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z847 wrote:不懂所謂【奇特】在哪裡?...(恕刪) 簡單的說就是T50反一,理論上操作標的應該是放空台灣50(0050),或是放空台灣50成份股,但是經理人的操作標的卻是期貨和附買回債券。
zounds11 wrote:我發現我應該是在股...(恕刪) Z大說的真妙,呵~~這檔是衍生性商品,本來就是期貨的一種給沒開信用戶的人來用是否可以另種思維,所以如果口袋深,改買T50正2還請大家指教謝謝
l060656 wrote:1.理論上操作標的應該是放空台灣50(0050),或是放空台灣50成份股,2.但是經理人的操作標的卻是期貨(20%)和附買回債券(80%)。...(恕刪) 1.要放空台灣50或成份股的前提是要有資,沒有資無法券。 又,台灣50或50成份股,縱使有融資張數,但不敷其需。 所以用期貨達成其反向之目標是很正常的。全世界的反向ETF都嘛這樣。請查查看。2.期貨是財務槓桿,只需20%就夠反向一倍之用。再多會變成反向2倍、3倍矣。 買回債券之作用僅在資金運用。用不上的錢不能光擺在銀行啊!
zounds11 wrote:就白粉的風險...(恕刪) l060656 wrote:簡單的說就是T50反...(恕刪) T50反1的公開說明書上,明明白白寫著用期貨達成其反1之目標。它現在所作所為完全符合說明書上所云。如有疑問,請詳閱公開說明書。而不是理所當然該怎樣又怎樣。
ayz847 wrote:1.要放空台灣50或成份股的前提是要有資,沒有資無法融。 又,台灣50或50成份股,縱使有融資張數,但不縛所需。 所以用期貨達成其反向之目標是很正常的。全世界的反向ETF都嘛這樣。請查查看。2.期貨是財務槓桿,只需20%就夠反向一倍之用。再多會變成反向2倍、3倍矣。 買回債券之作用僅在資金運用。用不上不能光擺在銀行啊!...(恕刪) 就是因為大部份基金經理人的操作標的都跟名稱不符,所以我從來不買基金。如果要付管理費和手續費請經理人買期貨,那我乾脆自己買期貨不就好了,成本還比較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