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yur wrote:
以上有些觀點個人不認...(恕刪)
我也這樣覺得...
主要是外面散戶, 投資人對公司沒信心...
之前成交量很小(一天幾百張成交),很少人來買晨星...
以至於只要有人丟個100張要賣..股價就會被打下來...
之前不也發生過平盤,小漲,小跌時....有人丟幾百張跌停價要賣這種狀況
回到主題..為什麼成交量這麼小呢? 我覺的原因是
1. 買股票要簽 "風險預告書", 正好提醒了散戶"買這間公司要小心喔!!"
2. 風評不佳, 上市前後負面新聞太多
在各大網站看過晨星的討論...很多人對晨星的印象是
"紙上公司, 跌到下市吧"
"看到KY必噓"
"不透明, 來騙錢的, 業績是不是造假? 老闆很會炒股"
"聯發科都是書卷獎, 買晨星不如買聯發科"
大部分人在晨星上市前可能都沒聽過晨星...
要上市的時候今周刊就來爆料"晨星上市五大疑慮"
這已經讓很多人先留下不好的印象, 當然不會來買晨星
但這些批評似乎有點過頭, 好歹晨星也是世界上排的上名次的ic設計公司
說是來騙錢的,紙上公司似乎有點誇張...
老闆很會炒股是真的,每隔一陣子就可以找到GROUP SALE幫員工出一些股票,很厲害。
KY是他的原罪,年年唬爛要去美國新加坡上海上市,最後還是包裝之後回台灣混。
員工素質大小M差不多,只是當初小M比較小的時候,有些非台清交,非本科系的有機會可以進去工作。但是大M何嘗不是如此?有些公號靠前的高管,也是有中央等非台清交的。
tifosi wrote:
"紙上公司, 跌到下市吧"
"看到KY必噓"
"不透明, 來騙錢的, 業績是不是造假? 老闆很會炒股"
"聯發科都是書卷獎, 買晨星不如買聯發科"...(恕刪)
雖說是小道消息,偏差不大耶其實
oldsnake wrote:
KY是他的原罪,年年唬爛要去美國新加坡上海上市,最後還是包裝之後回台灣混。。...(恕刪)
我在前面說 Yahoo 查不到 KY,被噓 :'( 惦惦了幾天。
看到有其他大大有類似問題,比如,光"風險預告書"一事等。
就想再請教一下,KY 的營收真的查得到嗎?我 GOOGLE 到的都是自結或法說。
不知噓我的大大能解釋,哪裡可以查得到??
很多 KY 公司原本想在美國等上市,在開曼等開立公司,這無可厚非。
但我記得某個雜誌看到,雖然,這些公司開立在這些免稅國,但沒記錯的話,
英美有比較嚴格的會計審查。
為什麼,KY 回到台灣,反而就要投資者簽"風險預告書"? 還是英美投資這些公司也是簽這些東西?
為什麼,KY 闖關在美上市不成,為什麼,不就在台灣成立公司上市就好了?
前面講到這些 KY 公司很好,工程師撐著護盤,那為什麼上市,自己撐著就好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