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妹2008 wrote:1 怪事,公民為甚麼...(恕刪) 評論你的持股對你才有幫助好心告訴你你不聽天天消耗你的精神,你的腎上腺素,你的口水幫那些不想繳稅的記得利益者幹譙除了精神上的虧損還讓你的身體與心理虧損沒有任何意義
問題是政府醬搞,大家也只能做空啊,怎麼討論個股,就算營收大漲,還不是等著去放空,可是難道要我們把上千家廠商都做到下市嗎?大環境就已經很爛了,政府的因應措施就是提證所稅?!然後再拿大家的錢去護盤,這是何苦來哉!
流川 風 wrote:這些資金進了股市之後...(恕刪) 除了最小咖的自營商有被劉意如課到外有誰被課到了?外資有出來反對證所稅?我只看到有一些見不得光認為自己很大咖卻不算個鳥的家伙在興風做浪增加恐慌指數然後就幫一些夠冷靜的人賺到錢
KCLin0423 wrote:除了最小咖的自營商有被劉意如課到外有誰被課到了?外資有出來反對證所稅?我只看到有一些見不得光認為自己很大咖卻不算個鳥的家伙在興風做浪 我前面說過應該要用大戶的眼光看事情比較實際而不是用散戶的眼光看事情以外資的立場看縱使不反對證所稅但市場萎縮外資會樂見嗎?能退場的散戶也退了外資要賺誰的錢?你也說了證所稅課不到外資外資這陣子為何也要撤資?一方面除了歐債問題另一方面是不是也認為台股能賺錢的機會變小了所以先離場觀望外資的立場表面上不說實際上你認為它們會傾向支持還是反對?
bladog wrote:問題是政府醬搞,大家...(恕刪) 你認為棒康可以賺到錢,那就棒康呀進股市就是為了賺錢的不是嗎?股市就是有多有空,才是健全的市場所以他是個益於國家的市場像房地產那種只能漲不能跌的貨幣黑洞任其發展只會使貨幣系統崩垮,政府應該全力打壓紅色老鷹又快漲停了,看清楚黑板才是敬業的表現p.s.我不是報明牌,看文買了如有虧損不要找我
搞這種稅收主要政府缺錢缺很大!今天2012年有公務退休潮因為任職滿25年以上且年滿55歲辦理退休的公務人員,能一次多領5個基數的一次退休金,修法後將於101年1月1日落.政府退休支出大增實際退撫支出占退撫收入比率達107%;即收一百元卻支出一○七元。退撫基金自八十四年運作至今,收入1031億元,卻支出7400多億元.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11051801/112012033000047.html台灣政府舉債度日已經多年,最慢在2019年,台灣的總人口數就會開始下降,加入日本的行列,邁入人口減少的國家每年65歲老人成長速度很快,現在是11%附近2016年會到13%以上。退休支出、健保支出都是很驚人!這幾年政府負債驚人成長但是好像沒有看到收入成長多少。經濟外移的結果、本地內需疲弱.現在台灣的GDP數據是被前兩年的炒房交易量帶上來.現在房貸占GDP達到4成. GDP中與房屋交易比很高**面臨現在世界局勢的挑戰,政府只想著要收稅金。其他他們還做哪些?FTA 比人晚5年了。人家都開始執行了。台灣還沒起步就被打趴,ECFA 更好笑也沒有多少效果,現在連台灣的根基都被挖走,一堆高端製造業都被挖過去。台灣剩下哪些就是一堆等著要錢的老人
請問證所稅提出到現在,有沒有超過100家公司是比之前股價還高的,就算跌深也會反彈,醬隨便舉一支哪有意義,市場上幾千家在跌,你選股能力能有多強,還不是照趨勢做,難道你就是傳說中那個能逆轟高灰、隻手撐天的股神.........KCLin0423 wrote:你認為棒康可以賺到錢...(恕刪)
KCLin0423 wrote:也許我說得不好聽,小...(恕刪) 就是因為不論媒體或我們鄉民,天天評論證所稅,所以我認為證所稅是項成功的政策,原因為三十六計第六計。Google一下三月份的新聞也明示提到要選擇且戰且走的規格。這時,我不禁大叫一聲哞~~~,為何我的F-16沒有即刻升空,後知後覺的我此時擁有三"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