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fown wrote:
第一次看到國家GDP成長國人還在唱衰的
真是無聊的台灣國民
你才理盲吧,工讀生
主計處過去GDP計算方式,是採與央行相同的「現金制」編算基礎,企業在海外獲利得實際匯回才算數,但二○○五年改採IMF「權責制」統計基礎,只要企業帳上認列、不必匯回,也計入台灣的GDP。簡單來說,就是「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三角貿易淨匯入(毛利)都可算入。這部分已是近幾年來官方美化經濟成長的魔幻數字。
隨著台商西進,近十年製造業「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比重快速增加,○五年已超過四成,到去年逼近五成,上個月更超過五成。
主計處估計,我國三角貿易淨匯入金額在○二年時僅七十八億美元,到前年增至一五八億美元,去年受金融風暴衝擊,也有約一三六億美元,光這部分,就可增加、影響約三%的經濟成長率。
但台商透過三角貿易賺錢有匯回台灣嗎?光以上市櫃公司轉投資中國,匯回金額比率僅約七%,就可知道答案是「少之又少」。
換言之,台灣得到的只是虛胖的經濟成長數字,台商多數還是將三角貿易賺到的錢,換成人民幣、持續砸在中國,幫助中國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但卻無助解決國內失業、薪資成長停滯等問題。
---------------------------------------------------------------------------------
GDP? 2005以後就不準了,這些數據你看看吧
倒還不如改看薪資成長率、失業率、通貨膨脹、匯(利)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