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沒有退休金的人,要如何想辦法投資自己與理財呢?


denis26 wrote:
假設有一位中小企業老闆上街替年輕人呼籲 為年輕人領22k抱不平
但是一回頭自己公司請的人都是只是22k. 原因是其他公司都這麼做 他能用22k請得到人就不會花23k 如果其他公司都加薪他也一定跟進
我想這個老闆跟這個退休老師一樣了不起 一樣有良心


差多了 ...

老闆可以 "很大程度地" 決定員工的薪資,
既然覺得22k不夠, 他可以從自己做起,
這個例子才真的是前面有人批評的 "一手念經一手摸奶".

然而退休教師不能決定國家政策.
當然, 他可以捐出來,
但捐出來也不能改變什麼, 既有的國家政策不會有一絲一毫的改變.

如果退休教師是呼籲 "大家都要捐出來" 自己卻不捐,
這還比較符合你的舉例.

然而他針對的是國家政策,
這就和你的舉例不同了.

zerokiller wrote:
人家是主張"一起"不要領


但是在"一起不要領"之前,

這段空窗期,

他其實真的可以率先不領, 或者捐出來耶,這叫拋磚引玉,

這樣有很難嗎???
事實上,退休金應是維繫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我認為應該設定天花板,以全台最高生活水準的門檻作為基準,而且要到65歲以後才能領取,如果目前生活基準費是一個人25K,那門檻就是25K,以前繳多的,以為能領80K,對不起,你55歲退休,還是要到65歲才能開始領25K,因為55~65歲 ,還是可從事生產,這時您從本業退休了,你可以去兼職,任顧問,去上課,除非這些業外收入不到25K。

而退休金要加計通貨膨脹,例如104年標準生活是25000,105年通膨3%,所以105年就要改為25750元。

退休金是要照顧晚年生活,而非爽領。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baizhen wrote:
1.退休並不是要有多少錢才能退休(名嘴或媒體常誇大要準備多少金額),
2.而應該要說退休後,每個月能有多少被動金錢供使用,
3.大部分的人都有勞保,條件符合退休後,每個月可領月退應該至少有一萬吧,
4.加上子女給的零用金(如果孝順的話)與之前積蓄,維持一般生活應該可以,
5.在中南部的話,我覺得可以購置套房出租,中古約100萬就可入手,
買個兩三間,一個月就有一萬多元的被動收入,
6.零零總總加一加,生活一定過的去,除非要求過優渥的退休生活!
--------------------------------------
謝謝您的提議!
1.健全的心態
2.從現在開始想辦法創造被動收入
3.本俸只有19000元,月領勞保退休金不知道有沒有1萬呢?
4.最好不要向子女拿錢
5.當包租公,是被動收入的選項之一
6.還是要有健全的心態
兩大黨為了要選票,沒人砍的下去,反正這樣領下去,就等著舉債加稅,加到人民反彈,或國家破產,跟希臘一樣,到時一次砍50%,看有沒有可能?話說去年出差在國外機場貴賓室,聽幾個退休領終身俸在聊天,都是在講世界都玩透透了,不知要去哪裡玩?
確實現受薪階級,要月領6萬以上真的沒這麼容易,公務人員所得替代率真的一定要調低,不然台灣沒救了!然後很多當兵的,從官校開始念,43歲就可領終身俸!
Irene1058 wrote:
他其實真的可以率先不領, 或者捐出來耶,這叫拋磚引玉,
這樣有很難嗎?? ...(恕刪)


不去領, 錢也只是撥進來擺在銀行,
18%的權利沒有喪失,反而錢變成死錢。
也許人家是去領了出來,
然後做公益去了,
這種事就不必高調了,也許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既得利益者能夠出來大聲贊成改革,
心態已經很可取了,
不必要求人家當聖人,她並不欠你什麼。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kakanctu wrote:
差多了 ...
老闆可以 "很大程度地" 決定員工的薪資,
既然覺得22k不夠, 他可以從自己做起,
這個例子才真的是前面有人批評的 "一手念經一手摸奶".
然而退休教師不能決定國家政策.
當然, 他可以捐出來,
但捐出來也不能改變什麼, 既有的國家政策不會有一絲一毫的改變.
如果退休教師是呼籲 "大家都要捐出來" 自己卻不捐,
這還比較符合你的舉例.
然而他針對的是國家政策,
這就和你的舉例不同了.

你考慮事情過於表面化了 不夠深入.

老闆其實不可以 "很大程度地" 決定 "大多數員工" 的薪資(少數員工可能)

薪資的行情取決是市場機制 非老闆的良心 老闆能用22k請到一個他覺得可以的人就不會用23k 你要能找到40k的工作就不會去屈就低薪的工作 一切就是job market的市場機制 這就是大環境 不是一個老闆或是員工可以改變的. 就算那老闆願意多花錢請人(相當於退休教師捐退休金) 他也不可能改變外面的薪資行情. 反而會在全球化的競爭被淘汰出局. 過去陳履安在大陸就幹過這傻事 把工廠當慈善事業經營 結果沒多久工廠關門大吉 賠光股東的錢 員工全部失業 再回去領低薪

比較實在的做法就是讓那退休教師捐退休金給他身邊低薪的年輕人更實在. Just kidding. 其實這更不可行, 過去馬政府的教育部實習方案就被指責是22k的元兇. 我的認知就是凡是一切的挑戰市場機制的行為最後都會有想不到的副作用. 常常最後適得起反

denis26 wrote:
你考慮事情過於表面化...(恕刪)


薪資部分我同意你說的.

不過我想強調的是,
今天這位退休教師針對的是國家政策,
而非要求其他退休人員拒領或捐出來,
所以有人酸他 "為何不捐出來", 其實沒有意義.

-------------------------------------------

不好意思紫微大離題了,
回到原題,
我也認同 baizhen 大大的回應.

baizhen wrote:
1.退休並不是要有多少錢才能退休(名嘴或媒體常誇大要準備多少金額),
2.而應該要說退休後,每個月能有多少被動金錢供使用,
3.大部分的人都有勞保,條件符合退休後,每個月可領月退應該至少有一萬吧,
4.加上子女給的零用金(如果孝順的話)與之前積蓄,維持一般生活應該可以,
5.在中南部的話,我覺得可以購置套房出租,中古約100萬就可入手,
買個兩三間,一個月就有一萬多元的被動收入,
6.零零總總加一加,生活一定過的去,除非要求過優渥的退休生活!


尤其是第一點, 很實用 !
投資理財還是要有比較健康的心態,
才不會陷入患得患失的情緒.

柯P就可解退休領得比在職多!因無政治包袱,

問題:誰願意幫他?

我是認為,

公保取消併勞保(了解公保的人我想會讚同),

退休金制度當然比對勞工,

其次對於公務人員的兼職及從事商業行為也應該解制,

公務人員想要過好生活,就到市場機制來競爭,

不要窩在公家單位裡面,

大家認同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