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銀鬧錢荒 官員:擴張太快

系統性風險完全是太誇張的說法. 銀行倒閉會造成社會動盪, 很少國家會容忍.

處理方式很多, 台灣都發生N次了,國家倒了嗎?

一是指定大銀行吃下來, 例如十信案.
二是政府注資介入(這招台灣少用),就像AIG
第三是用納稅人錢搞個基金重整, 有毒資產清一清再標售.就像台灣好幾家消失的銀行(慶豐還有王又曾那家什麼名字的..), 成本講白了就是國庫吃下來

老共隨便選一招就搞定了,以鐵道部的前例也不過是吃下來. 系統性風險的機會低到不必考慮.

不過重點來了, 資金緊會影響民企的成長, 高利率加走低的消費成長更不利新投資進來, 所謂的調結構還要忍多久?
Richard Chou wrote:
系統性風險完全是太誇...(恕刪)


王家的是中華商銀,那不是政府完全出資處理的,賣給了香港匯豐
損失還是存在的,呆帳也需要處理
大陸現在的狀況類似台灣當時的一次金改,是需要處理呆帳的,就算注資也是短暫行為,那是確保流動性,部分的損失由納稅人買單幾乎不可避免,但全面性的不會這樣弄,會出事的,大多都以拖處理,先讓銀行不倒,然後銀行以後的獲利慢慢抵銷之前的虧損,甚至制訂一些租稅優惠讓銀行打消呆帳,但呆帳就是呆帳,必須要處理,不可能一直掛著

資金緊張不是問題,外面資金進不進來對目前的中國來說也不是大問題,目前的中國不缺資本,讓資金去做無效的運用絕對更可怕,拿錢繼續蓋鋼鐵廠?這種供過於求而沒有效益的建設是浪費,注資這種只不過讓後面狀況更嚴重而已

調結構指的是消費,目前數據看起來有成長,但數據不太漂亮,尤其這又是刺激消費措施的狀況下,結構不會很好調整,但沒轉過來肯定後面發展會受限制,但這條路不保證成功,很多國家是轉不過來的
想太多,房子倒了你也要還錢!
是你跟銀行借錢,不是房子跟銀行借錢,房子只是抵押品!

你跟買車用車貸,難道車被偷了就不用還車貸了?


jlcamry wrote:
小銀行(A)倒了會清...(恕刪)
不要把自由經濟的經驗套在那個國家身上。
除了人口紅利以外,
自從他們知道賣土地使用權利來賺錢後就註定他們會變成經濟強權。
而且他們的土地賣了以後過了七十年還可以再賣一次!!!
光這點優勢哪個國家能比得上?
滬1個月拆息 仍高企8.5厘
人行發表適時調節銀行流動性的「維穩」聲明後,市場恐慌情緒逐漸平復,上海銀行同業市場隔夜拆息,繼續保持在5.55厘平穩水平,符合人行管理預期,但1個月拆息則仍扯緊在8.5厘的高位,主要是半年結及銀行尚需時疏導超標理財產品,本港1個月離岸人民幣拆息定盤價則顯著回落,較前日跌2.5厘至3.87厘,隔夜息跌至2厘。
一名駐滬的銀行交易員表示,人行首要管理的流動性關口,是確保隔夜拆息暢順,相信當有關水平維持在5至6厘之間,人行可以接受。
另一大行財資主管指,人行明確「定向」調節資金市場流動性後,早前因心理恐慌而推高拆息情況,可逐步緩和,但面對日內半年結將至,資金充裕的銀行,亦因審慎不太願拆出一周錢,加上處置理財產品可能仍然需時,故銀行拆入的最短有期資金,需為1個月頭寸,故1個月拆息較前日仍升0.12厘至8.55厘。
另外,繼民行(1988)前日召開投資者講解會,否認高息吸存及壞賬率飆升等傳聞外,工行(1398)董事長姜建清昨亦稱該行願意發揮穩定市場作用。

工行流動資產4.6萬億
日前市傳工行暫停提供回購,姜建清昨在接受路透社訪問時透露,截至5月底,該行持有的高流動性資產達4.6萬億元人民幣,作為大銀行,「工行願意在市場出現波動之際」,發揮本身流動性優勢,以達穩定市場作用。他認為,自5月下旬資金價格反覆高漲,「不是錢荒是心慌」所致,央行改變公開市場做法使流動性短缺,惟他相信問題只是「時點性的波動」,貨幣市場利率已回穩。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627/18313725
==========================
說好的崩潰呢...
2013 12/20
中國大陸銀行資金最近再度趨緊,引發另一波「錢荒」 也對大陸股市造成影響,上證綜指、深證成指今天跌幅都達2%,上證綜指更是連續9個交易日收跌,累計跌幅已達6.9%。

大陸年底在貨幣市場資金面趨緊,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啟動退出量化寬鬆(QE),讓包括大陸A股在內的全球新興股市承受壓力。

phy12345 wrote:
想太多,房子倒了你也...(恕刪)




在美國是這樣喔
不對人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