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 + 中國 自由貿易區 2010 元旦生效?


ptx wrote:

藉口而已啦,簽了還...(恕刪)


無語啦

不懂基本的經濟規律~
反正因為反對而反對的人
也找不出什替代方案
甚至無關緊要的覺得
簽不簽
加不加入都無所謂
簽了ECFA主權可能會受損;
不簽ECFA經濟可能會受損;
看你要哪一樣吧?
(我個人是覺得有錢比較好,不過也有朋友要當有骨氣的窮人
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台灣現在還在文化大革命
道不同 就鬥臭搞垮抹黑...
地方本位主義
政治領導專業
民粹決定判斷
四五年前有機會跟新加坡簽
但當時政府極堅持用台灣名義
最後當然是破局!
現在想用WTO"台澎金馬"去簽也晚了
人家不鳥你啦
再不跟大陸簽傳產基本上就完了

前面說對方收關稅我們也收
但問題台灣只有賣東西出去才有錢
而我們的產品沒到非買不可不可替代的情況
除非我們現在是賣天頂星科技
那價格隨便你要多高就多高
有些大大說得真好,小弟受教了
東協+3 or 4對台灣有沒有影響?說沒影響絕對是騙人的
而且經過這次風災之後,如果政策改變的話,影響就更大

其實不用擔心這些,因為這不是我們小老百姓可以解決的
政治真是最黑,可以讓聰明人也干願受其驅使,即使心裡確實有疑問
用最樂觀的心態面對挑戰,用最悲觀的辦法解決問題
用微笑來面對所有逆境
影響喔!
先說壞的好了,請把亞細亞的孤兒這首歌拿出來唱一遍,然後看看前後左右的國家大家在貨暢其留,一堆人在一起玩,只有你沒辦法跟大家一起玩,就是哪感覺。
再說好的:那就是證明我們跟對岸不同國,從此到大陸可以嗆哪些大陸仔,我們不同國啦!不然你跟左右鄰居玩的那麼爽,為什麼我們這邊不能比照辦理。
臺灣非常需要這個協議,不管名稱是什麼。馬英九日前親自出馬通過電視臺向民眾介紹情況,他說:臺灣出口到大陸去年已占40%以上、相關產業明年銷到大陸就要面對6.5%的關稅,屆時工廠就會遷廠,估計會失去11.4萬的工作機會、臺灣的GNP也會下降一個百分點,因此現在的情勢,已到非處理不可了。
臺灣官方焦慮的是,明年東盟與中國的10+1協議生效,日本韓國也將加入成為10+3,這兩者都是由中國在主導;臺灣與大陸經貿關系非常密切,如果不能在10+1生效之前與大陸簽署類似協議,今後就一定會被邊緣化,而這並非大陸刻意“打壓”臺灣,而是臺灣自己的不作為而造成。臺灣的工商界太明白這個道理了,馬英九也非常明白其中的要害。
臺灣的反對黨焦慮的是,如果兩岸簽署ECFA,臺灣不僅在經濟方面越來越依靠大陸,在政治方面最終也將走向統一。對於堅持“臺獨”的民進黨與臺聯來說,這樣的前景使他們不寒而栗。蔡英文作為專攻國際貿易法的學者,當然明白ECFA對臺灣的重要性,也明白這個協議本身並不涉及主權問題,但作為民進黨主席她卻必須反對,這就是為什麼臺灣海基會秘書長高孔廉怒罵蔡英文“混蛋”。
綠營的民眾其實不了解什麼是CECA什麼是ECFA,他們的邏輯非常簡單,就是跟著民進黨、臺聯的領導人起舞,凡是兩岸合作的事情就要反對。然而藍營的民眾與中間的民眾,相對素質較高,比較明白事理。民進黨要求以全民公決的方式決定是否與大陸簽ECFA,馬英九認為可以考慮,因為看起來大部分民眾會支持ECFA,如果公投通過,則民進黨也有了臺階下。只是,如果事事都要公投,馬英九的決策效率肯定要大受影響。
其實現在有關ECFA的議題,還只是臺灣單方面的設想,雖然有理由相信大陸官方願意與臺灣簽ECFA,但是這樣重大的事項,必須由雙方獲得授權的機構海基會與海協會商談,而且要多次商談才能談成,目前的情況是,兩會都還沒有獲得相應的授權。今年兩會還有幾次協商,這個議題是否會被列入議程,以及最後的結果如何,值得關注。
····························

10+1=中國+東盟、10+3=中國+日本+韓國+東盟

韓國被中國搞得失業率高了嗎?日本呢?

唯獨臺灣就能被中國搞失業率高了?

產業升級臺灣有做嗎?馬團隊要簽署也可以,先把產業升級搞好規劃可以嗎?
民眾反對也可以?但先搞清楚基本經濟規律好嗎?
我做過這個區域的投資評估。
東協(ASEAN)裡頭雖然還不是很團結,但是對自貿區的推動在中國老大哥的堅持下,考量自身的利益,一定按既定時程開展。東協理頭有5.8億人,加中國的13.3億,13年再加印度10.2億要進來成為自貿區,所以韓、日積極要進入這個自貿區的協定,也不管美國老大哥。韓國不用說,跟台灣一樣是出口經濟,所以一定要進來。為什麼跟屁蟲不甩美國,小日在中國因為某些因素,活的很辛苦,但是在印尼、越南這兩個東協成長快速區,小日的品牌是很有實力的,不可能再錯過。
基本上,中國把東協視作後花園,就像美國之於中南美洲,所以很多東協和中國重要的會議都要到海南和廣西舉辦,搞的美國不爽到爆。印度、東協和中國之間的關係也不是那麼好,比方說常常有邊境的糾紛,但是在中國這幾年的發展下,我想「擱置爭議」是目前的共識。總比讓老美、老歐來「掠奪」自己好的多。這幾個國家都是有點礦產的,大家看到中東、非洲,就知道不能向美、歐靠攏,因為他會把你搞爛,然後洗劫你的礦產。
對台灣來說,今天東協真正有市場價值的是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越南,人口夠多,消費力正在爆發。再加上中國和印度,這是下一個30年的消費主戰場。
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加入東協的自貿區?關稅只是其一,匯率的穩定呢?中國已經再擴大人民幣的影響性,就算沒有出現亞元,但是中國一定會加大他的貨幣影響力,大家都要活在這個屋頂下(日本、印度我不敢說),其他亞洲國家在10年、20年後要維持貨幣的穩定,跟中國的貿易關係會是一個重點。匯率只是一個例子。如果我們連ECFA都沒有,我們就會被摒棄在這個大家庭外,因為台灣要進入這個大家庭一定要經由中國,而不是美國,美國希望的是不要有東協加什麼XX的,聽我美國的就好了,最好連東協都不要有。
所以,如果我們不跟中國談,將來整個亞洲都是自貿區,只有台灣和北韓不是,這是既成的事實,不容我們不面對。每一次去收集這些國際經貿資料,我都在想台灣該何去何從。大家也許會說台灣可以走另一條路,但是不管你走哪一條路,都是要加入這個將來全世界最大的自貿區,現今沒有一個國家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成為富國,或者我們的另一個選擇是作個「不丹」。而我們要加入自貿區,就一定要跟老共談,你爽也好,不爽也好,東協、印度是不會因為台灣問題跟老共鬧彆扭,韓國、日本也不敢,因為中國獨特的計畫管制型經濟,讓大家都只能經濟先於政治。如果中國明天就不准有日本車、韓國手機、美國漢堡,我想胡錦濤不會下台,下台的可能是李明博或歐巴馬。
每每說到這,心情都很沈重,這是一個改變不了的事實。如果,我們真的有希望發展出另一條路,也是簽了ECFA再來想。不簽,就等著股、匯市暴跌,誰都救不了我們。國際社會就那麼現實。

這篇 真的說到 加入東協的重要性
可以送給我嗎? 想貼在網誌上

對於台灣以後的金融市場
我也是這樣看待 真的只剩下 時間和政策
很難簽了吧,現在又不是去年有那麼高人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