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神路亞 wrote:電子通路產業沒有護...(恕刪) 我的意思是…以前的年代,聯強代理獨大一把抓;挾通路以令諸侯。供應商莫敢不從,現在通路百百款…聯強已經沒那麼有 Power了!以前的這種競爭經營優勢,我也認為是護城河的一種;不過,又窄又淺就是了…另案思考:南仁湖(休息站標案)、杏一(醫院門市標案)…
ericars wrote:現在通路百百款… 不就實體跟虛擬兩類,哪來的百百款?原本聯強的護城河就是實體通路,因為實體通路的布建要時間、要成本、要人脈、要技術,就跟中華電信的最後一里一樣,對新進者就是一個很難打破的護城河,而聯強算是亞洲地區的3C產品"實體"通路龍頭了,基本上不會有競爭者了(這種毛利3%的有誰想進來做呢?)。然而近幾年成長有限,我認為是虛擬通路的影響,網路商城像PC Home這種的就是最大的競爭對手,網路商城規模小的時候,還是得跟聯強拿貨,因為不用背庫存跟售後服務,所以對聯強來說,網路商城也是一個實體通路。然而,隨著網路商城規模加大,產業競爭加劇,為了更即時的送達與服務,網路商城就得自己建立發貨中心,當越掌握消費者後,庫存管理財也可以賺了(這個原本是聯強要賺的),現在大型網路商城也會直接跟廠商大量定貨,藉以壓低價格,然後大力行銷低價促銷,一般的實體通路沒辦法這樣,但是這是網路通路的特性,可以一次性的全國促銷。網路通路的強項還是在於行銷、物流與金流,聯強其實還是有機會的,聯強的強項在於實體的管理,網路商城東西賣出去容易,但要怎麼送到消費者手上則是問題,台灣地小人稠這部分問題不大,但是像中國還是有很多地廣人稀的區域,聯強還是可以吃下非都會區的後端出貨、庫存、維修這一塊。
ejan1969 wrote:不就實體跟虛擬兩類...(恕刪) 您講的對,應該是百百家,不是百百款!看來您也是看好聯強未來的發展;或許低檔的時候,就是最佳的入市時機。前陣子有考慮買,但還沒出手;持續列入追蹤清單。
ericars wrote:看來您也是看好聯強未來的發展 我也沒看好,手上也沒有聯強,單純是就產業來分析而已。聯強確實有不錯的護城河,而這個護城河是自己布建出來的,用跨國、跨產品、通路布建、庫存管理等等經營手段建立出來的,拿同價位的神腦來比,神腦就是台灣地區、手機而已,雖然獲利差不多,但是護城河卻差很多,也跟中華電這種特許行業的護城河截然不同,要我選定存股,我會選聯強,本益比、殖利率好多了,重要的是,我認為聯強這種護城河的強度不比中華電差。聯強現在面臨的是成長的挑戰,因為104年營業費用暴增,營收沒有相應成長的話,那盈益率就會下降,這是要再觀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