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稀有,可被驗證,同時容易流通,交易依據的媒介是什麼其實無所謂
只要有人使用就可以當作交易憑據。在我看來,BTC也只是其中一種。
一直以來,數位資產由於可以大量複製,從來都無法成為稀有資源。
無論是音樂,圖像,文章,設計,一旦數位化之後就面臨大量複製的命運。
直到彼特幣出現,比特幣是帶來 "數位稀有"的概念。
BTC區塊鏈上的每一塊錢都是獨一無二的。
這些獨一無二的錢,除了有2100萬總量限制之外,擁有者可以100%自由操控這些錢
這些貨幣安全,稀有,私密,沒有通膨,而且可以全球瞬間流通,並且不需經由任何公正第三方來確認/背書交易。
在網路的世界內,基本上可以當作虛擬世界的黃金來使用。
當然大家可能會覺得彼特幣沒有任何國家背書會有問題,但是若眼光放遠一點,所謂的法幣,也不過就是由國家作為擔保把來賦予一張紙某種價值。在國家法幣之前大部分交易也是透過黃金白銀之類的稀缺金屬。
而法幣真的有國家保障嗎? 其實也不一定,很多國家的法定貨幣一樣會面臨狂貶狂漲
新台幣真的也穩固嗎? 70年前台幣4萬換1新台幣的故事大家應該也都還記得吧...
彼特幣出來到現在也快要10年了,若大家看看這貨幣過去的走勢,每個週期都是暴漲暴跌,但是一次比一次兇猛。
我個人覺得這波暴跌應該還沒觸底,但是若要說彼特幣已死可能還太早太早。
隨著全球印鈔,中美貿易戰,資產與股市暴漲,具有全球流通性的彼特幣未來再一次突破歷史新高我覺得是有可能的。
事實卻相反的,由於彼特幣,是交易量最大的商品(可以炒作),所以它的價位最高,至於其他所談起的任何區塊練架構,或是交易的優點,在實際的交易理論上,我想都是多餘的??
至於安全隱密,這件事情,或許也就是他最不安全的地方。現實社會裡,是不容許有任何資產,可以隱形轉移的,不論是犯罪所得,或甚至遺產轉移
至於彼特幣,為何今天還會存在,我想,各位01的朋友們已經,給了很明確的答案,就是一開始提到的
人們,總是在任何商品,價格達到極致的時候,開始討論或賦予這個泡沫的合理性,
這個議題,現在沒有人,可以證明是對,是錯
因為改考券的老師是--------------時間
在此,我也只是盡到提醒的義務,希望茫茫錢海中,不要人云亦云,必須保有獨立的想法,對的東西就是對,錯的東西,就是錯,
不會因為他漲了,價格高了,錯的就變成對了
當年的荷蘭鬱金香,一個幼苗,價格等同一棟別墅,為何如此,因為在當時,大家都說,這是值得的
現在呢? 相信群眾瘋狂的力量 並利用這些力量, 而不要被這些力量給擊倒了。
彼特幣,確實還是可以讓你致富,未來也會讓你破產,關鍵在於,你知道,什麼時候該退了嗎
也希望目前還沉醉於彼特幣是合理完美的貨幣的朋友們,問問自己一個問題
除了彼特幣,其他電子貨幣,為何價值差這麼多
所有文章,皆為個人筆記,嚴格禁止作為實質投資指引及推介,不得以任何形式複製作者之交易方式及技巧
不是彼特幣
是比特幣

比特幣(英語:Bitcoin,縮寫:BTC)被部分觀點認為是一種去中心化,非普遍全球可支付的電子加密貨幣,而多數國家則認為比特幣屬於虛擬商品,並非貨幣。比特幣由中本聰(又譯中本哲史)(化名)於2009年1月3日,基於無國界的對等網路,用共識主動性開源軟體發明創立。自比特幣出現一直至今,比特幣一直是目前法幣市場總值最高的加密貨幣。
任何人皆可參與比特幣活動,可以通過稱為挖礦的電腦運算來發行。比特幣協定數量上限為2100萬個,以避免通貨膨脹問題。使用比特幣是透過私鑰作為數位簽章,允許個人直接支付給他人,不需經過如銀行、清算中心、證券商等第三方機構,從而避免了高手續費、繁瑣流程以及受監管性的問題,任何用戶只要擁有可連線網際網路的數位裝置皆可使用。2017年8月1日出現比特幣現金(Bitcoin Cash, BCH),是一個比特幣的硬分叉。
以上節自維基百科
ForLucky wrote:
你怎不去想想如果現在1:7000美金買了車子,結果漲到19800美金,那車商不就發了
如果這樣消費者不就是變成傻子!如果跌到之前的1:5000美金,消費者和車商不是兩個都是傻子??
你會傻傻的用一個匯率波動如此巨大的貨幣去支付一件東西,1:7000美金買車最後比特幣漲到19800美金結果車商發了那消費者等於多花12800美金或更多的價錢如果是你你會接受??要是我本身有挖礦,我寧可換成現金付給車商也不要當冤大頭,況且車商要怎麼用彼特幣去訂車價??可能最短一天或者長一點一~二個月波動就500~1000美金甚至3000美金上下(光今天的低點到高點差不多就500美金了)
當作單純的商品炒作其實才是重點,當商品行情波動沒有劇烈變化造成投機者無利可圖的時候,熱潮大概也過了。
我是覺得比特必背後的區塊練技術將來應該多多運用而非只是純粹炒作虛擬貨幣這塊。
PS:至於是彼特幣還是比特幣這個應該是還好只不過就是一個音譯的問題