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min_2 wrote:W大一直很認真的PO...(恕刪) 就如同我前面說的,有些不認同的人是覺得怪怪的,或跟自己得到的經驗不同,沒一定的相關知識能力是找不出錯誤的以樓主這一篇來說,有些地方是不太正確的且GDP的上升不一定會讓民眾普遍趕到生活比較好,台灣某年的GDP曾經增長快到兩位數,那一年大家(起碼是大部分的人)有覺得生活比較好,而想確實知道為何會這樣是需要一些適合的相關知識,但這些都是一般人不容易瞭解的東西(即使在歐美國家,比較純經濟的書都賣超差的,而基礎經濟學的書籍才是適合建立相關基本知識的書,但這些真的讓一般人不是那樣容易看懂)把GDP上升看成經濟變好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誤解,客觀的經濟觀察不是這樣的
economic wrote:樓主的發文我大概都看...(恕刪) 像e大這樣肯提出言之有物的不同看法就很棒啊,一件事物本就有正反兩面,有不同的看法是很正常的,能把自己的質疑提出來讓其他人也能參考並增長見識就很好啊,把不同的看法透過理性的討論與對談交流才能互相刺激求進步,這才是"討論區"的本意吧,不然要是大家每次有不同看法都不提出來,卻只是不禮貌的寫幾句話來兔嘲的話,那何必叫討論區呢?乾脆叫"兔嘲區"不是更符合實際狀況?說實在的,網路上願意花時間寫一堆東西來分享心得的人已經很少了,相對於討論區內某些人寫一些沒營養的東西,這種圖文並茂的文章已經是稀有的少數了,對於稀有動物大家不是更應該鼓勵嗎?否則要是把這些肯努力付出時間分享觀念的人都罵走,那剩下的就是一些拐瓜劣棗,這樣好嗎?
物價真的差很多光是汽車、機車來說就差一大半了,大陸那邊隨便一台,在台灣同款的車子,他們只賣5千rmb而且是近乎高檔的機車,這我有深入瞭解所以知道他們的價錢,只可惜台灣不能買他們的車子。不然的話台灣氣機車行業就倒光光囉,光那個價格我們就死很慘。
安爾 wrote:物價真的差很多光是...(恕刪) 但是一些民生用品卻是大陸高很多例如屈臣氏裡面賣的那些商品國際品牌的衣服鞋子,像NIKE,H&M都是大陸貴連麥當勞,星巴克這些都是大陸貴了看物價不能只看特定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