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考公務員是否太浪費青春????

只能說 一個國家的強盛 並不是靠著一大堆的公務人員

舉目前比台灣強盛的韓國來說 假如演藝人員或三星.現代的研發技師都跑去當公務員 就不會有今天的韓國

或許你是某類職業的人才 可以發光發熱 卻跑去做公務員 就變成領死薪水
人活一世,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選擇,浪不浪費,當事人自己衡量,國家會如何,那是上頭的大人物要去煩腦的,不要搞得好像每個人都欠國家很多一樣...
那些打造刀劍為耕犁者,將為沒做這事的人耕田
我相信各行各業都有頂尖的人材,不一定是考試出身的。

但就算是最頂尖的人材,在台灣這樣公務員的環境下,都會變成庸才啦。
要怎麼樣善用公務員才是當務之急,大家在這兒戰年輕人是否要考公務員,我想是弄錯了方向。


Carter0625 wrote:
你定義阿基師和吳寶春...(恕刪)
Carter0625 wrote:
你定義阿基師和吳寶春...(恕刪)


也就是說,如果真有怪醫黑傑克這號人物

那也不是人才吧?因為他並沒有通過醫師檢定考試,拿到醫師執照......

在沒有證照制度之前,百工皆非人才囉?

比爾蓋茲連大學都沒畢業......照這邏輯也不是個人才?

會考試,有經過考試認證的就是人才在大部分的時候也許是正確

但卻不是100%正確

通過公務員考試的人就一定是人才嗎?我看也未必


反過來說,如果是個人才就一定會考試嗎?

這樣說來,已故台塑董事長王永慶先生,郭董之流在隔下眼中應該只是個庸才囉?
股票有高有低,公務員福利與保障也是如此。

大家現在去考公務員,
都只看到優渥的薪資福利,
殊不知國家已經沒錢,
公務員必成改革對象....
最近政府一連串的動作就是如此

俗話說: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deapblue wrote:
也就是說,如果真有怪醫黑傑克這號人物

那也不是人才吧?因為他並沒有通過醫師檢定考試,拿到醫師執照


誰在叫我

大大誤會囉

bj並非沒有通過醫師檢定考試,拿到醫師執照

而是不屑考不屑拿

有一次日本醫師公會理事長的兒子得怪病

群醫束手無策只好找bj出手

後來理事長拿醫師執照親自送上門

bj當理事長面把醫師執照撕掉

-----------------------------------------

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狀元


各行各業都有人才

也有庸才

否則怎會有庸醫庸官等名詞

------------------------------------------

往往越會讀書越會考試之人

將來工作之後昏庸的機率越高

因為自以為是 剛愎自用

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之人自知魯鈍

反而刻苦努力成為傑出人才
就是早前給了太多甜頭給公務人員,導致現在要砍一堆人抗議~~~~
sayes wrote:
個人覺得看大學跟科系...(恕刪)


你能這樣子領一輩子?
確定中年一定不會失業?
老闆有時要砍人是不需理由的
deapblue wrote:
也就是說,如果真有怪醫黑傑克這號人物

那也不是人才吧?因為他並沒有通過醫師檢定考試,拿到醫師執照......

在沒有證照制度之前,百工皆非人才囉?

比爾蓋茲連大學都沒畢業......照這邏輯也不是個人才?


連比爾蓋子都說不要得罪讀書人了~

你還是要拿特例講~

說真的~你老婆生小孩~你敢給沒醫師執照的人才生嗎??

我跟你一樣都很討厭死公務員~

但說真的~民粹只會讓我們大家一起滅頂~

讀書人學的就是一種邏輯而已~不是嗎??
Carter0625 wrote:
你定義阿基師和吳寶春...(恕刪)



好吧,我在寫清楚一點(現在是要寫叫科書嘛?)

def: 凡是能夠發揮他的所長,在他專業領域上,做到最好,精益求精的人,都是人才
EX: 考試不利害的阿基師,吳寶春,郭台銘,...還有 比爾蓋茲,賈伯斯,愛因斯坦 等都是人才

def: 凡是在其位而不善其政,未善盡其職責之人
EX: 考試很厲害,但是卻對他的職務內容卻不了解,也不善盡其責任的某些公務員



別再跟我說看不懂了

另外
書讀得好不一定考試就好
而邏輯好,也不一定考試就好
考試不一定是邏輯
如果考試只是考邏輯,在於文史就不會有標準答案
因為各人的邏輯不一樣,解釋與分析問題的方式也不一
所以,在文史,往往會有不同版本的看法
而目前的考試,多為選擇題,只論對錯
試問,選擇題如何彰顯一個人的邏輯?

就算書讀得好
做事也不見得會做得好
死讀書,只會沿襲前人觀點經驗的人多得是
(例如只會取經去國外學而自己卻又無法有獨立創建的某些教授
而這些人,在他們心目中教育學生的最佳方式也是,送到國外去跟外國人學
說實在的,個人認為那些沒有創見的教授,除了教科書的東西外,他們本身也沒啥可教授的東西了)

而資格檢定考試,或國家考試
其功能,只是在確定你具有相關能力的最低標準
Ex. 通過博士資格考,只是博士候選人,證明你具有做學術研究的知識與能力
並不見得你研究就能做得好,也不見得真的能拿到博士學位

而書上有的東西,只能視為常識,一種資訊
書讀得好,只能證明你對這個知是具有一定的熟悉度
你不一定會運用,也不一定能有所創建
這也就是,台灣之所以書讀得好的人很多,但是,卻只能做代工的原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