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島忠夫2 wrote:
看了這篇你會更了解 IGZO的逆襲,說得很詳細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66&t=3003552...(恕刪)
這篇寫得真好啊。沒想到M01在2012年就有人寫出這麼有內涵的文章了。
小弟也曾經在LCD行業待了幾年,其實早在十幾年前小弟也曾親身投入國內草創的OLED公司過。可惜一直沒能做出甚麼名堂。
IGZO是DEVICE的技術,用在TFT上,而不管是LCD或是OLED都會用到TFT的技術,因此掌握IGZO就是同時掌握了LCD跟OLED。
LTPS也是DEVICE的技術,但是LTPS需要用到LASER 回火,設備昂貴。IGZO相對來說製程便宜,而且IGZO off狀態的電流非常低,很省電。我個人看好IGZO可以成為DEVICE的未來主流。
OLED最大的好處是自發光,廣視角,效率高,厚度薄。問題是壽命比較短,怕水氣,容易烙印。而且目前大尺寸良率低,很貴。
LCD在經過多年的大量生產與競爭後,良率已經非常的高,整個產業鏈已經成熟到價格非常低廉,這是最大的好處。厚度的話因為需要背光所以有其極限所在,效率的部分因為偏光板就去掉1/2, 加上CF又去掉2/3, 整體出光效率一定是低於1/6. 而且整個光學系統從光源到CF讓色純度有其極限,會導致其可以表現的色域比起OLED窄。
但是從商業角度來看目前LCD已經有很大的佔有率,成本也相對低很多。所以LCD只要能改善幾個主要缺點,應該是有希望可以跟OLED抗衡下去的。
在色彩表現的部分目前LED背光已經是很普遍了,如果再配合量子點技術則背光源可以涵蓋更廣的色域。
另外IGZO的成熟化可以讓LCD PANEL的refresh rate進一步提高,另一個比較少被嘗試的技術"color sequential"就有可能被成功實現。應用color sequential可以省去CF的設置,pixel area可以擴大成原來三倍,出光效率也提升到三倍。可以讓LCD的競爭力進一步擴大。但是color sequential需要比傳統LCD refresh rate高三倍的更新率,因為他把原本一個畫面的RGB三個顏色依序拆成三個畫面,所以如果是60p的畫面,拆開後就要乘以三變成180p,這對LCD panel是一個挑戰。但是目前在大尺寸TV中120Hz的更新率已經是常態,隨著IGZO的使用我想要達到180p應該不是問題。
另外一個color sequential的問題是所謂的color breaking, 就是所謂"彩虹"現象,這個現象在DLP投影機中常被提起,因為DLP就是用color sequential方式顯示,DLP改善這個問題的方式就是改用多色色輪,同時加快refresh rate. 在LCD上如果可以隨著IGZO的成熟而加快refresh rate的話也可以改善這個問題。另外在小尺寸的螢幕上color breaking現象通常很不明顯,或許也是一種解法。
總之不管是要做LCD或是OLED,IGZO都是個戰略技術。而OLED的發展的確不容小覷,所以郭董直接規劃SHARP要投資OLED開發,這個戰略也是對的。加油啊郭董。
me5888 wrote:
商人都馬說自己的貨...(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