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5151515151515
rickchiu wrote:
剩下的繼續複利,累積40年,依照5.41%去算的....就會得到4754萬NT...(恕刪)


一個用單利,一個用複利去比較,很不公平。

1000萬,照5.41%去算,在還掉 2.6% 的利息等於獲利 5.41-2.6 = 2.81%
2.81% 去複利40年 = 3029萬
如果不算利息,用5.41%去去複利40年 = 8672萬
真算不出 4754萬是怎麼來的 @@

這二個其實不好比較,一個是幾乎固定利息,
另一個是績效好獲利跟著上升...
小弟的重點是放在類全委保單「這輩子本金放到掛了為止」
會有什麼風險?

rickchiu wrote:
借1000萬買這保險,反正手續費+貸款利率,都從每年配息5%扣...
能借一輩子的話也不錯阿...
反正一輩子不用投1毛錢進去,然後每年就看領多領少...
到人掛了...領1150萬,1000萬還你銀行....還有150萬給兒女...


我覺得有什麼漏洞沒算出來,例如條件有什麼但書之類,
不然就同 R 大所說的,穩賺不賠阿...
每個月還能生出一些配息,掛了還多賺 15% 本金,
沒漏洞話我也要想辨法去借錢了

PS:產品應該是玉山的「XX人壽雙利雙收XXXX」
http://www.esunins.com.tw/product/DM/92.pdf?cp=dm92&seg=&ch=Internal&ven=www&ctype=B&pt=t&obj=dm92

是這個東西嗎? 看起來就是結合基金+壽險而已,
比起你自己買基金+壽險, 恐怕只會有更高的費用包裝在裡面, 應該不會讓你多賺到什麼的.
最好看清楚, 在沒完全弄清楚所有細節之前, 千萬別一廂情願想得太美好而一頭栽進去
我看完保單說明後,天下果然沒有白吃的午餐

1.提撥可能來自淨值
2.保險公司有權變更提撥條件
3.死亡給付是以「淨值」去計算,而不是「本金」
(3.其實我有點看不懂,寫的很複雜)

順利的話淨值越來越高,賺的更多,
不順利的話不光是淨值縮水,還要還銀行利息,
值不值得自行判斷,小弟是不會去玩這個。

結論是保險公司穩賺不賠無誤

天使雪花 wrote:
一個用單利,一個用複利去比較,很不公平。
1000萬,照5.41%去算,在還掉 2.6% 的利息等於獲利 5.41-2.6 = 2.81%
2.81% 去複利40年 = 3029萬
如果不算利息,用5.41%去去複利40年 = 8672萬
真算不出 4754萬是怎麼來的 @@
這二個其實不好比較,一個是幾乎固定利息,
另一個是績效好獲利跟著上升...
小弟的重點是放在類全委保單「這輩子本金放到掛了為止」
會有什麼風險?
我覺得有什麼漏洞沒算出來,例如條件有什麼但書之類,


也可把那保單領出來的錢拿去複利阿....跟國債比一樣差很遠...

算法是1000萬一年後領54.1萬,拿去26萬去還貸款利息...

剩下的28.1萬,馬上再買國債複利阿...

第2年是1028.1萬算利息....依此類推就得到4754萬...

--------------------------------------

我也有疑惑,若配息無關本金,只要不提領本金,淨值就不會波動??? 好像很矛盾

這樣配息的錢是那來的?

若基金經理人操作大虧...還配給你5%,那是自掏腰包?????

不是的話,又不從淨值扣,那是銀行或保險公司變慈善機構??????

都不是的話,錢從那來?????

反正胡搞瞎搞到你淨值剩200萬,掛的話給你 230萬,但是要還銀行1000萬...

不就挫賽....

不过適合名下無任何資產人來搞....能借1000萬....最後管你淨值剩多少...

有多的給子女,不夠的保險公司出吧,可能嗎?(太陽打东方出來也是納稅人出)....

怎麼聽起來就一個怪????


天使雪花 wrote:
3.死亡給付是以「淨值」去計算,而不是「本金」

投資真的是要親力親為,親自審閱說明書的文字.
雪花大的調查內容與樓主所言,真的是天差地別.
保險資訊再更正一下

若掛掉時,假設當時的淨值是低的,假設淨值由10元變成是5元,以1000萬來說,本金變為500萬

,但因為我們有115%的保障,所以到時家人是可以領到1150萬。

而假設當時淨值是15元,本金變為1500萬, 那家人就是領1500萬,

它是以價高者領取,但至少一定會有115%的最低保障。


基金代操部份, 是由基金公司決定股票和債券的投資比例, 就是萬一債券不好,

股票基金的投資比例就要佔絕大部份, 反之就是債券的投資比例就要佔絕大部份.

但是假設有一天金融海嘯重來, 股票和債券殺很慘,

淨值下滑, 配息率是有可能調整的. 沒錯. 我看到附註了.


有些疑問.就算明知日後金融海嘯會重來, 我們還是只有投資一途, 對要退休領息過活的人,
高收益月配型債券還是會買, 強者金融海嘯來前獲利了結, 低點之後買啥賺啥, 魯鈍者渾然不知,
照領月息(當然有可能會少一些), 可是日後淨值還是會回來.
當然我會期待2008金融海嘯重現,讓我狂買台灣50(0050)和台灣高股息(0056)兩支ETF,
可是不管大家再如何看壞日後, 現在還有啥投資可以月領6-8% 呢????????????????????????
(台股現在進場對退休人風險太大, 現在買房收租更是不可能6-8%, 而且房市前景也不樂觀)
目前配置就是 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點心債+股票型基金(較少, 短打)+定存
adpcm wrote:
可是不管大家再如何看壞日後, 現在還有啥投資可以月領6-8%

年領6-8%有可能,也不算難.

但月領6-8%,一年可領72-96%, 恐怕只有參加詐騙集團,或是投資高利貸才有可能.
sorry! 打錯 年領 6-8%.

請問現在才進場的話, 除目前一般常見的 月配型債券, 還有啥好目標呢?
adpcm wrote:
請問用"類全委保單"來當退休收入來源ok嗎? ...(恕刪)

股票的費用負擔最單純,就是買賣手續費+交易稅。
基金的費用負擔就比股票隱晦多了。
投資型保單的費用負擔更隱晦。
類全委保單的費用負擔更加隱晦。
只須知道一件事,你跟市場之間,經過越多手,你的負擔就越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