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逐筆交易"制度!,散戶快散...


**小螞蟻 wrote:
同樣價格以掛單時間...(恕刪)



1000張 賣價:50元 ; 買價:49.5
散戶要買必須用50元才買得到,因為1000張必須先消化掉。才可能賣價:49.5。但若突然又有大單同樣掛50...

fff
smash15 wrote:
1000張 賣價:50元 ; 買價:49.5
散戶要買必須用50元才買得到,因為1000張必須先消化掉。才可能賣價:49.5。但若突然又有大單同樣掛50......(恕刪)
如果期間有人掛1000張49.5賣,散戶會因為前面賣50元的大單而無法成交49.5?? 有這種規則嗎?


如果有,今天我是庫存大戶,看到利空消息來,直接唆哈掛漲停賣就好了,庫存的股票可以保持沒有成交或是漲停全賣出,因為一定要等我這筆賣完才能下一筆

Jedsxohe wrote:
fff如果期間有人...(恕刪)

當然沒這種規則! 我還是喜歡現行的制度:時間,價格優先的撮合方式! 若大家無所謂就算了!

smash15 wrote:
當然沒這種規則! ...(恕刪)


逐筆還是一樣以價格優先,同樣價格下才以時間為優先。

變的只是「目前台股交易是採「集合競價」,每5秒撮合一次,但國際股市早已全面改採「隨到隨撮」的逐筆交易,交易效率更高。

新聞來源: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71122/1245941/

**小螞蟻 wrote:
逐筆還是一樣以價格...(恕刪)

能成交,可理解。但散戶可買到較低一檔價,賣在較高一檔價的小確幸可能看不到了!
看來樓主還在糾結在那種偶爾賣出多賣一點錢或買進時少花一點錢的小差額上,完全沒辦法花一點心思去理解我提的市價買賣的流動性風險在逐筆成交上有多危險。

對於不能理解但願意聽勸告的,遵守一個規則就是儘量不要用市價,而是用自己能接受的最差價格去買進/賣出,等於是人工下出類似期貨的一定範圍市價,舉個例:目前成交20元,以往想買進可能掛市價買,想出掛市價出,現在改成想買掛20.05元買進,如果一定要追到,掛高一點20.5,只要自己能接受最差是20.5買到就OK,掛市價買隱含的意思,就代表你能接受成交在22元的可能性,如果你不能,就不要掛市價買進,賣出亦同。

至於只想糾結在一兩檔小確幸而不想去瞭解真正的風險在哪裏的,反正跟02/06一樣,就等哪天自己遇到就能瞭解了。

pineman wrote:
看來樓主還在糾結在...(恕刪)

不要一直拿股票與衍生金融產品期貨比較,期貨是需拿保證金以小博大。而且,我下單都是買高一檔或賣低一檔價,從來沒有用漲停追價的習慣,你是多慮了! 但其他人,可能就不知道了!

smash15 wrote:
不要一直拿股票與衍生金融產品期貨比較,期貨是需拿保證金以小博大。

你沒弄清楚我的意思,我不是拿期貨和股票相比,而是用相同的概念讓人體會風險在哪裏。當條件相同,結果也會一樣。什麼是條件?就是流動性不佳+市價買進/賣出。


而且,我下單都是買高一檔或賣低一檔價,從來沒有用漲停追價的習慣,你是多慮了! 但其他人,可能就不知道了!

你這樓不就是要討論哪裏不利散戶?我正是提出真正的風險所在,那個什麼一兩檔小差額相較之下根本不是重點。你不用市價進出,那當然很好,我只是把風險講出來讓更多散戶知道,有些人說不定就是以前習慣用市價進出,將來一開始實施逐筆撮合時,不一定會立刻遇到這種極端情況,但是夜路走多還是有可能遇到,先瞭解總是好的。
看起來是程式下大單 散戶只能接受不好的價位 …

北海祕境 wrote:
看起來是程式下大單...(恕刪)


問個問題,如果市場掛漲停價買一張,跟跌停價賣一張,成交價是漲停價格還是跌停價格或是其他價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