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橘子投資學--(1)股票市場中隱藏的邏輯

獨孤求敗5805 wrote:
讚啦!就是這個研究的態度和精神。
繼續下去,你一定可以發現到一些方法。這方法可能有用,也可能沒有實際功效。但這些發現將會變成是你的基礎用來拓展你其他有趣的發現和方法。這過程很有趣哦!
從發現隱藏的邏輯經過驗證到變成有效的方法
接下來,就針對你的想法給你一點建議
1. 請考慮交易成本。好的方法最少要打敗交易成本3~5倍以上。
2. 收集約25年的資料,很好,但見林也要見樹,你可以把25年拆成五個5年來作分別計算,看看彼此差異大嗎?如果不大,再對最近五年,每一年來計算...
3. 以你的方向來說,可能也要考慮季節因素的變化,例如除權息季節...
4. 你的方向,主要在算平均值。 建議也要考慮偏差量 deviation。如果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可以去找資料。



謝謝獨孤大的建議,其實小弟有點想要朝程式交易的方向去做(只是剛開始而已),因此平常就有針對一些不成熟的天馬行空的想法做一些研究以便找出策略,所以這方面確實如獨孤大說的過程蠻有趣的,
獨孤大的建議,第1點來說應該不是問題,因為目前台指期的雙邊來回交易成本(手續費+交易稅)只要賺1大點就可以打平了,以我上面舉的例子來說,假如一年平均可以賺3千多點,而每天進出場來回只有1次(開盤進場,收盤出場),假設一年有250個交易日,所產生的交易成本也只不過250大點,3千多點減250點的成本,還是綽綽有餘,而且獲利不只是交易成本的3~5倍,而是高達7~8倍以上。

至於第2點,獨孤大提到以年度來劃分是一個不錯的想法,畢竟有些方法是過去有用但是最近可能沒用,所以分別去統計過去與最近績效的差異是一個不錯的方式,不過小弟另有一個IDEA,那就是以指數位階來做劃分,例如每千點為一個級距,分別去統計3000~4000,4001~5000,5001~6000....等等幾個不同的指數位階的級距去統計看看會發生什麼變化,當然也可以把指數位階的級距縮小到500點等等,
第3點除權息旺季也是一個可以考慮的因素,畢竟每年的除權息季節,現貨與期貨之間會發生有時高達幾百點的價差,

至於第4點,小弟若猜得沒錯的話,獨孤大提到的應該是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吧,以前當學生時曾經學過一些統計的皮毛,所以這些統計的專有名詞小弟還算是瞭解一些,不過我想對於交易者來說更在乎的應該是最大連續損失以及連續虧損次數還有所謂的PF吧,因為這牽涉到所需的最少資金以及忍受虧損的心理,以小弟上述的方式(以加權指數當樣本)來看,小弟做了一些計算,若是採取以開盤價進場"放空"而收盤價出場平倉的話,勝率大概是54.35%(不算高),最大單筆損失是566.24點,最大單筆獲利是575.68點,而這段期間的最大連續損失天數(次數)是9天,而這9天因為放空而連續所產生的虧損高達1261點,但是這是以實際的收盤價與開盤價去做計算的,假如考慮盤中最高價所產生的放空的未平倉連續虧損則高達1511點,也就是說假如採取放空策略的話,可能得忍受連續虧損9天的心理煎熬,而這25年來最大的連續盤中未平倉的虧損是1511點,以一點200元來計算,放空一口大台可能至少需要40~50萬的保證金才夠,那若是獲利呢,連續最大獲利天數(次數)是14天,而放空的連續最大獲利則是975點,假如是盤中的未平倉獲利則是1345點,至於PF(獲利因子Profit Factor)則是1.547,算是差強人意,而這也代表這個方式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所以小弟才說要再加上一些條件來提高勝率與單筆的報酬率。以上提供給大家參考。
小弟就不多言要繼續做研究了,連續留言只是要呼應獨孤大的這棟樓,股票市場中或許真的有隱藏的邏輯,只是有些或許還沒被發現罷了,努力研究終究會有回報的,或許瞎子在摸象的同時,旁邊正好有一個洞燭先機的明眼人,正在看著這個瞎子以懷疑且顫抖的雙手在摸那隻象。


另外,8051大,感謝您看得起,但是一般來說只有神或是往生者才需要被拜,小弟既不是神也還沒有往生,所以小弟承受不起8051大的一拜,禮尚往來,那小弟也回拜8051大吧(開開玩笑)。



8051 wrote:
大哥
請受我一拜
能不能取消15個字的規定啊?



附上小弟以上述方法只執行放空所製作的EXCEL簡易績效曲線圖,看起來似乎還不錯,至少過程中沒有太大的回落。





不錯不錯。。。
a79625 wrote:
附上小弟以上述方法只...(恕刪)
ayz847 wrote:
試答。
1.不要、不用、不必,去預測漲跌。只要面對漲跌,做出因應。
2.漲,站賣方。大漲大賣,小漲小賣,不漲不賣。
3.跌,站買方。大跌大買,小跌小買,不跌不買。
..(恕刪)


Ayz,

不錯的想法和架構,而且導出賺和套的兩種結果。
小弟會建議你再向下推論實際執行的方法。最大化賺的機會,利潤。以及最小化套的影響。
進而算出期待值。

讓我舉個例子吧,
如果你找到一個很不錯的股票,獲利穩定。未來十年展望ok.
十年線價25元,目前20元,平均配息1.2元。最低配息1元。
你現有資金一千出萬。 那策略如下

20元買100張
19元買100張
17元買200張
15元買200張
你買的價錢只要上漲到上一個價錢就賣掉。 例如 17元買的19元賣。
那你最差的情形就是花一千萬套了600張股票。平均成本約17元。
但那又如何,如果你套了三年,配了三元,平均成本就來到14元。每年很委屈的收60萬股利。
如果此時股價回到17元,你又可以開始執行賣出200張,價差開始獲利40萬...

你最大的損失是三年的機會成本。

獨孤求敗5805 wrote:
不錯的想法和架構,而且導出賺和套的兩種結果。 ...(恕刪)

感謝你詳盡的回覆。很有誠意!

這個方式我已實施多年,確實只有賺&套。但,賺很少!
如果股市真的80/20,那我僅僅是81而已。(甚至是80.1!哈~~)
不過,本大利小利不小,本小利大利不大。

1.我提撥一筆資金專玩這個。縱使全套,不影響我吃飯。
2.標的是0050。因為它很難下市,且年年配息。
3.其他如你所述,漲了就賣,跌了就買,就只是這樣。
4.總結兩個字:simple & stupid。

每個人狀況不同,合腳的鞋就是最好的鞋!

獨孤求敗5805 wrote:
你現有資金一千出萬。 那策略如下
20元買100張
19元買100張
17元買200張
15元買200張

小弟無知,隨便說說:

攤平最忌諱間距拉不夠大,應以月線最高價與最低價去考量,依各人資金去衡量攤平次數.

有很簡單的方式可破解,但時間很長........

PS:把高價股的線圖,瀏覽一遍,假設自己買在最高點,如何找尋最適宜的攤平方式.

例:宏達電最高1300,最低40.35.

卍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 朱昇 卍
arqfool wrote:
例:宏達電最高1300,最低40.35 ....(恕刪)

非常好的舉例!
所以,我不選個股,以0050為標的。
因為它,1.很難下市,2.年年配息。




arqfool wrote:
小弟無知,隨便說說...(恕刪)


選到高價的宏達電是錯誤的第一步。就算之後的策略是對的也沒用。
關於選股可參考我的另一篇文章。
獨孤求敗5805 wrote:
選到高價的宏達電是...(恕刪)

+1,小弟是舉例說明,9D值在88以上,是給我們逃命的,不是要當砲灰.後段留給法人去玩.

回歸問題,小弟意思是,要大家去找尋該如何攤平,不是在討論買那支股票..........

例:富邦金:最高69,最低15.95.
 
卍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 朱昇 卍
這棟樓好友深度~~真是不錯!!

版上還好有你們這些所謂的"成熟投資人"撐著!!

才不至於都是小丑在作怪

順樓上的大大的

"每個人狀況不同,合腳的鞋就是最好的鞋!"

可以先去試穿別人的鞋子~

分享自己的經驗!! 當初我想要長期投資~

於是認真地去弄懂前輩的策略 取我要的地方

當初和"退休老人"前輩學習心法

也看"老農夫"的書和"陳重銘老師"文章學習


最後融會出屬於自己的長期投資的心法

要規避的就是兩種風險

1.個股的衰退--(靠買一籃子的好股票來分散風險 +上 個股獲利一衰退就出售)

2.總體的崩盤--(靠期貨避險)


注重的就是每年8%的配息!!





a79625 wrote:
謝謝獨孤大的建議,...(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