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造成貧富差距 --> 真的這樣嗎?

Youfown wrote:
第一次看到國家GDP成長國人還在唱衰的
真是無聊的台灣國民


你才理盲吧,工讀生

主計處過去GDP計算方式,是採與央行相同的「現金制」編算基礎,企業在海外獲利得實際匯回才算數,但二○○五年改採IMF「權責制」統計基礎只要企業帳上認列、不必匯回,也計入台灣的GDP。簡單來說,就是「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三角貿易淨匯入(毛利)都可算入。這部分已是近幾年來官方美化經濟成長的魔幻數字。

隨著台商西進,近十年製造業「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比重快速增加,○五年已超過四成,到去年逼近五成,上個月更超過五成。

主計處估計,我國三角貿易淨匯入金額在○二年時僅七十八億美元,到前年增至一五八億美元,去年受金融風暴衝擊,也有約一三六億美元,光這部分,就可增加、影響約三%的經濟成長率。

但台商透過三角貿易賺錢有匯回台灣嗎?光以上市櫃公司轉投資中國,匯回金額比率僅約七%,就可知道答案是「少之又少」。

換言之,台灣得到的只是虛胖的經濟成長數字,台商多數還是將三角貿易賺到的錢,換成人民幣、持續砸在中國,幫助中國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但卻無助解決國內失業、薪資成長停滯等問題。

---------------------------------------------------------------------------------
GDP? 2005以後就不準了,這些數據你看看吧

倒還不如改看薪資成長率、失業率、通貨膨脹、匯(利)率
chiang:圖先貼上來看看,基本上正妹都有小惡魔後台無敵通行券的
INNOCE wrote:
當年的威權政府雖然獨裁
但是因為不需顧慮選票
治國計劃反而看的長遠..(恕刪)


這讓我想到銀河英雄傳說的獨裁與民主爭執,
不是每個獨裁者都像萊茵哈特的!!

在過去的威權体制下,當國家要求你個人為全体利益犧牲時,
你是否也鼻子摸摸的認命?

Youfown wrote:
第一次看到國家GDP成長國人還在唱衰的
...(恕刪)




GDP的內容最好還是看一看吧

新聞節錄:

主計處「我國GDP初次分配結構探討」調查也發現,民眾受雇報酬占GDP比重降至44.5%,降幅比其他國家嚴重,美國為55.8%,日本、南韓則分別為50.8%、46.1%。


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長梁國源表示,因為工資所得占國民所得的比例持續下降,才出現經濟成長的甜美果實,只由資本家所嘗,受薪階級卻無法享受的困境。


-------------

只要工資缺口跟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經濟泡沫遲早會爆的

這樣子應該是批評,而不是唱衰了吧

PS:『唱衰』兩個字在過去八年土城王執政的時候常聽到,沒想到現在輪替了還是有機會聽到阿.....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十幾二十年前擁有1億=那真的有點小屌了!

經過貧富差距的持續拉大和通膨

2010的今天有1億跟個屁一樣=完全屌不起來!
每天都是千萬超跑和億萬豪宅
想屁一下都怕被人家笑鄉巴佬
呵呵

PS.
不相信的人可以出來01屁一下自己有一億
看會不會被笑到翻
獨裁與民主
本來就是半斤八兩的東西

海洋國家民主
大陸國家獨裁

民主國家 最重要的是海軍
台灣實在是代工命 有代工可以作 很好了
南方朔這篇文章寫的極好
我並不是支持獨裁政治
只是台灣這種"民粹式"的民主政治
再不改變
只會讓台灣持續往下坡路走.....


許多優秀的個人 卻搞成了三流國家
2010-08-17 中國時報 【南方朔】

 最近台灣凡事皆在學星港,在學過香港的「廉政公署」後,大家又開始談桃園機場要學香港赤鱲角國際機場。這時候我們才知道「香港機場管理局」前任行政總裁彭定中原來竟是個台灣人。他就任一年機場就轉虧為盈,並獲得三項評比世界第一,也可算是另一種「台灣之光」了。

 對彭定中,我倒願來做反向思考,如果他不是管香港機場,而是管桃園機場,那會是個什麼結果?可能性不外:一、一上任就發現諸事不可為而掛冠求去。二、把專業倫理及良心一抹,也跟著打混下去,過著好官我自為之的太平日子。三、甚至於官當久了,也搞起呼朋引伴,拉幫結派的勾當。

 因此,對台灣問題的思考,思考到最後,我們一定無法逃避掉那個最難以面對,也最傷感情的癥結,那就是台灣儘管有許多聰明靈巧厲害的個人,這些人全部加起來為什麼竟然能把台灣搞成一個三流國家?今天台灣動輒學星港,可是我們別忘了,從一九六○至八○年代,台灣可是四小龍之首;星港韓的許多事都在學台灣,特別是新加坡,由於它和台灣關係特殊,許多中高級文官都從台灣借將,台灣過去的那些好光景,現在都到那去了?而更傷感情的,乃是台灣過去長期皆自認比南韓優秀,南韓也不斷派人來台學習,今天則是南韓已不願和台灣並列。

 台灣由一流變三流,這本糊塗帳實在太難算了,但不論帳如何算,要負起最大責任的仍非政府莫屬。我們的政府雖然經過了改朝換代,但治理模式卻始終未變,早期的治理是「專制威權」,儘管它頗有效率,但這種效率卻很快的隨著人的過去而消逝。接下來的就是各式各樣扣帽子的民粹主義,扁政府時代的「愛台灣」民粹主義是民粹主義的一種;馬政府那種動輒清算前朝,扣人「反商」、「禍國殃民」帽子的也是另一種民粹主義。翻來覆去政客們都在搞著廉價的政治正確遊戲,台灣又怎麼可能由「威權有效率」轉型到「民主有效率」的方向上呢?

 在當今流行的「政治語彙」裡,每次我聽到「民氣可用」這四個字就會心裡發麻,什麼叫「民氣可用」?那就是某個社會,當人心有著累積的莫名恐懼與憤怒,這時候發生了某些事,它就很容易調動出人們的情緒。也正因此,「民氣可用」造成了當今嫻熟政治操弄術的政客們之最愛,他可以根據「民氣可用」來塑造敵人,也可以根據「民氣可用」來扣人帽子。

 近年來英美政治學界已興起「恐懼學」研究。這個學科之所以會興起,乃是英美在政界上惹出了許多恐怖主義和環境災難,使得人民的生存恐懼日增,而英美政府即利用這種恐懼的民氣,更加的倒行逆施,於是愈反恐,結果是恐愈多;愈指責別人反公害,公害愈擴大。因此,當代恐懼學專家紐約州大教授羅賓(Corey Robin)、英國里茲大學教授鮑曼(Zygmunt Bauman)遂都在近著中警告說,人民的恐懼乃是統治者的責任與機會,它可以透過積極作為而消除人們的恐懼,而不能把恐懼當作是工具,因為這無益於問題的解決,只會讓問題愈搞愈糟!

 今天台灣百姓的恐懼與不滿的確在增加中,人們對扁朝的貪腐記憶猶新,對經濟與就業也充滿不安感,對司法和警政更是完全不信任,對公害也非常焦慮。統治者本來就應該透過積極作為來消除人心的不安,但絕不容許透過操弄,將這些問題轉嫁給前朝、一小撮反商份子、一小撮地方人士等等。因為這不是對待問題的方法與應有的態度。

 近年來台灣之所以由一流變三流,乃是無論誰當家,都在玩著民氣可用,正確的民粹主義,以前動輒扣人不「愛台灣」的帽子,和現在動輒扣人「反商」、「公敵」、「禍國殃民」的帽子,兩者之間又有何差別?台灣有優秀的個人,卻搞出三流國家,其實真正的原因是政治扣帽子太廉價了。當問題可以輕鬆就唬弄過去,誰還會殫精竭慮,為政府的管治能力去動腦筋!

 (作者為文化評論者)

多謝INNOCE大大分享,還沒看過。爬文ing...
chiang:圖先貼上來看看,基本上正妹都有小惡魔後台無敵通行券的
kantinger wrote:
獨裁與民主
本來就是半斤八兩的東西

海洋國家民主
大陸國家獨裁

民主國家 最重要的是海軍
台灣實在是代工命 有代工可以作 很好了


台灣跟新加坡算什麼?

kantinger wrote:
隔年富人依窮人的表現給予加薪到11單位
同時富人因政策適當而加碼獲利到130單位

全台的土地 物資 妹 就這樣多
這樣是窮人的購買力縮水了
貧富差距與國家的動盪就是這樣來的


你所謂的東西是啥小? 單位購買力? 以物易物?
土地是有限的 物資也是? 那這樣的話 能不能請你老大去查一下這百年來"農糧"產出增長率?
就更不用說什麼是經濟成長的概念了?
你會不會太扯?
所有的內容都是狗屁

你還是去宣揚外匯存底還債好了,台灣回復金本位主義,大家拿金元寶買東西
就不會有通膨跟掠奪的問題了

另外你央行總裁的履歷寫好了沒?快去呀 7S 耶 等你幹掉 小彭
公路車ing wrote:
台灣跟新加坡算什麼?...(恕刪)


台灣跟新加坡 就有人想說 國力不夠
就把全世界一堆見不得光的錢全引來 綁者
聽說這樣就可以永保太平了呢
kantinger wrote:
海洋國家民主
大陸國家獨裁

民主國家 最重要的是海軍
台灣實在是代工命 有代工可以作 很好了


kantinger wrote:
台灣跟新加坡 就有人想說 國力不夠
就把全世界一堆見不得光的錢全引來 綁者
聽說這樣就可以永保太平了呢


能不能請你確認一下你回的東西是啥狗屎?
請問這兩者的關連性是什麼?
還是我的經濟學程度真的太差?

且我問你三各問題 你只挑你想要回的回?

2. 經濟成長的概念是啥? 你沒回
3. 你履歷寫了沒? 不是要去宣揚你的外匯存底還債論嗎? 我幫你找了些網友 要幫你翻譯履歷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