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印表機真的可以印出一架貨真價實的飛機

用力的炒吧! 反正現在生技股快沒題材了,上次還有名嘴在財經台說美國已經可以用3D列印噴出人工心臟,肝臟等器官,直接就可以使用了,還有公司用3D列印噴出了豬肉及牛肉了,以後不用再殺生了.....用力炒吧!!

old_hsiao wrote:
太好了,我要買一台,每天印個長像不一的美女出來"用")


這個好,商機無限,我要入股
謝謝指教~~~~~ 無敵金句,可用於回答任何提問,瞬間讓提問者頓時語塞,就算是辨論冠軍也傷不了你
cman4434 wrote:
用力的炒吧! 反正現...(恕刪)


M01股友來集資吧成立一家公司,去代理3D列印機,然後每員工及股東,都買一台,回家每天列印一個女僕,第一年eps可以衝到10元,先上興櫃,大約每股可以賣個200元吧,獲利率1900%,比去跟抬別人轎好多了吧,快來集資吧 第二年eps衝到20元 結合投顧名嘴,每日電視大放送股價炒到500元

coadna6666 wrote: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恕刪)

重點是 印出來後 你敢座嗎?
jjc0516 wrote:
重點是 印出來後 你...(恕刪)


為什麼不敢坐?
請不妨先了解一下3d列印高端機種是如何列印的ok?實際上如果控制得宜,做出來的東西很類似積層鋼,可以兼顧到剛性和韌性

http://www.eos.info/en

這家是德國的3d列印機台生產商

在3d列印的技術領域,台灣的技術目前是落後於中國大陸的

coadna6666 wrote:
意思就是說開始進入紅...(恕刪)



我覺得你應該具體的去了解一下3D列印,再來這裡討論。


coadna6666 wrote:
如果是鐵粉融熔燒結,那結構堪慮
3D噴出的應該是塑酯,難不成可以噴出金屬
現今飛機考量輕薄、應力承受、拉伸壓縮等,各零組件所需材料又各不相同,需要眾多零件供應商
所以呢!!!
反正股票先炒再說吧

ps:"鐵" 比重很重喔,非用在飛機主材料。 除非這飛機是要用來在地上跑的.(恕刪)

異鄉苦工 wrote:
有學過機械的應該多少會有概念
鐵有鑄造 擠壓 切割好幾種成型方式
應該不是光靠個鐵粉融熔燒結一下就可以的
裡面的結構還有牽涉到回火的問題
一些應力結構還有材力機械設計都要重新考量了
我是很懷疑這樣做出來的成品如何保證安全



昨天我看到的原理,跟你們想象的是不一樣的。另外這個列印的是飛機的核心部件不是一架飛機。

qz區熔法拉單晶硅懂不?

這個方案就是和那個差不多,和粉末冶金差距很大。

粉末冶金需要將粉末填入模具,然後燒融,這裡有個問題是粉末的空隙,造成填入模具的金屬體積小於模具空間,因此會有較大的誤差,砂眼之類。強度也上不去。

激光3D技術利用金屬粉末僅僅是因為這個東西容易融化也容易控制用量。

實際的過程是粉末-金屬液-金屬單晶。

而粉末在這裡的作用是無足輕重的。換成一根鈦棒一點一點融進去也是可以的,這是太蛋疼了,但是qz拉單晶硅就是用一個多晶硅棒作原料的。

這個技術的難度是金屬單晶晶體的定向增量生長,也就是讓單晶面張單晶的控制問題。

這個出來就是單晶,別看是個骨架也是單晶的。金屬單晶裡面其實還是應該有應力的,我們拉單晶硅的時候,硅棒也要做退火處理,不過相對金屬鍛件的應力而言,熱處理的難度應該是低N個難度。

從其公布的后處理過程看,僅有簡單的熱處理,之後就是表面精加工了。這個能剩了N多工序工時的。

你要知道,這個技術是師昌緒他們80年代初就開搞的,已經30年了
80年代初,在他的倡導下,中科院金屬所建立了大功率激光器和高速氣體霧化急冷金屬粉末技術和裝置。


區熔法拉單晶硅

上面是原料多晶硅棒

中間是高頻交流線圈用於加熱,高中物理講過。

下面是成型的單晶硅棒。上端就是液態的熔融態的硅。從上面的原料棒上融下來,靠自身張力在下面聚集,冷卻后在下層的單晶基礎上繼續長出單晶。

只有一個方向的控制余度,利用控制溫度和線圈上下的速度調節硅棒的粗細。



換做激光3D鈦合金

上面是金屬粉末供應口

中間是激光加熱區

下端是已經成型的單晶飛機骨架。

這個應該控制在很小的極度上,有3個方向,激光強度,進料速度等多重控制相。


晶體增長這個很簡單,飽和食鹽水出單晶食鹽是怎麼形成的?金屬晶體也是這樣形成的。也就是在原有的已經晶面上繼續張就是了。就這麼簡單,自己搜索下直拉法生產單晶硅,就是那樣。

由於我不是學凝聚態的,僅學過一些金屬相圖。馬氏體和奧氏體是α相的鐵和8面鐵含碳的合金。控制降溫速度和含碳量來控制。而鋼合金一般呈多晶態。強度不會太高。

單晶態是沒有所謂各種相的。應該是緻密排列,否則就會出現各種位錯,比如肖脫基位錯等等,之後位錯會在已經形成單晶的結構中擴散。這個需要在加工中通過溫度速度來控制避免產生。

金屬做成小珠,意義就是越小的珠越容易形成一個單晶,而想做成大單晶成功率就低了。而且球形不太容易形成位錯,然後將這些球膠合起來形成強度較大的整體。

如果能直接長出大單晶呢?那就更簡單了。就這樣。

激光3D的要點,一是合金的凝聚遠比單一金屬複雜的多,如何控制?其次多種金屬粉末態混合,如何保證當前被熔融的部分合金比例與預設值一致。這兩個才是核心問題,其餘的技術,即使在我看來也是很簡單的,至少在理論上很簡單,很多也早就工業化了的。拉單晶硅6、70年代就工業化了。3D控制,這個也不難。激光,呃,兔子說自己第二美帝都不敢說自己第一。因此在80年代,施老就開始組建這個項目了。這個是很順理成章的。


現有的商用列印技術,也只能做到塑料列印,然後稍微加熱凝固。或者噴金屬粉末,然後進爐子燒,成型,根本成不了單晶,強度最多擼幾發子彈就碎了,這種實際上是沒有工業意義的。至於列印細胞,同樣需要解決細胞結合的問題,別的都好說。

但是商用列印技術上更趨近於精密加工,而激光3D基本上屬於凝聚態的範疇。


目測是6寸單晶棒,尾部沒有位錯螺旋線,應該是比較完美的單晶。這就是一個單晶。

我還見過連續加料的60寸還是多少單晶棒。一人粗。找不到圖了。

生產單晶根本沒有啥稀罕的,
如圖
生產出來的硅棒就這麼扔在木頭架子上晾著。
其實,這裡面的第二根收尾的時候拉斷了,這樣的尾巴,幾乎肯定會產生很多位錯螺旋線,最後怎麼也要砍掉20~30公分回爐重新練。當然斷尾也是很常見的情況。

當然金屬單晶的過程會更複雜些,這裡面估計就是機密了。


原理就是這樣了,因為我是截取的討論,你能不能看懂就不知道了。

一切隨風去 wrote:
昨天我看到的原理,跟...(恕刪)


不簡單,
離上次讀金屬材料到現在已經20年了

coadna6666 wrote:
不簡單,離上次讀金屬...(恕刪)


美國的列印人體器官的也不是那麼簡單,不是列印橡膠玩具那樣簡單的。

大陸所謂領先的也是激光這塊,3D列印是個概念,高端的又是那些材料等方面的事情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