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洋科(1785)作帳 從財務報表 看不出端倪嗎?

刪...刪...刪...刪...刪...刪...
luww wrote:
安隆公司(Enron...(恕刪)
嗯 在大的公司都可能做假帳 要依靠基本面來選股 風險看來也很大 不過基本觀念 還是可以瞭解 至少不會完全不懂
其實這些做假或有問題的公司, 股價早就顯示出來了

以前家人有長期投資益華食品, 就做生活運動飲料那家
後來發現公司營運似乎怪怪的, 而且股票賣壓不斷, 很不對勁
有一天股票放大利多漲停板, 但漲停價一直有人用10張一筆一直拋出
當天討論後決定把股票賣掉, 因為那天漲停成交幾萬張
之後家人打電話去公司, 對發言人質疑公司營運抱怨了兩個小時
兩天後公司還在工商時報刊登小廣告澄清公司營運沒問題
結果同年公司就出事股價崩盤到下市

還有一家住聯工業, 上櫃的
下市前有漲一小波, 那時候和幾個朋友去 "共襄盛舉"
但卻發現要拉抬很困難, 一敲上去就有賣壓賣出來, 一直湧現賣壓
後來尾盤在硬去敲一百張市價拉尾盤上去收長紅
結果隔天竟然開低盤, 真的超不爽的
當天盤中討論後就決定棄守, 跟著賣
最後賣光結算, 搞了老半天幾乎沒賺錢 (也沒賠到)
住聯在那次爆量之後, 就一路跌到下市

我沒參與到的例如博達/雅新/勝華也都一樣
出事之前就很怪, 財報乍看下還好, 但股價就是賣壓不斷
例如最近有支通訊股也是這樣, 賣壓非常沉重, 很詭異
兩個月前爆量之後到今天已經腰斬
股價總是會透露一些端倪的

帳看不出來

這公司以往出紕漏也不是新聞了

這google一下就知

疑股不買......
會計師查核都查不到疑點了。
從財務報表上如果刻意隱藏沒有列帳也查不到。

買股票不是看公司,是看老闆,像是台積電、鴻海…等。
巴菲特不會教你的事,就真的不會教你阿
事實上一定有很多戰術戰略,讓投資人(股東)大老闆不會虧錢
風險掌控的很好,並不是真的不管事,或是不懂那個行業就投資。
反而是真的生意人是錙銖必較的,怎麼會幾億元開玩笑
背後的team work才重要,才能讓雪球滾大起來
不只看財報,或是去找供應商問話,了解那個行業,和公司
如果公司派正當經營,財報有超出業界的業績,不是表示有過人能力,就是大有問題
提高產品售價的方式:增加功能,附加價值(時尚,設計),賣給不同人,回扣(最暴利檯面下權利運作)
所以投資怎麼可能是輕鬆的事,是聰明人想要輕鬆的賺錢
不會跟一般人說破的痛苦修羅道場
這家以前回收貴金屬.與我竹科當時工作職務有接觸.委託處理金及銀時就已經不乾淨.
東西用它們的秤跟我公司秤有差異.回去處理後.回收率及純度也沒原來號稱的高.
來接頭的某經理級號稱技術人員又一副屌樣.講話從鼻孔出來.我也不跟他灰
就有一沒有二.直接換一家不用再來了 另一家至少初期還不敢太扯

您真的相信所謂的會計師事務所的大會計師會認真查核簽證.別鬧了叫小弟妹去盤點玩玩.
自己再叫菜會計師去審 最後自己再蓋個印章 不只這家 很多都這樣 不是這樣嗎?

財報是美化調整用的.內情還是問在職的員工比較準.當然要問有效 知道的

應該有搓掉東西/
T.M.K wrote:
小弟近期剛接觸股票...(恕刪)

caroldodo wrote:
這句話的意思是 版...(恕刪)


先說小弟沒買這檔,不過小弟看網路上的文章都講只要看到會計師簽核意見有變,像這種前幾年都是「無保留意見」到今年突然改了就要心生警惕,要去找原因,真找不出來寧可先賣再說,因為就像前面網友講的,財報是作出來的,會計師會改變簽核意見就表示會計師也掰不下去了
先不看被員工偷的那一次,這次問題是存貨的價格認定問題,低價值故意認定成高價值,這點很難抓到,因為那些存貨是特殊金屬,價格比較不明確,所以有很大量存貨的公司及周轉率低的,最好都不要碰,因為存貨價值認定很容易作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