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黑元素 wrote:
隨便找個親友戶口遷進去就課不到稅了...

更何況台灣是經濟自由的國家...


有錢人家的親友通常也很少沒錢的,

就算找親友入戶籍,一樣要申報租金收入,

與市價差太多的話,也要被課贈與稅,

而且住進去的親友因為有較便宜的房子可住了,

至少少了在外租屋的需求,

房屋市場買或租的需求有一小部份就會降低,

這也是好事一件。

songin39 wrote:
有錢人、投資客人手5...

反正有錢人手中那麼多房子又沒在住 倒不如徵收空屋稅(恕刪)
最爛的想法


樂活人生 wrote:
小弟沒有多餘的房子, 但不喜歡這種仇富的心態
有錢有房子是否就該死?



我不覺得課空屋稅是仇富心態,
有錢有房子課稅是天經地義,
因為富人的財產,有一大部份是資本利得,
而非工作所得而來,
而不動產算是其財產累積的一大部份。

樂活人生 wrote:
非自用住宅的稅率, 已經比自用住宅高五倍了
本身所適用的稅率就是比較高



出租算非自用住宅稅率,
若不出租就課徵空屋稅。


樂活人生 wrote:
若是投機、炒作房價的投資客, 當然應該課徵高額的所得稅
但若只是多了間房屋, 沒在買賣, 是否應該課更多稅?
那買了幾台車沒有天天開, 是否要課空車稅?
錢太多放銀行沒在流通, 是否也要課稅?




買車促進消費,反正養車也不便宜,
況且政府每年可收到約2萬元的燃料稅與牌照稅,
周董愛買名車,名車不是必需品,
但住宅卻是一般民眾的生活必需品,
當然需要加以管制調節。

學了很多年IT wrote:
必需品是觀念問題,為何就一定要買房子?不能租嘛?

有替代方案就不會是必需品,

空氣才是必需品,陽光才是必需品)







徵空屋稅就是逼有多間房產的屋主,
要嘛出租增加供給,
要嘛出售,
不管是那一項,都會讓供給增加,
讓有需要的人買得起或租得起。

而不是讓有錢人買房不自住也不出租,
假設有一間房子,從建好後從沒人住過,
經過50~100年拆掉,而原屋主卻能經由
整體社會的進步,賺到土地增值的成果,
但這個社會卻沒有因為這房子的存在,
有任何人得到獲益。

但若每年課徵空屋稅,時間拉長就會讓
這空屋有物盡其用的功效,
不管是出租或是出售,
讓房子回歸到最基本的功用,就是住人。
Alfa20070128 wrote:
有道理喔。那為何一定...(恕刪)


是有道理,很多國家人民不吃米,就是吃麥,

同理很多國家的人民不見得視買房子為必需品.

他們寧願把錢花在自己覺得最有價值的地方,

且現在是說空屋稅,不是說聯合哄抬米價,

其實房子本質和股票或其它可交易標的沒啥不同,唯一不同就是,

中國人根深蒂固的觀念,有房才安心,

試想,買股票也是交易付稅,總不能說我買著不動,

每年還要被課稅,

現在必須做的是,房子按交易利得課稅,而不是,每年繳空屋稅,

也就是,賣出時,才課資本利得稅




學了很多年IT wrote:
...(恕刪)租稅公平指的是,對富人窮人都要公平,

而不是只想對有錢人劫富濟貧,

人家也不是偷也不是搶,要學習人家成功的方法,

看能不能未來也可以買幾間房當空屋養蚊子







難道政府對有錢人、窮人都課10%的所得稅這就叫租稅公平嗎?
對高所得的人而言,課徵累進稅率也是劫富濟貧喔。

大家都學有錢人買房養蚊子,
台灣地小人稠,一定會有人受害,
若台灣像外蒙有一城市,因為有特殊礦產,
全部的人有錢人就炒房,
炒到最後平均每人都有多間房產,
這樣也是資源的浪費,
建了一堆沒人住的房子,
房地產炒過頭,會嚴重影響內需所有產業。
最後會危害人金融機構,再由全民買單,
所以在還沒產生泡泡前,儘可能的消滅泡沫。

cubec wrote:
難道政府對有錢人、窮...(恕刪)


仇富心態充斥著這個社會.我沒錢買房我就會租屋,不然就是買偏遠一點的地方.如果颱風某種蔬菜變貴,我就會吃別種的.台灣如果要變成歐陸的社會主義制度.那可能就是有錢人都跑光了.然後剩下一群沒錢的ˊ人再互相取暖了.我是很反對這種奢侈稅或是只針對有錢人的稅負.雖然我也只是一個升斗小民.

學了很多年IT wrote:
試想,買股票也是交易付稅,總不能說我買著不動,

每年還要被課稅,

現在必須做的是,房子按交易利得課稅,而不是,空屋稅


反正政府要把該做的事做好,
實價登錄做好後,
就按實際的買賣價課徵交易利得,
而不要再用奇奇怪怪的公告地價、公告現值的計算,
因為大家都知道離真正的市值差很遠。

但除了交易所得納入課人所得計算外,
我仍然覺得持有其間,
物要盡其用,所以對沒人居住的空屋,
再多課徵稅也是合理的。

空屋稅的課稅基礎與合理性,
比豪宅稅更有理由。
其實豪宅的評定現值若能貼近市價,
就不需要再額外課徵豪宅稅。
政府自己蓋了一大堆蚊子館,徵空屋稅好像沒什麼說服力耶。
harrison_cheng wrote:
仇富心態充斥著這個社會.我沒錢買房我就會租屋,不然就是買偏遠一點的地方.如果颱風某種蔬菜變貴,我就會吃別種的.台灣如果要變成歐陸的社會主義制度.那可能就是有錢人都跑光了.然後剩下一群沒錢的ˊ人再互相取暖了.我是很反對這種奢侈稅或是只針對有錢人的稅負.雖然我也只是一個升斗小民.)


樂活人生 wrote:
小弟沒有多餘的房子, 但不喜歡這種仇富的心態
有錢有房子是否就該死?
非自用住宅的稅率, 已經比自用住宅高五倍了
本身所適用的稅率就是比較高

)


+10000,本年最中肯.


前陣子跟我朋友餐廳請的廚子聊天,他月薪才30000多(別訝異,在台灣一般廚子的薪水都很低的),跟我挨台北市房子貴死了,我說林口淡水三峽一堆老房子一坪10萬多一點的壹大堆,
為何不買?他回答我,那種房子能住人嗎?? 一定要台北市的房子啦.

所以說,我悟出了一個道理,當人不知道自己的屁股有多大,能坐多大的馬桶之前,不要跟他溝通,
因為會氣死你.


我看選完一切就回復正常了,台灣自有住宅率世界有名,不可能會有空屋稅的,安!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