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息的錢比全年eps還多,這錢怎來的?

zola789 wrote:


所以你要研究分點...(恕刪)

股市好可怕,我想要回火星了......
應該也沒那麼可怕啦...

發債的話, 它會有現金流入沒錯, 但資產負債表是資產增加, 負債也增加, 但業
主權益不會變, 正常的股市也不會在這種情況上評價該公司股價應上漲, 除非這
個舉債被市場認為合理, 且有助於未來營運, 資金的到位讓公司未來計劃不確定
性消失, 那或許會漲.

至於損益表上, 也不會有這種 "其他收入" 出現, 所以年底結算損益時, 也不會
有更多"盈餘" 可以分配. 多加注意報表應可以看到這些事情.

可轉債較要注意的是未來被要求轉換成股時, 對既有業主權益的影響. 如果是長期
投資的話, 多看幾年公司的報表, 瞭解公司營運計劃與財務體質是怎麼在變化的,
再配合自己對產業的看法, 其實應該沒那麼可怕的.

至於短投, 就不敢說了, 籌碼, 技術, 消息面... 影響較多點.
6194 育富
連2年eps是負的,連3年發0.75
今年前三季依然是負的,股價卻在19元....
請高手幫忙解惑?



很粗略看一下, 這公司的現金流量挺有趣, 主要流入不是本業...
(至少近 2 年是這樣) 這好比開一家食品工廠, 食品都賣不好, 都賠錢,
但公司投資長超會炒各種投資投機商品, 月月都能炒出相當於 EPS 0.1
的收入, 那一年下來可能公司還是賺錢... (只是打個比方, 不是說這間
公司是這樣子) 如果這投資長真的超穩超強, 那本業虧錢, 股價應該還
是可以給面子, 畢竟真是能賺到錢... (記得, 我只是打比方而已, 事實
是什麼請自己看報表... )

有看走眼再請其他高手指正, 謝謝.
宅宅閱讀者 wrote:
6194 育富連2...(恕刪)
錢怎麼來的,就在口袋裡啊,還需要怎麼來?

其實跟房地產行情類似,很多人喜歡用所得跟房價的相對關係來看待房價的"合理"價,以前我在房產版就有分享過看法,房價其實跟"財富"比較有關連,財富是存量、所得是流量。流量為正時、存量會增加;流量為負時、存量則會減少,減少只是減少,20億減少2億,不是還有18億?還算有錢人吧?

攤開資產負債表,育富101年時帳上現金21.36億、未分配盈餘12.15億(現金是實的、未分配盈餘只是權益數字),到去年105年底,帳上現金+短投剩下差不多15億,未分配盈餘剩下7.43億。這代表什麼?就是把未分配盈餘分配給股東啊,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公司在縮減規模,不需要那麼多資金,所以就退給股東,所以這幾年又是賣資產、又是配息,又是現金減資等等。

現在營運規模非常小了,年營收差不多10億,整間公司的營運費用一年只有7千萬,而且今年毛利率也轉正,雖然仍是虧損,不過幅度已經縮小,今年有機會打平,像我前面講的,只要流量不為負,存量就不會減少,手上有錢,只要錢袋沒破洞,就還是有錢人,目前淨值還有25塊,固定資產3億,股本7.8億,差不多每股4塊,等於流動資產有21塊,而且是等同現金的部位,今年在低點15塊買進的都是高手。

今年還要再減資20%,股本會降到6.4億,搭配上第4季營收的成長,明年是有機會正的EPS,股本變小了,等於是分母變小,不用太大的盈餘就可以創造還不錯的EPS,看看宏碁樓介入宏碁的想法,再想想這一檔,就不會太難理解了。
ejan1969 wrote:
錢怎麼來的,就在口袋裡啊,還需要怎麼來?


嗯, 幫補一個資料...
例如以 104 年度資料為例, 雖然該期是淨損, 但口袋裏錢還很多呢!
如果再去對照該期 Q4 的資產負債表, 可以發現這公司底子很硬, 負債
很少, 保留盈餘很多 (完全沒有資不抵債的疑慮), 耐得住虧一段時間.

這是不是好公司見仁見智, 但一般來說, 負債很低的公司是很耐得住逆風,
但是否過於保守就看投資人怎麼想. 如果經營階層有很認真在設法改善,
那麼這個財務體質大概還可以撐一段時間, 只要有找到好機會, 那會是好
事. 但若是產業已然是日暮西山, 那麼趁早減小規模, 股東把錢拿一拿,
說不定也是對的, 總之報表都有, 就看怎麼想.
謝謝二位的解答
不過這家真的滿低調,幾乎沒有新聞出來
讓人猜不透怎麼去看待這支股票
dancingra wrote:
嗯, 幫補一個資料...(恕刪)
d大講的不錯,投資是很多樣化的,不過基本原理都是一樣,就是"期望值"的計算,宏碁樓就是個典型的case,低檔有限、上檔可期,在今年用15塊買進流動淨值21塊的育富,真的是立於不敗之地了,公司就算宣布清算,至少還拿回21塊,只要營運體質好轉,這種小公司不用別人,公司派的大股東就可以來拉動了,這幾年減資退現金跟配息,大股東口袋的現金可是飽飽的,要不然用庫藏股買回來拉也是可以。

總之,投資跟投機往往只是一線之隔,沒有通盤考量的投資就是賭博,有通盤考量的投機,就是好的投資。
很多人真的是看每股淨值在投資的
很多傳產幾十年前買的土地廠房辦公室現在都價值不菲
反觀有些虧損的股價卻不低
被戲稱是"本夢比"
投資人看的是未來
只要未來有想像空間
股價就有可能和現實脫勾
所以很多人也嘲笑花太多時間去分析財報資訊的人
因為財報呈現出來的大多是落後(歷史)資訊
iamaminimalist wrote:
很多人真的是看每股淨...(恕刪)

股價要有人炒,才會上去,要不然通常都會低估價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