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兩條 綠線 突破或者跌默 是買進賣出的點
中間那條 是用來警告我說 時機可能來到的前哨站
上下兩條綠線 就是所謂的布林帶
上面那一條 = + 1倍標準差
下面那一條 = - 1倍標準差
紅色那一條 是50天移動平均線 跟季線很像的線 可直接視作季線
Q1 : 為什麼選一倍標準差 ?
A1 : 最有效的其實是1.5倍標準差 如果可以 請設定1.5倍標準差
為什麼這麼設定 ? 因為回測的結果 1.5倍標準差最有效 但是美國雅虎沒有1.5被標準差
所以退而求其次 1倍標準差 , 另外 很多劵商都提供布林通道 也可以設定1.5被標準差
請自行問問自己下單公司的營業員 請他協助
Q2 : 為什麼選擇50天移動平均 ?
A1 : 40天 50天 60天 移動平均測試出來的結果 其實相差不大
但是最有效的 是50天移動平均線 故 選擇50天移動平均線
****************************************************************
我所說的這些知識 跟回測結果
是經過很多年的回測跟實驗的結果
未來我會在網站上 上一些內容
大家拭目以待
****************************************************************
因論文主題是關於一種新型態的技術分析
有順道計算過Bollinger Band的績效
Bollinger Band雖然看似可以抓住大波段行情(與所有的順勢指標相同)
但是在絕大多數時間的行情趨勢不明時
會出現順勢操作者最怕的反覆狀況
而把其波段績效抵銷掉一大半
個別人品不佳的投資者,如遇到很爛的進入點
甚至在等到大波段行情前就把本金吃掉一大半了
舉個例子來說
2011年初的兩次反覆訊號
會讓你出現超過1300點的損失

再舉個例子
2001~2002的兩個大波段行情
3411->6484與6484->3845
超過5500點的幅度
由於Bollinger band的特性
導致其獲利只有不到2000點
抓住大波段行情的能力,其實並不比MA還好

目前來說,還沒有什麼良好的「單一」順勢指標可以贏過大盤(包括我論文裡頭研究的那種新型態的順勢指標..慚愧慚愧)
如果大家想要看更多詳細的資料
可以去圖書館翻翻這本書:「讓證據說話的技術分析」
裡頭有非常完整的各類技術指標的測試結果
另外,關於回測的問題
可以參考綠角寫的幾篇文章
裡頭有很簡單的點出問題所在
發文不附圖 此風不可長 沒圖沒真相 快貼圖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