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work wrote:
我很認真的思考。這是...(恕刪)
外匯存底有兩種,
一種是熱錢流入,所謂海外資金的投資,就像你講的拿外幣換成了人民幣,
這些外幣暫存中央銀行,等資金流出時要還給外資,
另一種外匯存底是真正出口貿易或是海外投資賺到錢,本來就是國家可以自行控制的外幣,
這些外幣就是世界各國發行本國貨幣的準備金之一(美國除外,美國印錢只需要FED打白條),外匯越多理論上可印越多本國鈔票到市場上(M1/M2),
臺灣4000億外匯中,有超過一半是外資流入購買股票的錢,
大陸外匯大多數是貿易盈餘而來,加上外匯管制,大陸根本不擔心外資流出的問題.
大陸歡迎海外投資,要的是技術,不是錢.
香港對抗索羅斯時,港府用外匯存底當資本,掃光市面藍籌股,維持股價不墜,讓放空的索羅斯吃鱉,
國際炒家再有錢,也只有幾百億美金規模,碰上幾千億美金級的國家外匯時,還是得投降,
現在中國外匯早不是東南亞危機(1997)時代一千多億小兒科規模,而是三兆六千多億的巨鱷,
沒有國際炒家,會去想挑戰這級對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