僱主一直算成本,卻忽略員工的產值....


charles yen wrote:
相信我,像你這種格局的人,沒有意外的話,這輩子大概都會是基層員工...。


呵呵 也不用太肯定啦
如果樓主以後當老闆
卻還記得自己曾經說過這一樓的話
那說不定能另造一番新局面
樓主舉的例子雖然不怎麼好

因為養員工也有營運成本

除非員工都是立即產值 例如餐飲業之類的

不然有些公司 研發階段都是在燒錢

撇開這個不說

老實說 雇主忽略的不是成本問題

而是 "獲利均分"

員工的成本本來就應該是固定或是緩慢增長的

但是公司的獲利是 浮動的 所以真正有問題的就是這個浮動的獲利

到底有沒有回饋給員工

假設:

員工打混摸魚 每個月領薪水三萬 公司 盈餘30萬

員工爆肝拼死 每個月領薪水三萬 公司 盈餘300萬

試問 大家要打混還是爆肝呢?

反之 如果一個公司福利給的好 員工爆肝也甘之如飴 因為能獲得相對的報酬

我覺得這才是老闆應該思考的 怎麼收買人心是很重要的
กิิิิิิิิิิิิิิิิิิิิ ก้้้้้้้้้้้้้้้้้้้้ ก็็็็็็็็็็็็็็็็็็็็
Ailio wrote:
樓主舉的例子雖然不怎...(恕刪)


真的..
.....
............







.............蘭奇真的



真的..
.....
............






............分的很多
.........................

..................................宏碁果真是最佳表率....

.....

.............

Ailio wrote:
樓主舉的例子雖然不怎...(恕刪)


再好的紅利制度,要要是員工對公司沒認同感,員工還是會想出各種方法混吃等死。(上有政策,下就一定有對策的)

之前就有個軟體公司主管說,大多數有熱情的工程師,說真的不會那麼計較他們拿到的薪水高不高 (只要 "公平" 就好)。他們更在意的,是他們的努力有沒有被大家體會、才能有沒有被 appreciate。

當你下面的工程師真的在跟你說他們的薪水太低時,多數不是真的因為薪水太低,而是他們對於他們手上作的 project 已失去熱情。(與其只是給他們加薪,不如和他們談談工作上遇到的問題更有用)

花錢分紅誰都會,真要帶人心難啊。

DiabloIII wrote:
這幾天參家一些研討會...(恕刪)


樓主,你的論點好與不好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這篇文PO錯論壇了...

01很多老闆....

davidlin1980 wrote:
再好的紅利制度,要要...(恕刪)


所以我才說是 收買人心 而不是 強調年終獎金

以颱風假為例 公司常抱怨 放假會虧損

但是有幾間願意提供 托兒服務(針對幼稚園以上小孩)

其實很多人 只要能把小孩帶到公司 安穩的上班就能很認份的颱風天到公司上班

但是現在公司 不只薪水少 很多福利也是一直縮水

惡性循環阿...

公司給員工的不見得都要集中在薪水紅利上

很多地方都能體貼員工 讓員工覺得自己在公司上班是很幸福的
กิิิิิิิิิิิิิิิิิิิิ ก้้้้้้้้้้้้้้้้้้้้ ก็็็็็็็็็็็็็็็็็็็็

wyuz wrote:
樓主,你的論點好與不...(恕刪)


哈哈

只是想看看大家的想法如何

我是想貼在閒聊版,結果貼錯了

不過也沒差啦


Jackson_H wrote:
請問一下,開發出來的...(恕刪)


erp都是量身訂做較多

量產的會比較便宜 ,也只能套用在一般有標準程序的作業上,而且有限制

訂做的較貴

有些人說到了經營公司的風險

.....嗯...

不知道像王又曾的這些傢伙有沒有想到這些風險

DiabloIII wrote:
erp都是量身訂做較...(恕刪)


題外話:

真發生老闆跑路的話,保障最多的也是員工啦。賠錢也都是金主/股東。(<==沒十足的把握,別隨便出金入股)

至少以法律來說,員工的薪資追討權還在債主之上。員工積欠的薪資要付完才輪到債主,之後才輪到股東。(當然,追不追得到錢是另一回事)

不過被倒債也是作生意的風險之一。(帳面上收了 100 萬,實際不一定拿得到那麼多的)

--

另:王又曾有無想到風險?一看就知道有吧。連跑路的準備都作好了,代表這風險早看到並準備好,哈。那些真的公司倒閉上吊自殺的老闆才是沒想到風險的。
DiabloIII wrote:
這幾天參家一些研討會...(恕刪)


哈,我在當完兵出國前的空檔,就在一家做POS/ERP的當programmer,那時做一支報表收費8000(3~5分鐘的工作量),但小弟我當時的時薪才不到200,就發願自己不再當"員工"哩

要我說的話:
當員工,是勞力不勞心
當老闆,創業成長期是勞力又勞心,中期是勞心不勞力,末期看機遇,期待能不勞心不勞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