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週刊1040期說「每月投資5000元30年後變千萬」

每年報酬率10%~20%很簡單~重點是年年10%維持"30年"~
多少人栽在一次又一次的泡沫.股災.經濟蕭條~你可能前5年報酬或許有40%甚至100%以上~
但一兩年的市場驟變就可以讓你的投資一夕消失~
知道為什麼世界上那麼多投資專家~卻只有巴菲特能在富比市排第2稱為股神嗎?
因為他是幾十年下來經歷各種市場變化的考驗~唯一能平均21%報酬率的經理人~
像這幾年是世界經濟都在向上~一堆國家股市創新高~包括美國~
更別說大陸了~大陸兩年內就漲了400%~香港前一陣子甚至2個月漲100%~
這一年內大陸的基金前幾名都是300%-400%的報酬率(是一年喔)~
甚至排100名的基金一年都有100%以上報酬率(台灣不準買~現在買也太晚了)
韓國~新加坡~印度....等等都創新高~印度基金前幾年都100%以上報酬~
所以這幾年買基金或股票都很容易賺~隨便挑個好基金年報酬都有20%以上很簡單~
所以這一兩年跑出一堆大陸自稱股神的~才幾年報酬率就叫神~看了就好笑........
兩年漲400%以上......我看會虧錢的才叫神.....

所以年年10%-20%不難.....難的是要能維持"30年"
通常這種都是一些所謂"理財"達人或節目的"銷售"手法..

其實沒有多大意義,純粹只是"數學公式"而已..國中應該就會了

這就跟基金銷售一樣,報酬率都是"年化"的,我之前投一檔基金,一個

月漲了約9%,那年化之後就是108%..?!,唉!只有呆子會信吧

之前有報導指出,大部分"績優"的基金,年化報酬率大約在10%左右,

所以,30年以來要每年10%的報酬率的基金本來就很少了..

此外,這中間若有較大的波動,例如+20%,-10%, -20%,-10%,+70%

這平均還是+10%可是應該很多人等不到那+70%就已經贖回了吧...

So,這種銷售手法不勝枚舉,要賺錢還是勤做功課,回歸基本面,並且

嚴格遵守停損/停利紀律比較重要...
Wang S.C. wrote:
可能啊, 雜誌中不是有介紹幾檔20年來平均報酬率10%以上的基金嗎...(恕刪)


有個問題是過去20年不代表未來也一定能達到一樣的報酬~

還有人性問題~

臨時來個財務吃緊~工作意外~或是一般人會被不斷循環的泡沫股災嚇到~而產生恐懼中斷投資或贖回的很多~

過去發生的股災有發生過大盤跌掉90%的記錄~我想能不被嚇到的確實很難~

需要毅力30年來每月一次都不中斷的投入5000元~我看能達到這標準的不多~
其實這個題材每隔一陣子就有不同的財經週刊提出來,只是很好奇如果這個想法無法實現的話,為何會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提出來?
那只是講一個大概的概念,說明複利的效果罷了,當然是沒加入其他經濟因素。


如果把他看成一個數學式,你也不能說他錯,因為他本來就不打算加入其他參數了。
I trust everyone,but I don't trust the devil inside of them!

ahdeng wrote:
其實這個題材每隔一陣...(恕刪)



會不停被提出來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你不買基金 不買保險
誰有錢買雜誌社的廣告
誰有錢作這種置入性行銷啊...
西瓜哥哥 wrote:
大哥啊! 這種文章笑...(恕刪)


三十年後會怎樣沒有人會知道
但過去十年我所投資的基金平均確實有10%的報酬率(複利喔)
很多報導確實只能參考
但, 沒做過誰也不知道結果會怎樣

如果,找不到更有效的投資方法, 何不選擇相信基金過去的績效呢?
抓的到景氣變化的人可以波段操作, 把基金當股票玩, 報酬率會更可觀
不然就使用懶人投資法 ~~~定期定額
每月投資五千,結果三十年後如期得到了台幣三千萬,

不過那時已經改用人民幣了,

瞬間變壁紙......後來變冥紙....
有機會可以認識"裡面"點的人

還會相信基金的人,再說吧
還有一點
他給的是台幣
台幣30年後會不會縮水
外幣都飆漲
以後.......

想當年台幣對港幣3.3:1
現在 4.2:1
人民幣現在比港幣還貴
澳洲幣加拿大幣這兩年漲多少你可以去查
你會發現薪水領台幣這才恐怖

總之 分散投資準沒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