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yak wrote:
台灣電商要想賣到別國...(恕刪)
用Paypal囉~ 就擺在那了,國外的人都在用,當然用國外共通的東西
難不成要向國外客戶說 「我是台灣人,請你用本國的第三方支付付款」
如果是你給他錢就算了,但如果是人家要給你錢...

據我所知,台灣蠻多soho族接國外案子,就是用Paypal交易

另外,我認為第三方支付著重的點,並不是網家拿到錢後,他可以幹嘛
而是真的有沒有足夠大的市場讓他有搞頭....還是只是為了讓自家的股票好看點??
redial wrote:
不知道這棟樓的大大們...(恕刪)
HarryBo wrote:
大陸可以嗎? 大陸有24小時內的宅急便嗎? 1線都市可能有,那2 3 4 5 6線?
第三方支付存在的意義在於地域性的因素造成的彼此交易不信任感
你人在四川買了一個千裡外黑龍江的東西,如果錢不是先交予第三方機構
你匯了錢 打開包裹 發現裡面ipad盒子裡面裝一盒巧克力餅乾...
難道你要從四川花幾天幾夜打車到黑龍江告他???
因此,第三方支付便應運而生,我買東西東西很爛、出包了、掉包了
至少我可以馬上得到從第三方機構退還的錢,買了東西有了保障
於是大家爭相用第三方支付,這樣就不會買到騙人的東西
但台灣...真的需要嗎?
如果商家騙我,我也不過就坐車幾個小時就能到當地法院申告
而且台灣這麼小,這騙子還能到哪去? 你上次聽到買電視、收到變衛生紙的新聞是什麼時候的事情?
台灣的消費者習慣、環境跟大陸的時空背景是不可比擬的
台灣過去根本不需要支付寶,當然未來也沒有這個必要...
喔,對了 再補充 台灣是世界上便利商店密度最高、功能性最多的國家
因此現在的人多半會選擇超商取貨付款,這也比什麼支付寶要方便許多...
再重申一次,買東西用信用卡直接刷、貨到付款、超商取貨付款都很方便
為什麼我還得要多洩漏一次隱私,多申請一個帳號
把信用卡掛在這個帳號底下,然後再讓賣家扣款?
這不是一種脫褲子放屁的行為? ...(恕刪)
HarryBo wrote:
用Paypal囉~ 就擺在那了,國外的人都在用,當然用國外共通的東西
難不成要向國外客戶說 「我是台灣人,請你用本國的第三方支付付款」
如果是你給他錢就算了,但如果是人家要給你錢...
據我所知,台灣蠻多soho族接國外案子,就是用Paypal交易
另外,我認為第三方支付著重的點,並不是網家拿到錢后,他可以幹嘛
而是真的有沒有足夠大的市場讓他有搞頭....還是只是為了讓自家的股票好看點??
...(恕刪)
HarryBo wrote:
為什麼可以拿來繳水電
是因為用的人多,多到規模化的地步
抽手續費就可以成為一個龐大的經濟來源
在台灣超商也是一樣,滿街都是
多到我家樓下路口就有一間,如果在台北上班至少會路過個兩三間
上班路過就順便去繳個水電,這應該是很多人每個月都會做的事情
但大陸根本沒有密度這麼高,功能這麼強大的便利商店阿....
既然支付寶是大陸最常用的支付方式,自然就會延伸到水電帳單上
雖然用第三方支付繳水電非常方便
但政府直接開放線上的信用卡繳水電的渠道不就行了 ?
另外你說台灣賣家很容易出狀況的這個論點是哪來的?
有什麼數據嗎? 我常上網買東西啊,怎就沒聽過有什麼問題?
現在上網買東西都可以享有七天的鑑賞期,你不高興可以退貨啊?..(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