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價外的OP本來就一直是個"模糊的地帶"到底價外幾檔才算深度價外?本來買方的保證金的計算方式(市價買進)就不是用漲跌停價在計算(現在有哪家期貨商是這樣算的嗎?)通常都是參考最佳五檔的報價來概算你的保證金可以下幾口現在出了這個事情可以想見的是以後帳務管理會更嚴格搞不好只是價外3-5檔的契約價都會要求買方提供更高的保證金才能進行市價委託以後如果每個深度價外契約價的OP買方市價都要用漲停價來算(9000*0.07)那這個市場大概也沒有散戶存在的意義了所以應該不只有KGI會有這種問題.....有沒有人想要去其他家券商試試
有個說法是..獲利那端的營業員 其實也是事先在3~4點預先低檔買進的 並不是空手先賣漲停價再來回補低價的(所以 並不是先準備幾百萬的保證金在戶頭裡當賣方保證金)..這樣..看懂了沒??...這樣就兩個戶頭就變成利用不到20萬的本金 撈到一千萬了
bob19620102 wrote:你按你的下單系統 看你能不能一次下一千口?...(一般散戶下單伺服器無法一次下一千口啦)...(恕刪) 的確大多數人不能一次下一千口. 但是一次下幾百口, 下個幾次就一千口了. 我剛剛也去下了一千多口的芭樂價op...好緊張咧....
bob19620102 wrote:有個說法是..獲利那...(恕刪) 照您的想法,營業員要先買好1000口8100put,而且知道他要下1000口8100put市價單我比較疑問的是...為什麼要買1000口8100的PUT,算算也十幾萬,2月份做買方不大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