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薪資成長過慢問題慢慢浮現

yyddd wrote:
藍綠惡鬥的問題, 我...(恕刪)


執政者是當權者, 不管別人怎樣爛, 或多麼棒, 如今都沒有權力可以做任何事, 唯一能跨出改變的人只有當權者, 也是當今執政者, 當然一味謾罵也無濟於事, 不如多寫信給總統, 院長, 去facebook留言, 如都沒用, 也能去總統府前用行動告訴他你的訴求, 我想總統在520當天一定會在總統府的, 不用怕撲空

aron.yang wrote:
薪資不成長的原因已經...(恕刪)



教改對台灣的傷害真的很大


此外

就像陳文茜昨天說的:

這個社會缺乏複雜思考的能力

不能同意更多

到處充斥著理盲濫情

深藍深綠都一樣

只看藍綠不問黑白

看到影就開槍

看到標題就罵

永遠只會怪別人 不會反省自己

我只能期許自己不要教出這樣的孩子

hungyuwang wrote:
有沒有2009~20...(恕刪)


有成長, 我記得是18000美元上下成長到2萬多美元, 不太記得有沒過2萬1, 但如果台幣升值因素加進去, 成長性還蠻小的, 這三年台幣升值應該有10幾趴, 金融海嘯時是33吧!, 2011年最低來到28.6

上次總統大選記者針對633提問時有提到, 若不考慮台幣升值, 扁政府在這方面成長幅度是比馬政府4年大
12年前,台韓薪資是差不多的....
現在,人家快咱們2倍!
能怪誰?
個人只要是韓國品牌的產品,絕對不買,
音樂、影劇,絕對不看,韓國遊戲也不玩,
電子產品裡面IC,我沒辦法,但外面的廠牌我可以控制不買。

這是我對台灣的努力,
阿扁、小馬、小英....這幾個人,誰選上都差不多,
不會有啥改變的....
看到劉憶如,我覺得:「我應該可以當財政部長,至少比她好,比她有肩膀!」
這是上次被回收的文章,砍掉一些敏感字眼 !!
每次有空看點中國歷史的書, 在想一想現在, 統治階層為穩固其統治地位, 必須創造大量的奴隸以供使用及招喚, 當社會從君主時代到民主時代, 從農業社會到工商業社會皆是如此 !!
農會社會: 創造農奴, 利用土地來徵收稅金 !!
工業社會: 創造工奴, 利用低薪資高物價來搞定這群人 !!
商業社會: 創造房奴, 利用高房價來使工奴及非工奴努力工作還貸款, 並利用房地產全力創造財富, 房屋價格起落統治階層可以完全掌控, 為最有效的統治工具!! 創造股奴, 開設合法賭場鼓勵進出, 以利莊家收交易稅, 人氣不足莊家還會下場補充人氣 (像不像賭場), 穩贏不輸 !!
而為維繫緊密及龐大的統治利益, 就會生出了所謂共同利益團體, 整個社會結構幾乎不曾改變過, 當然流動性也不是太大, 而利益慢慢就開始集中在少數人手裡!! 不過歷史告訴我們, 幾百年一定會有人打破這種規律, 重新建立新標準, 所有事物都會reset一次, 但還是只有統治階層及奴隸兩種 (因為利益無法均分及足夠大, 人既貪且自私, 也就是共產制度不會成功的原因) !!

快樂小蜜蜂 wrote:
台灣這幾年來GDP的...(恕刪)



因為有個不肖的資委會與自稱是好人卻常幹壞事的總統!!
看政府的數據真是笑話,政府數據會正確??
別看那些鬼東西,
現在起薪多少?22k?
我怎麼印象2000~2008年左右的起薪還有27k~28k?
我印象還很深刻咧,當時大家都還嫌太少!
那個時候一個麵包多少錢?
現在又多少錢?
現在麵包漲到幾乎快變奢侈品了!
別看藍綠!我只看我的薪水跟我的生活費!
追夢的傻子 wrote:
商業社會: 創造房奴, 利用高房價來使工奴及非工奴努力工作還貸款, 並利用房地產全力創造財富


中華民國政府(以馬所領導的台北市政府為例)過去二十年的確是在幹這贓事,

不然,哪裏來的內湖及南港高房價(這麼邊陲,炒高到離了譜)

從李登輝以降,都是如此,故意炒地(設所謂的特區),官商勾串,政客在當中,

看看這影片就知~~~

台灣M型、少子化、經濟無感、產業空洞、失業率高漲的主因



yyddd wrote:
藍綠惡鬥的問題, 我...(恕刪)


藍綠惡鬥當然是主因,但是藍綠惡鬥到阻止人家提出的一切法案(喔,金融重建法案過了,打消呆帳一兆多。。。),不擇手段拖垮這個社會,那就不只是藍綠惡鬥的問題。但這樣的行為現在還不是國會最大黨?還不是繼續執政?以我看來,這是台灣人民對他們這種行為的認同。

所以我說:如是因,如是果,現在這種狀況,只是剛剛好而已。
蔣偉寧:台灣海外人才庫 空了

三、四十歲的年輕教授很少有來自台灣的學者,顯示我國海外人才庫面臨斷層。

學者也擔心,國內下一波產業需要更多具國際經驗的人,

本土培育的年輕碩、博士難以承擔大任,衝擊國家競爭力。


如果一個國家,M型上端的有錢,那他(她)為甚麼要出國拼博士? 因為錢滾錢就夠了。

如果一個國家,M型低端的沒錢,每天光生活就一堆困難了,能存到甚錢? 想拼博士(最算有腦袋),環境、家境都不允許,只能鎖在台灣。


最重要的是,台灣的經濟環境可不是十五、二十年前的好光景(薪資成長超過通膨)。

M型的國家,沒有中端。

綜合所述,以上都是不肖政府所創造的台灣環境,回不去了,台灣變菲律賓的機會大增五成。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