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xck2009 wrote:
各位有發現到越投資越窮的狀況嗎?
從小到大就被灌輸你不理財 財不理你的狀況
所以高中就開始投資 股票基金期貨
到現在發現
如果當初不投資虧損的錢 到現在已經可以買一台車了窘境
因為投資如果觀念不對 根本是吃人的市場
這些都是資本家和金融家野心的伎倆,就好像投顧老師報名牌,說哪支股票會賺一樣,老實說如果一定賺的話,我自己賺就好何必跟你說,跟你說不過就是要你陪著"抬轎",他自己好安全下莊,換手走人。
另外股市、房市任何資本市場都一樣,技法基本上就是"養套殺",養就是要有養題材然後放消息,創造利多假像,這時候小魚游過來上勾,等套住之後就是宰殺獲利,因為主力已經獲利走人,根本無人哄抬價格,只剩下散戶小魚在高處觀望天堂的到來,既然價格是炒出來的,當然主力走了價格沒有哄抬只能套住或下跌,這時後死的就是這些還不知道情況的散戶。
另外散戶玩不過大戶還有幾個因素:
1.消息面:你不是大股東,所以根本不知道公司內部消息,有消息其實很多都是故意放出來給市場的,企業內部真實獲利情況,以及是否做帳等等。
2.資金面:沒有籌碼可以玩,要撐撐不過大戶,要買也買不過。
3.人事面:大股東可以決定企業人事安排,掌控企業經營,散戶根本就是外圍份子,根本搞不懂內部在玩甚麼把戲。
綜上分析:散戶進去玩這種由大戶制定(掌控)的遊戲中,其實下場多半是悲劇收場。。。
zxck2009 wrote:
各位有發現到越投資...(恕刪)
早就呼籲過要定存‧‧‧
zxck2009 wrote:
從小到大就被灌輸你不理財 財不理你的狀況
所以高中就開始投資 股票基金期貨
到現在發現
如果當初不投資虧損的錢 到現在已經可以買一台車了窘境
再過個幾年,你的年資自然不會再進入這市場。或是一進入就是賺錢方‧‧‧
這時 被你賺到的錢哪邊來?
還不是那些時常會出現 靠股票 從十萬變成一兩三千萬 從百萬變成好幾千萬的故事
這些暗示性質的資訊 最會打動的是哪些人?
還不是那些常以為賣個直銷就能開藍寶堅尼的孩子(學生)‧‧‧(賣個直銷好像在做什麼偉大救人事業一樣<===最容易洗腦)
台灣整體經濟早以弱很久
不由這些年輕人來注入那些金流給賺錢方賺‧‧‧由誰來供給?
資者, 不然我今天就不必上班了...

個人長短線都作, 期貨選擇權也做, 但不管怎麼作, 最專注還是本業, 好好在職場及自
己事業上努力表現, 在工作競爭中, 找出自己的主場 (就管理學講的, 建立自己的 core
competence), 從唸書到工作, 我投資自己了超過 25 年, 投入的是時間,精力, 自己
習慣性的持續本業研究.
而個人在股市或期市的投資投機中, 賺賠都有, 賺的都是長期投資部位, 賠的多數是短線.
而整理自己的經驗, 能賺的都跟有沒有好好做功課, 作好資金控管, 跟堅持原則有關.
幫小孩子買的股票, 投資標中, 投資報酬率最高的超過 400% (別想太多, 也就幫小孩買
一兩張 57 元的台積電放到今天罷了, 金額沒很多, 但看到報酬率就很愉快), 至於自
己的長投部位, 在台股大跌到今天, 大抵也還保持在 +30% 的報酬率 (若拆單張看, 最
高的一張還有 +80% 以上投報率) 以上算法都是券商軟體把領息考慮進來的結果, 自己的
長投部位都持有差不多十年了.
但我所有的長投部位, 都不及我自己的本業收入要強, 在近 15 年來的經濟動盪過程中,
薪資成長率都一直是正的 (薪資成長率就抱歉不提了

好, 不要只談賺, 談賠:
個人經驗, 賠就一句話: 認錯太慢, 就這樣.
但為什麼還沒賠死畢業? 很簡單, 明白自己的個性, 作好資金控管 (張松允的書強調過這
點, 不過好像他下場不太好), 再怎麼賠也賠不死.
投資/投機的樂趣在於, 有時就算賠錢, 卻也學到經驗, 那些都是下一次市場機會來時,
自己可貴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