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員工分紅的文章,請集中在此討論

bradywang wrote:
啊!你的意思是外國的...(恕刪)


1."外國"本身就是一個誘因,你能呆在外國,會想來台灣嗎?
分紅配股這就是誘因,不然你以為會有誰要待在台灣或來台灣工作
2.分紅雖不是說一個好方法,或許也可用加班費的方式,但加班有多少人是在真正加班"做事"
很多人都是以加班名義領加班費吧,因為我以前也是這樣的人
加班費對公司是一種大量的支出,卻沒辦法真正有效提升公司競爭力
依照業績分紅才會真正提升公司的競爭力,而且這也是一種凝聚公司向心力的方法
3.所謂投資不就是靠著別人努力,坐享其成嗎?
4.那些為國家為公司付出生命火焰的人多得到一點有錯嗎?

以上只是小弟對分紅的一點看法,雖然這不是好方法,但卻是不得不執行的辦法
台灣今天能在20世紀末的資訊革命中在世界佔有一席,是這些工程師付出家庭和生命換來的
只會玩金錢遊戲的人是不會懂的
資訊業有句話"你要它的錢,它要你的命","拿命來換錢"
這是所有台灣工程師的悲哀
像這種燃燒生命的工作其實是可以向消防員和警察看齊的
但因為不是公家機關(公家機關不用繳稅)所以不可能以高底薪來吸引人才
hillockkk wrote:
公司賺錢才有分紅可言, 公司要賺錢絕對需要員工的努力,而不是單靠小股東出出錢就會賺錢
很遺憾的是在台灣沒有高薪資就不可能吸引到人才
人才流失了,很快台積就不會有競爭力,也不會賺錢,手中股票應該會變壁紙吧~

我也有買台積股票,也很高興有這些一流人才穩當的幫我賺錢
我覺得這樣才叫公平正義
要不然你可以一起去play 去當新貴啊...
出一隻嘴巴大家都會, 真要做事, 恐怕跑得比誰都快吧!!

另外.." 北高的上班族,什麼時候才有年薪180萬 " ... 我只能說...自己遜不要以為別人做不到!!,...(恕刪)


沒有一點概念,"平均"的觀念,你到底懂不懂.
台積工作程師"平均"第幾年可以拿到180萬,北高的上班族平均幾年可以拿到
我是遜,但我至少還懂得數學.

不看別人文章的重點就來作文章,你也幫幫忙

普通員工+股東-->勉強賺錢
分紅員工+(沒有股東)-->連公司都不見了,還賺錢咧

你到底懂不懂發股票和發加班費的差別啊...
反對也沒有用吧
因為你只是個小股東
只能在這吐吐苦水

會這麼做也是大股東們的決議..
我們這些小股東有分到紅就偷笑了...

不要問~~很可怕!
pcdataster wrote:
辛苦就該用薪資補償,而不是靠稀釋股東權益....(恕刪)
那就用薪資補償去算算看。

45萬張股票換成等量現金(非公開市場售出)變成薪資補償,這樣員工繳的税會多很多,為了維持現有的水準,薪資補償就要提高。如果提高到50萬張股票等量的現金,股東就會只剩7.9萬張股票股利,分更少。
在toyota後面,是你的錯; 在toyota旁邊,還是你的錯; 在toyota前面,沒有錯,加入吧!
我... 正在等Compile 完成... 大約還要十分鐘...

看到這篇文章...

想到今天應該也要到半夜一點多才能走..

想到有人認為我們分紅是很過分的... .. .. 有人認我們拿太多... .... 哀...

最傷肝的時間 ... 大家在睡覺... 而我在加班... 我真是過份呀.............

pcdataster wrote:
普通員工+股東-->勉強賺錢
分紅員工+(沒有股東)-->連公司都不見了,還賺錢咧
...(恕刪)


嗯~好像是這樣沒錯,
不過如果變成:

普通員工+股東-->勉強賺錢-->員工不待+股東-->公司還在,機器不動
除非股東自己下去做事,不然好像也賺不到錢..

我沒台積電股票,我也不懂為什麼新聞上的股東為什麼那麼生氣。
真的有那麼嚴重嗎??
我們公司也快上櫃了, 在我們公司絕對不可能發生員工分紅比股東多的鳥事

當然, 歡迎以後願意拿比較少的大股東多來買我們的股票, 然後更改一下分紅制度

以下這位, 我們副總級加股東分紅才有可能超過他, 純領薪的小員工.......

http://www.cheers.com.tw/content/081/081102.asp
我覺得很公平阿

我覺得公平的原則是”大家都是可以選則的”

對員工而言責任制是”拿你的命來換股票”

你覺得划不來可以不到這家公司來上班

相反的沒有人逼著股東買這家公司的股票阿

覺得不好可以不要買

電視上看到的感覺是來鬧場的(個人感覺)
lien291
用股票作為員工分紅,是康股東之凯,國家也缺乏稅收,是不好的,這我同意.........
但這樣作可以使鳥不生蛋的台灣,可以作出世界一流的公司,像台積電這樣
公司願意給==>人材願意來==>公司賺更多==>公司願意給更多==>人材更賣命.....
這個模式也是今日台灣電子業成功的模式,聯發科,聯電,....都是一樣,
看到沒,都是利用發股票分紅來"方便"自已公司的成長,
公司"只發"20萬股票,員工卻可以拿1,2佰萬,當然會拼命工作啦...
不過拿掉股票分紅及實價課稅後,
一流的人材還會再回台灣嗎?或是留在台灣?the world is flat. right?
2009 以後台灣電子業就會是一個"正常國家"般,沒有資源,沒有吸引力和創造力了,
不知那時股東是否會拿得比現在更多?好奇中........
台灣高科技業除非有高毛利率,才可以支撐企業支付高薪
目前看來每家都是拚命壓價格,COSTDOWN....
如果不是狂加班,把員工的潛力壓榨到一滴不剩
全部實領薪水有些小廠應該會撐不住

可以到台灣設廠的外商技術都有一定水準,
母公司財力夠雄厚,才能支撐優厚的員工待遇

少了分紅誘因,年輕人不會有動力進入這個行業
每天加班沒有加班費領,工作壓力大,起薪又不高
不是為了公司獲利分紅,誰肯用盡全力爆肝為公司賣命?

現在的高科技業利用股票綁住人才,
規定很多條件讓員工配股不能馬上賣
少了股票分紅,人才流動率會更高,對公司也不是好事

而直接發放等值高薪,要多負擔勞保新制的費用,稅金的負擔也增加了
對公司財報更是一大損傷...
平衡下來股東真的能賺多一點??

如果認為這家公司的分紅制度不合理...
還有很多其他股票可以買...
畢竟股票是員工努力工作,吸引人才的最大的誘因

少了這些誘因,國內人才不肯待在科技業,
人才短缺使得廠商紛紛出國設廠,又會是更大的問題了
現在制度跟風氣是這樣,科技公司的政策也只有如此才能在獲利各方面達到最大利益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