場規律,尊重觀眾選擇,適度減少美國影片進口數量。
發言人並稱,中國是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始終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將引進世界更多國家優秀影片,滿足市場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8日美國加徵關稅生效前,具中國官方背景的微信公眾號「牛彈琴」透露的中方反制美國6大招中,就包括禁止美國電影進口。其提出的反制措施包括:一、大幅加徵美國黃豆、高粱等農產品關稅;禁止美禽肉輸華;三、暫停中美芬太尼合作;四、服貿領域反制措施;五、禁止美國電影進口;六、調查美企在中國知識產權獲益情況。
從目前官方公布的反制手段來看,除了美國電影減少進口,日前杜邦中國遭中方祭出反壟斷調查,外媒亦透露服貿領域反制措施也在著手進行中。下階段可能鎖定的方向則是美國農產品與禽肉,以及中美芬太尼合作。
...........
美關稅來襲!陸召開全國出口管制工作會議 拚提升效能
2025.04.10 19:19 工商時報 楊晴安
美國關稅來勢洶洶,中國積極應變。中國商務部公布, 2025年全國出口管制工作會議9日至10日在北京召開。會議總結2024年以來出口管制工作情況,研究部署2025年重點工作,商務部部領導李成鋼出席會議並講話。
會議指出,高度重視出口管制工作,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完善出口管制體系作出重要部署。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嚴峻,商務部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各有關部門、各地方加快完善現代化國家出口管制體系,持續提升出口管制效能,統籌好發展和安全,以高水準安全保障高品質發展。
會議要求,全面貫徹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從完善法律法規、加強物項列管、強化許可執法、加強多雙邊出口管制對話交流、推進合規建設等方面,進一步完善現代化國家出口管制體系,更好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
出口管制 應包括生產管制 寡占 的只要減量5成 價漲5成 加上關稅 真的會通膨 台灣同質性有利 如面板 ..等

新光一直賠,外資一直進
沙灘車、工具機、高球桿頭、螺絲等業者大趕工,搶在90天緩衝期內,對美出貨一次出光
2025.04.11 03:00 工商時報 陳慜蔚 顏瑞田 沈美幸 陳建宇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出現戲劇性轉折,川普在新措施上路第一天突宣布給予部份國家暫緩實施90天,原本慘遭美國客戶退訂、要求暫停出貨的沙灘車、工具機、高球桿頭、螺絲等傳產業者,10日突然短急單湧入,業者產線全部動起來趕工,想搶在這90天的緩衝期內,將今年對美國市場的貨一次出光。
出口導向的傳產業者,因對等關稅之亂,近一周來心情猶如洗三溫暖般,原本前一天盪到谷底的心情,沒想到隔天一早就被美國客戶的下訂電話、訂單傳真給吵醒。
輸美沙灘車大廠光陽,高層10日一早緊急與美國客戶連線討論,達成盡可能在90天內趕工出完一年貨量的默契。光陽表示,除公司自家產能調整,衛星工廠調料、客戶是否有足夠庫存空間等,都仍須協調。除光陽外,另一沙灘車代工大廠宏佳騰也朝此一方向努力,不過目前仍在與客戶溝通當中。
高球桿頭代工業者也緊急對應此一關稅措施的轉變,龍頭復盛、二哥明安10日都接獲客戶通知全面恢復出貨,至於鉅明則未因關稅問題而有變動,「稅前稅後都持續生產、出貨」。
美國對等關稅出現轉圜,受創慘重的精密機械及工具機業鬆口氣,部分廠商還新增美國客戶或代理商下單,業者競相將外銷美國列入優先排程,通知員工4、5月加班,趕在90天緩衝期內出貨。程泰及友嘉兩集團計劃多備美國子公司庫存,上銀多備所有海外子公司庫存。
精密機械及工具機業者原本因對等關稅實施,不少美國外銷訂單遭取消或要求推遲拉貨,所幸川普政府宣布暫緩執行,包括榮田、東台、台灣瀧澤、協易機等工具機廠紛紛與代理商或美國客戶協商重新議價,並將新增或原本接單而暫緩出貨訂單優先排入生產排程,趕在90天緩衝期內裝船出貨。
三鋒總經理郭璦玫指出,三鋒10日接獲不少美國客戶代理商電話,多增10多台訂單,其中有位客戶一口氣下3台大型車床訂單,要求5月底前出貨至美國,三鋒將外銷美國列為優先生產排程。
螺絲業也因為美國暫緩實施對等關稅,有望受惠。業者表示,大陸被美課徵125%超高關稅下,台灣稅率較低,有機會取得轉單,挹注業績。
...........
長榮 漲停 急單
昨天聽總編說 有一傳產老闆 說 美商 除搶貨外 還請廠商 找供應鏈 全產業量都要 快........90天 .
台灣 生產 真的很有韌性 員工 使命必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